广东省2018年语文升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有答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38112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语文升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8年语文升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8年语文升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8年语文升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8年语文升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1、非凡皆自“愚处”起尉承栋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 ”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 ,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 ,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

2、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 。然而在他看来, “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 。客观说来, “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 ,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 ”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 28 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

3、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 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 640 个,再从中进行 100 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 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 ,不能用“巧力” 。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

4、条。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 、那么几分“拙气”的。(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2月 22 日)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27第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写两种即可,2 分)答: 28联系文章内容,说出标题中的“愚处”指什么。(2 分)答: 29感悟作品,联系实际,谈谈文章对你的启发。(2 分)- 2 -答: 2、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

5、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适 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 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

6、珠一一蜚声中外的学者。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 “步步留心

7、,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 。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 ,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23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答: 24请将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 (3 分)首先提出分论点: ,然后 加以论证,最后得出 的结论。25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 分)答: 26文中“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 ,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

8、,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 1 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 (4 分)答: 27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你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3 -(3 分)答: 3、阅读现代文,完成 25-28 题。(共 10 分)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得了两个字一一舍得。 ”舍得,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 ,实际意思偏向于“舍” 。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舍。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时,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该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

9、2007 年,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面对旗下淘宝网是否收费问题时,他的分析是:“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同一时间 想做大规模, 想赚大钱,现有能力还做不到。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马云是睿智的,他的舍是为了更大的发展,是为了走得更远。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列夫托尔斯秦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面对“用脚丈量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最终吐血而死。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浑浊的官场,回归田园

10、。他舍去对名利的追求,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学会舍,我们能拥有人生的智慧,获得成功;学会舍,我们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感、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请记住秦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 ”25.根据上下文,填人第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是 还是 B.既 又 C.虽然 但是 D.不是 而是26.文章第段引用贾平凹的话作用是 (2 分)2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事例,并说说这一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3 分)答: 28.为使文章论证更充分有力,请用一段话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 分)答: - 4 -4、读网,更要读书这是

11、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难以沉静。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 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一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因此,读网,更要读书。一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读网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拒绝喧嚣的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去年,“网红”埃 森娜

12、在 YouTube 上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 275 万个订阅者。为什么这么做?埃森娜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网络割裂, “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诚然,从网络获取信息很重要,彻底逃离网络几乎不可能。但是,面对网络,我们可以做出有益的选择。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15 选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3 分)答: 16从选文内容看,埃森娜为什么要放弃社交媒体?(3 分)答: 17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3、 ) (3 分)A/ B/ C./ D./- 5 -5、 (17 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 暴走” ,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

14、,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 ,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 ,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

15、,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 “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 ,有改动)10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 分)答: 1

16、1本文段,列举以及“我”的 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这一中心论点。 (5 分)答: 12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答: 1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6 分)答: - 6 -6、阅读下文,完成 7-9 题。不能没有家 梁衡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

17、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

18、打骂的手段。 (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 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

19、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B)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C)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育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

20、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虽然,曾有志士仁人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著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 ”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 ;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 7 -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无可征之丁。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会要

21、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 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 分)A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无条件的“爱” ,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B人不能缺少家庭教育。C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盛世 D.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8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第段“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一句采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B第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C第段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补充论述,与段构成因果关系。D第段加点的“最基本”一词删掉后,不影响观点的准确表述。9下列

22、事实论据放在原文中哪一处最恰当( ) (2 分)球王贝利少年吸烟时,被父亲发现,但父亲没打骂孩子,而是好朋友间谈话似的,向儿子解释如果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让他自己决定今后怎么办。直到许多年后,贝利向人反省说,当时要是父亲狠狠打骂他,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由此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尊重和开导,对于他的成长,以及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8 -7、要和谐必有诚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诚是和谐的 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形式上轰轰烈

23、烈,结果确是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 ;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 。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蔺相如与廉颇一文一武,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千古流传。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毒奶粉” “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

24、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拿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楚汉合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项羽背弃承诺之后而烟消云散了吗?要和谐必有诚。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有了诚,和谐才能成长;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禁得住考验。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选文有改动)20 (3 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 21 (2 分)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

25、证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 写一种论证方法)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 ( ) ( )22 (4 分)第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答: 23 (3 分)为什么说“要和谐必有诚”?答: - 9 -8、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 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 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

26、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古代读书,重记 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 。记诵、朗读毕竟是手段,古代读书,更重获得学养。诵诗读书以广学问增修养,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朱光潜先生继承了古代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

27、鉴。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选文有改动)20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 分)答: 21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答: 22第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2 分)答: 23古人读书重记诵、朗读,作为现代中学生,你有哪些好的读书习惯或读书方法,请联系实际分享给大家。 (2 分)答: - 10 -9、谈热忱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 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 热爱某项事业或工

28、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

29、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_。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呆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 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终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

30、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 ,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 ,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原文有改动)35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答: 36选文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