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支持和服务农民工的研究【摘 要】: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问题直接牵涉到亿万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切身利益,解决农村经济和农民工的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服务。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和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来研究金融对农民工的支持效果,并且对如何加强金融服务农民工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关键词】: 金融支持和服务 农民工 对策思路目 录一、 引言二、 金融支持和服务农民工的现状三、 金融业积极支持农民工就业.四、 把农民银行卡服务工作办好做实.五、 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金融服
2、务需求六、 做大做强农民工的保险七、 金融服务农民工的意义八、 后记一、引言 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庞大的亦工亦农的特殊群体,在城市中则略有贬义。其实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经过在广水市走访调查的农民工中,68.6%的人不再从事任何农业劳动,30.1%的人偶尔从事(如农忙时)农业劳动,5.3%的人每年大约从事 24 个月的农业劳动,2.1%的人每年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在半年以上,这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已经与农民的身份标识无关而成为全职的非农劳动
3、者。因此农民工事实上处于游离或边缘状态,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 1农民工群体已经走向分化。至少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他们虽然仍然具有农业户籍身份标识,但已经在城市(镇)有稳定的居住处所、稳定的就业岗位与相对固定的劳动关系,以及能够满足在城市生活的经济能力,他们的归属只能是城市;二是只有农闲季节才外出务工的传统农民,他们的归属是乡村;三是仍然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这是农民工中的最大群体,这一群体中进入第一类人群的人数在持续上升,或者以做城市人为目标。 2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国
4、范围内城市务工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进城就业已经成为近年来农民工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努力探索为进城务工、经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并且加强完善农民工的保险业务也是金融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金融支持和服务农民工的现状调查发现,农民工就业质量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劳动合同没有落实,尤其是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非常低,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强。二是工资总体水平较低。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装修、家具制造、服装加工、纺织、搬运、餐饮等行业,除少数从事管理和稳定的技术骨干以外,大多数农民工工作苦重,报酬却很低,大部分人的月工资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5、。三是安全生产无保障,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一些私有制企业用工大部分是农民工,生产环境差,而且工作强度和时间长,造成疲劳工作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之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身心受到较大的伤害。更有甚者,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违规要求农民工无证上岗作业。这些不仅严重摧残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事故频繁。四是农民工劳动报酬存在严重的被拖欠现象,劳动报酬被拖欠克扣,五是缺乏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与开发的金融引导机制,加上农民工自身的意识淡薄和空白乏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农民工的再就业质量普遍差。从总体上来看,应该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依法规范劳动管理,加快农民工技能培训
6、,强化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从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金融支持和服务的效率低虽然我国金融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在为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一直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日益强调以利润为核心,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到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农业银行对农业服务的功能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能够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服务品种很少,服务功能不健全。县及县以下能够提供除存、贷、汇以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 30%,绝大部分的行政村不能提供基本存取款、查询、更不说贷款
7、业务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对很多进城农民来说,银行仅仅是存取款的机构,使用过存、取款业务的农民工占多数,近两年顶多是多了一项汇兑业务。调查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收缩、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村保险滞后、农民工的取款和贷款难、农民工的盲目就业和返乡创业难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表明农村金融支持在不断的弱化,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与当地居民相比,外来农民工享受的金融服务品种要少得多,商业银行缺乏针对农民工客户群体的专门金融服务产品。二是现有的金融产品使用成本较高。如开户需年费 10 元,向异地汇款、在异地取款、异地跨行取款要手续费,这
8、对于靠打工谋生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三是金融服务渠道少。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金融资产微薄,致使金融机构忽视对农民工的支持和服务,直接体现在金融网点少,服务不主动。而且不少农民工由于工资发放不及时造成暂时生活困难,因为户口不在当地,难以得到信贷支持。而对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来说,县域信贷服务存在偏见,加之农民工有效抵押资产少,贷款较难,而且多数农民工贷款需求程度也不高。四是是金融服务宣传少。事实上,农民工有着丰富的金融需求:打工赚到的钱要想带回家需要汇兑;刚出来打工和想要自己创业的需要贷款;还有许多农民工兜儿里揣着钱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他们既买不到利率稳定的国债,也不知道该购
9、买哪些保险。然而金融机构却很少考虑他们的这些需求。加上农民工普遍流动性强,金融知识匮乏、信息不灵、理财意识不强等原因,很难有时间主动接受金融服务宣传,从而无从接受各类新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也缺乏针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使农民工无法充分享用各类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三、金融业积极支持农民工就业农民工金融服务存在极大的缺失,无论是社会,还是金融机构,还是农民工自身都要重视这一问题,并尽量完善和改进农民工金融服务。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观察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工,虽然他们的人均金融资产相对较低,但是1 亿多人的金融资产存量总额应当说是相当壮观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平台
10、,不断改善农民工金融环境,积极为农民工提供高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结合各地实际,展开金融产品创新,为外出打工人员量身定做开发出特色信贷产品等建议来改善农民工金融服务。1、 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规定,农民工培训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培训投入机制。除此之外,金融大力支持和服务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资金贷款,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或农村适龄青年提供商业性助学贷款服务,可采取由教育培训机构统一“承贷承还” 的办法,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或农村适龄青年提供商业性助学贷款服务。3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金融机构
11、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加正规职业教育发放助学贷款,同时制定好较好的管理办法,如建立农民工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让农民工既能提高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生存、生产的技能,更能促进农民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2、加强风险管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共享作用。一方面尽快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组织人力深入务工农民家中调查了解,将外出打工人员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和个人信息状况等信息纳入个人信用信息基本数据的归集范围,为提高外出打工族金融服务层次奠定基础。实现个人征信体系对农村的全覆盖,并扩大信息采集源,将农民工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其他信息等尽快纳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另一方面建设企业信用评估体
12、系,规范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 4充分发挥个人征信系统信息在警示和防止违法事件中的惩戒作用。对恶意拖欠贷款的农民工,按规定将其拖欠贷款信息录入到个人征信系统。通过及时披露不良信息,教育引导农民工诚实守信,重视自身的信用记录。同时要增加违约成本,必要时可以加以法律约束。加大失信者违约的成本,或者辅助于法律措施,直接加大对违约者的经济惩罚力度,进而降低金融机构在向农民工提供金融服务时面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信息及时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使金融机构对具有不良信息的企业在信贷服务上给予必要的限制和处罚,这样措施可以有效的规避或者减少金融风险。3、开办农民工应急信贷业务,并实
13、行优惠的贷款利率。在完善对农民工异地汇划、结算等金融服务的同时,各金融机构应积极进行信贷产品创新,为农民工量身定做开发出特色小额信贷产品。在不改变投资收益的情况下提高其安全性,满足农民工和金融市场供需双方的需要。例如建议农民工输出地或者输入地的金融机构(邮政和农村信用社)可以适度推出 3000 元以下一年内的短期小额贷款,同时贷款利息较低为好。对于异地农民工的银行贷款风险的问题,可以从企业或者个体商户的劳动合同中加以限制,同时分期小额贷款给农民工这样解决农民工在输出地或者输入地因生活需要或家乡急需而暂时无法兑付工资所造成的困难,这样即保证了农民工的合法的金融服务要求,也增加了输出地或者输入地金
14、融机构的收入来源。同时由农民工输出地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安家费、留守人员资金需求、路费以及缴纳务工保证金等资金需要,为输出农民工做好后盾。 4、创新农村金融业务 ,开发适合农民工的新型金融工具。要对传统的金融工具进行调整、改进,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工具。通过资金、期限、利息及金融工具的重新组合使其在期限、种类上更适合农村生产规律的实际及农民工的需求。例如开辟外出农民工的“绿色通道” ,开设“涉农专柜” ,用于专门面向农民工咨询的金融知识、信贷服务、优惠政策等,并新增设立了“个人贷款服务中心”,延长对农民工的服务触角。近年来农信社主动出击,在农民工集中的务工区域设立临时服务点,方便
15、企业老板和农民工的工资结算,吸纳存款。坚持服务跟着农民工走,为他们提供专属性金融服务。最近我市准备 2 年时间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村村通”工作目标,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实现农民工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取现、存款、汇款、查询等业务,切实解决 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地区 农民取、存、汇款难的问题, 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 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各乡镇网点已逐渐撤销,农民工在县乡用卡消费十分有限。虽然农信社参加了商业银行的电子特约汇兑系统,但各地农信社的参与程度参差不齐,而且跨省服务无法实现。顺应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因
16、此我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自助设备乡镇全覆盖工程,在现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基础上,统筹调整网点布局,消除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网点在农村乡镇分布的“盲区” ,建立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为依托的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平台、功能完善的综合业务系统和通存通兑业务。在农信社和邮政储蓄已经实现城乡联网、通存通兑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安装自动柜员机,方便外出打工族和农民存取款。这样一来,农民工和其家人用款均可在本地和异地直接直取,既方便了农民工用钱,也增加了双方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量,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四、把农民工银行卡服务工作办好做实1、银行卡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安全、方便、快捷”等特点
17、之外,针对农民工群体取款行为它还有如下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相比较而言,一张汇款单可以让左邻右舍都知道某某收到了多少钱,但是一张银行卡上面是不会显示存款余额的。因此,对于持卡人来讲,使用银行卡具有很强的保护个人隐私的效果。二是便利与随意。与传统的返乡汇钱方式相比,使用银行卡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营业网点取款,还可以利用 ATM、POS、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化支付工具和手段满足自己的存取、消费愿望,从而打破时空的限制,突现银行卡使用上的随意性和便利性。2、利用银行卡解决农民工存取款难的问题。 随着银行卡使用的增多,银行卡服务已成为倍受农民工欢迎的服务品种。时下,农民工最需要的金融服务
18、是汇兑,而银行卡是携带资金进行存取、消费最方便的一种载体。近期,我市准备 2 年时间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村村通”工作目标。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社区)覆盖率分年度目标为:以 1 部转账电话对应 1 个服务点为准, 2012 年底行政村(社区)平均转账电话达到 1 台,覆盖率达到 90%; 2013 年底行政村(社区)平均转账电话达到 2 台,覆盖率达到 100%。切实解决 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地区 农民工取、存、汇款难的问题。据了解,邮政储蓄是农民工目前进行汇兑的主要工具。目前汇兑市场的主力军 中国邮政。据国家邮政储汇局统计,邮政储蓄在全国拥有联网网点 40,886 处,联网自动柜员
19、机(ATM)9,000 余台,邮政储蓄累计发放绿卡储蓄卡 9,514万张。储蓄存款余额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位居第五。 在进城农民的务工汇兑服务上,邮政储蓄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3、银行卡是一个与其他业务嫁接的良好平台 。以重庆市农村信用联社为例,与重庆市商业银行开辟了柜面通存通兑业务(简称“柜面通“ )之后,相继与上海、北京市农村信用联社和广东省农信社系统实现了“柜面通“ ,充分利用双方在农村和城市的网点优势,方便外出务工人员向家里汇划款项和异地存取现金。其中,重庆江津市农村信用联社就利用“柜面通“ 业务,为驻京各大建筑公司结算资金和代发务工人员工资,在减轻各企业工作量的同时,更消除了
20、广大农民工携带现金回家的安全隐患。务工农民真正感受到农信社是“身边的银行、自己的银行” 。 银行卡业务的科技含量很高,因此可塑性就非常强。换而言之,可以结合实际随时进行改善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满足农民工的需求。4、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开展农民工特色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合理布设ATM 和 POS 机,使银联从城市走向农村,削减因网点不足所产生的“木桶效应” ,增强农民工使用银行卡跨行、异地取款和消费的便利性。同时实行交易费率优惠。 对服务点的结算手续费率实行折扣优惠,降低服务点银行卡受理成本,降低基层农村银行卡存取款的手续费标准,降低农民工银行汇兑、邮政汇兑的手续费标准,切实减轻农民工汇
21、款的费用负担。可以尝试农民工办卡免费和免年费,手机短信通知免费服务。将农民工的银行卡与手机联通,将有用的信息传递到农民工手中。现在许多农民工兜儿里揣着钱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他们既买不到利率稳定的国债,也不知道该购买哪些保险。如果能吸纳农民工的部分钱,可以壮大银行自身的实力。然而金融机构却很少考虑他们的这些需求。例如按时提供有益的金融信息,为农民工持卡人提供某种产品的优惠等。五、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金融服务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返乡的农民工与传统的农民相比,他们理念新、视野宽、技术强,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创业资金需求主要是规模种养殖业和加工
22、业。如何给予他们金融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使他们能够顺利创业?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一)创业资金少、贷款和融资困难多缺少资金是摆在农民工面前的首要难题。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言,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二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务工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贷款的可能性极小,痛失不少商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的多属中小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加上农民工与金融机构之间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从防范风险角度考虑,对达不到信贷门槛的农民工的创业资金需求较难满足。同时金融机构尚未建立针对
23、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管理机制,一笔贷款经过调查评估、分析论证、上报审核等环节,往往需要数月之久,难以适应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需求。据了解,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2)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3)从事的经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4)具备还贷能力;(5)无不良记录,信用良好,原则上应经过就业再就业培训,具有当地居民常住户口。 (6)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必须是由县财政发放工资的在职人员等等。因此多数农民工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如期实施创业计划或扩大其创业规模,再加上农民工返乡创业缺乏有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受技术、资金、管理、环境
24、等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分散、随意、无序的不稳定状态。(二)搭建良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平台一是支持农民工创业和就业,为农民工量身定做了“打工创业贷款” 、 “农民工外出务工小额贷款” 、 “农民工创业贷款” 、 “外出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对帮助农民工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紧张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搭建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担保平台。建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借鉴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做法,结合农民工创业资金需求特点,由财政出资和社会筹资等多种方式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担保基金” ,为农民工融资提供有效担保。进一步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允许农民工在迁徙工作地取得贷款。金融机构应
25、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需求特点,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的评级授信制度,开发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可考虑将目前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延伸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二是对有返乡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及时提供培训。根据返乡创业农民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创业开展经营理念、企业管理、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及时提供金融、技术、信息等服务。此外还可通过案例、实习、参观、座谈等多种方式,将创业意识培训融于创业培训之中,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一些求富心切、创业迫切的农民工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培训,也不愿“浪费”时间去培训。这样的后果是返乡创业选择项目时,或好高骛远
26、,或小打小闹,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现在我们的培训渠道多,培训的项目广,培训的门槛低,只要想学,愿学,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因此,农民工创业激情高,信心足,我们应该加以培养和扶持。三是强化宣传,服务吸存。我建议在重大节气期间继续实行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营销办法,在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在车站、路口和人流集中处摆放宣传台,传达农信社的问候和关心,宣传农信社优质的服务;加强农信社形象宣传,通过户外广告、报刊媒体、广播电视等形式,加强电子化产品宣传,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农信社的认知度和吸引力,吸纳外出打工人员的存款。这样银行有了存款就可以带动贷款的投入,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是探索抵押方式,创新信贷品种。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以证照齐全的房屋产权、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及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作为抵押品的贷款,积极探索开办土地流转经营权、商品林权等作为抵押品的贷款,支持农民工创业或再就业;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金融需求的新特点,开发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开办多种抵押贷款和同一区域、行业、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