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单位:仁怀市三合一小 姓名:何燕 电话:15085568462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本人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的。一、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
2、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培养其创新能力。二、悉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 如:我们班的有一个学生在吃午餐时,把李白的诗改成了“床前明月光,请多给点汤” (因为他是班上比较调皮的学经验交流生,而我班班长规定:调皮的、坐不端正的都排到最后才去打
3、饭,所以到最后汤只剩下一点点或者没有了。 )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有的把脸转向我,看我怎么办呢?我也哈哈大笑起来并且竖起大拇指连声说“不错不错!要是把下一句也说完会更有趣噢!”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怎样爱护、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上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
4、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有的教师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处理,所以不敢、不愿让学生质疑,这是没有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的缘故。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 ”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 ”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动地获得新知。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进。三、注重学法传授,强调个性化。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 是为学生的“ 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
5、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地发展。那么,要开展哪些语文课外活动呢? 1、课外阅读 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故事会、
6、朗诵会、读书笔记(特别是我班的图书管理员胡晋婷、王妮妮,不仅对图书管理工作完成得好,而且坚持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这样一来,她们的写作水平慢慢有了提高。 )所以应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2、个人活动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我们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 (出黑板报:我现任的班级,从三年级起我就开始培养他们自己动脑设计黑板报版式,共同商议选出好的版式,再选几位同学一起动手完成黑板报。 )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 3、兴趣小组活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尤其对于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书法小组- 我班学生就非常喜欢,通过半学期的培养,使我班学生语文素养有极大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