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 心理与儿童心理,一、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离开了人的现实生活,人就丧失人的正常心理。2、任何心理活动的内容都可在现实中找到,不可能超越现实。,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活动,这种活动使人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包括: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气质、能力、性格、需要、兴趣等),第2讲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2讲 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主要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
2、遗传决定论,高尔顿是英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其表兄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时,高尔顿就对进化论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其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等著作中。,个体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取决于先天的遗传,(一)遗传决定论,基督教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二)环境决定论,洛克断言,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他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三)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
3、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三)精神分析论,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欲期;潜伏期;生殖期。,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生物学因素,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成熟 :儿童的生理成熟具有一定顺序;儿童的生理成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格赛尔),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二)家庭因素,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三)社会因素,二、影响儿童心
4、理发展的因素,文化传统: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就有所差异,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心理发展就不一样拷贝世界: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媒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四)教育因素,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环境创设、幼师、活动内容、游戏类型、师童关系),第3讲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01岁 其中可分为:新生儿期 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 36岁 其中有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岁,一、儿童心理发展的
5、年龄特征,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是指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和一切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即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先有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 阶段性是指学前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学前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儿的印刻关键期,【案例分析】在海南生
6、活的孩子,有的5岁时既可以说海南话,也可以学父母说其它的方言,还可以在幼儿园说普通话,而许多从外地来海南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的成年人却说不好海南话。这是为什么?,关键期: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如果在这个最佳年龄期间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很难弥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24岁;2岁之前是训练身体灵活性的最佳时期;3 5岁是开发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3岁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5岁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最佳时期;7 10岁是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满周岁时,虽然走路还很不稳,摇摇晃晃的,但却坚持要自己
7、到处走,到处钻,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成人的指挥。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 有位爸爸描述他儿子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这位爸爸工作很忙,他特地在下班后去给孩子买了一件玩具,叫他自己玩。爸爸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了洗澡水,喊他洗澡。可是连喊三遍,孩子说:“爸爸,我不洗澡!”爸爸给他讲道理,他竟说:“我没空!” 专心摆弄玩具,对爸爸的话语不予理睬。爸爸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按入浴池。可是,趁爸爸去拿浴皂当儿,孩子又跑掉了。爸爸气不过,一时按捺不住自己,抓住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爸爸心里也很不愉快。,【案例分析】,危机期,儿童
8、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3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虽然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但对于每一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同的。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童发育早,心理成熟早,有的就晚;在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兴趣、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也都有
9、不同。,36岁,1、34岁(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245岁(1)爱玩、会玩(2)思维具体形象356岁 (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第4讲 幼儿的注意,中班语言活动谁和花好,思考:视频中的老师运用了什么方法让小朋友集中注意力了?,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人在某一瞬间选择某个对象,忽略另一些对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一、什么是注意概念,双耳分听实验,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
10、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1、图中有几种小动物?2、图中的房屋用了几种颜色?3、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幼儿园,孩子们看到老师带来一幅漂亮的挂图,会不由自主的围过来看,就是( ) 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没有兴趣了,这时教师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挂图,找出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在干什么时,孩子们注意挂图,这时就是(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一、什么是注意种类,(一)无意注意,1.刺激物的特征(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差异程度(3)
11、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的新异性,2.主体状态(1)需要和兴趣(2)精神与机体状态(3)知识经验,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以及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对比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变的。要求教师说话清楚,符合儿童特点,同时说话要抑扬顿挫。恰当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免繁杂干扰,又要能适当引起幼儿的注意。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因素。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二)有意注意,1. 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的组织活动(1)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2)提出问题(
12、3)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4.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第二,有意注意初步发展1、依赖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2、依赖孩子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程度;3、依赖对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活动方式;4、依赖言语指导和提示,(1)注意的稳定性:活动没有达到目标前,注意力没有转向其他对象。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容易“分心”(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疲劳(3)无关刺激的干扰(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三)注意的品质,(2)注意的转移:注意力有意识的从一件事情上转
13、向另外一件事情上。 幼儿园的孩子很难从正在做的活动中转移出来(3)注意的分配:同时注意不同对象 幼儿园的孩子注意分配能力需要练习,(三)注意的品质,某幼儿园来了一位实习教师,她的任务是小班的音乐课和中班的绘画课。她初步计划第一堂音乐课以自己的示范表演为主,15分钟后孩子们可以休息;绘画课主要让孩子们画太阳,20分钟后孩子们可以休息。虽然她做了精心的准备,但效果不理想。孩子们有的讲话,有的跑出去,不理会她的要求,使这位实习教师非常沮丧。(1)试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2)你觉得怎样做效果会好些?,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
14、6岁的幼儿注意能保持20分钟左右。,针对以上原因,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1)幼儿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2)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如环境的布置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不能过大等。 (4)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5)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首先,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力求新颖、生动,使幼儿感兴趣。 常识颜色宝宝对对碰:教师讲明要点,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自己动手将红、黄、蓝分别混合,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并用
15、自己得到的颜色给橘子、树叶等涂色。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神情专注的进行着自己的实验。,二、利用幼儿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其次,教师组织教学与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案例:幼儿学习复述故事“金色的房子”时,虽然这个故事内容很生动,但若总是采取老师背一句、小朋友背一句,老师背一段、小朋友背一段的方法,幼儿一会儿就会分心走神了。老师可以这样做:第一遍由教师生动、完整地复述,然后老师边放配乐录音,边操作桌面上的玩具进行表演,第三遍请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段复述,第四遍再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各个角色,戴上头饰和简单道具进行表演。这样,一节课虽然二、三十分钟的时间,但因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可
16、以始终集中在故事的复述上,并且在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故事“金色的房子”的复述。,第三,要注意在教学与活动中适当多用些颜色鲜明、形象生动、能动会变的直观教具。 讲解小动物怎么睡觉这一活动时,教师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 制作了课件。将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制作成了动画片。小朋友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双眼死死盯住大屏幕。当播放到小狗阿黄睡觉时,教师带领小朋友趴在地毯上,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学小蛇时小朋友都睁大眼睛,身体自转一周,再慢慢蹲下像小蛇一样盘坐在地上睡觉;看到小蝙蝠倒挂在树枝睡觉,初浩昌竟然将两手上举、头朝下,学的惟妙惟肖,其他小朋友也都随之模仿起来故事讲完,当教师再让小朋友学一学各种小动
17、物是怎么睡觉的时候,他们很快做出相应的动作来,记忆颇深。,第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情。 一般说来,小班教师讲话亲切、缓慢,角色意识强;中班教师说话生动、有趣,游戏情趣浓;大班教师的语言应更富启发、诱导、激励和知识性。,视频:小班好玩的饼干 大班罐子,第一,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 第三,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第四,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四、幼儿注意的教学有意注意,第5讲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概述,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颜色作用于眼睛视觉 事物的气味作用于
18、鼻子嗅觉,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知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意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苹果,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滋味质量、温度,眼,舌,鼻,皮肤,“苹果”知觉,人脑对苹果的知觉,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
19、以及形体。她认为,由于幼儿总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所以,在各种感觉训练中,触觉练习是其主要方面。视觉训练则在于帮助幼儿提高鉴别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形状、颜色、大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听觉训练主要使幼儿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训练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种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受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觉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1、视觉 眼睛是人最重要的感觉通道,80%左右的信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器输入大脑。 视敏
20、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即通常所称的视力。幼儿视敏度的发展速度不是均衡的。56岁与67岁的幼儿视敏度水平比较接近,而45岁与56岁幼儿的视敏度水平相差很大。,二、幼儿感觉发展的特点,颜色视觉(俗称辨色力),定义:即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幼儿初期(34岁) 幼儿能辨认基本颜色,但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幼儿中期(45岁) 儿童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异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
21、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当视觉、触觉、动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配对法:向儿童出示几种颜色的卡片,然后让他们在许多颜色卡中选出相同的颜色与其搭配。指认法:向儿童出示若干颜色卡片,成人说出某种颜色的名称,让儿童根据名称指出或拿出相应的卡片。命名法:成人每向儿童出示一张颜色的卡片,就请他说出该颜色名称。,训练幼儿识别颜色能力的方法:,2、言语听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
22、辨别本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教师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幼儿听力。3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幼儿已能很好地协调视觉,进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更精确的反映。,1、能区分形状明显不同或相似的物体;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3、用几何图形的标准名称去“解释”物体形状特征。,(一)形状知觉,三、幼儿知觉发展的特点,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左、右、前、后的知觉 。,(二)方位知觉,1、方位知觉的
23、发生: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2、方位知觉的发展:3岁 辨别上下4岁 辨别前后5岁 开始辨别左右,幼儿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幼儿对空间的安排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不是依照视觉的真实性。画的人和物在形体上是分离的,分散的,通常不会有遮挡现象,幼儿对画面的空间分布意识都围绕着主题物设定,幼儿是在宽和窄的平面上来展现自己的想法的,至于三度空间幼儿还没有意识去学习了解的愿望。,(三)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1、幼儿时间知觉水平比较低。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4、。2、时间知觉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关。3、幼儿可以通过学习来发展时间知觉。4、成人的言语指导(具体的、观察得到的)对幼儿建立时间知觉很重要。5、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年龄相关。(大约7岁时儿童才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五、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目的性不强;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观察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 如原本想让孩子观察一只兔子的形象,孩子却一下子就被兔子的红的晴或吃草的动作所吸引,再也顾不上注意观察兔子的短尾巴,长耳朵等 2、观察持续时间不长;研究表
25、明,34岁幼儿坚持观察图片,一次的持续时间乎均只有6分8秒,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分秒。总的来说,幼儿持续的观察时间都比较短。3、观察的系统性不够;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有两种偏向:注意轮廓,忽视细节;或者注意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个轮廓。如幼儿画人像,往往画了一个大体上完整的人,却忽视了画人的脖子把头和躯干直接连在一起。这是因为脖子夹在头和躯干之间,是个不大为孩子注意的细节。 4、观察的概括性很差。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如他看到大人给花浇水,看到花天天长大,于是他也天天给花浇水,盼望花儿
26、一天天长大。但是,由于浇水过多,花被淹死了。这就可以看出,幼儿只观察到大人浇水,花儿长大这些孤立的现象,观察过于肤浅。,(二)幼儿观察力的培养,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1)捕捉孩子的观察兴趣例如:一次户外活动中,一名幼儿发现了一只蜗牛,这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争着看,七嘴八舌的议论,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利用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认识蜗牛,从寻找五官到观察爬行,再到蜗牛的食物等等,整个活动幼儿始终积极主动兴趣浓厚。(2)让幼儿体验观察成就感,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例如:在一次参观养殖厂的活动后,孩子们对小猪吃不吃肉的问题产生了争议,当时我并没有直接说教幼儿,而是再一次结合养猪场,带着不同
27、的食物,再一次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在观察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在正确的结论中体验成就感。,2、帮助幼儿确定观察的目的任务 例如:观察柳树和杨树,教师就要帮助幼儿提出观察任务,杨树的叶子,树枝,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柳树的叶子,树枝,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比较一下二者有什么不同,这样幼儿有目的的观察效果明显提高。,3、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1、顺序法:即从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观察,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等,这种顺序适合于观察一件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2、比较法:即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适合于观察多种事物间的异同。3、追踪观察法:即让幼儿在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发展进行间段性的,有系统的观察,适用于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变化,例如: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4、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 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以幼儿自己去看去观察和发现为教育目标,为幼儿随时提供观察的机会,教师只是这个过程的架桥者。(1)观察生活中的物品(2)在观察中进行对比(3)在观察中感觉(4)在观察中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