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中国.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59764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中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中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中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中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中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散文的意境与情趣关键词:散文 意境 意象 情趣摘要:无论诗歌与散文皆有其独特意境,不同的是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大量的笔墨描述而出,有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写境,有的可经称之为创境。同时情趣也是意境的一个表现方面,或是真情,或是真性,但相同的是那一份真。总论无论是何种文章都有它的灵魂,支撑小说的是情节、人物命运,支持戏剧是唱词,而支撑散文的是它的意境。何谓意境,袁行霈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意境是作者主观意志情感与客观事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 ,简单来说意指的是思想感情,而境指的是文中所呈现的画面,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散文的意意境。意境是一篇散文的魂,只是已与诗歌的意境不同,诗歌

2、意境是画中小品,一山一水而已,而散文的意境则是鸿幅巨著,需要全篇构局,否则一处失误,全局皆毁。如论语中子路曾暂冉公西华待坐中,去掉公西华的琴声,顿时失色不少, 我与地坛中中史铁生离开那个废弃的地坛,当时的心境便不会那么清晰。当然有的散文也不是非要营造怎样的意境,它们靠的是文中的那份情趣,有无奈的洒脱,平淡的处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2些都可以看做是散文中的中的小品,虽少却五脏俱全,也容易打动人,因为情趣也是散文意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情趣,据笔者个人理解指的是那一份真,那一份对事、对人、对物的真,如柳宗元的名篇永州八记 ,当代散文家汪曾祺、丰子恺,其文章中吸引人的不是什么非凡的意境而是文中的

3、那份真,那份情,也就是情趣味。一 创境与写境散文古已有之,因此本论从古代说起。 论语无疑是最早的古代散文,只是大多只是支言片语,难以成就意境,而论语中最为称道的具有散文特色的还是那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师徒五人席地而坐,弟子各言其志,公西华一旁鼓瑟自若,直至老师问及其志才琴声渐稀,而其回答也很有意境,可以说是画中之画。那时的景那时的情,让今人看来也感叹不已,感叹情的真挚,感叹景的迷人,一切皆如此的惬意如此的和谐,不刻意为之而天然自成,可以说是散文意境中难见的一高峰,亦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亦如李白所称赞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意境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

4、是意象,优美的散文都着意刻画、抒写一个主体形象,凭着主体形象,营构意境的轮廓,凭着主体形象3倾注作者内心的激情,显露出抒情的微波洪涛。上例为自然之作,如范云诗中“昔去花如雪,今来雪如花” ,天然之作,不着人力。当然有天然之美,便有人工之妙,庄子是此中高手,其文多先创一意境,后才阐述一道理。如其文逍遥游 ,前文扬扬洒洒言之许多,鲲如何化而为鹏,鹏又如何飞于九天,列子如何御风而游于天下,将这些意境营造成的美妙非凡,引人入胜。这便属于成功的意境营造,庄子心中对自然对万物的认识,通过这些意象带出,从而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圣人无己,至人无名,神人无功” 。当然擅长借助意象来传达意境的近代也名家也不少,

5、朱自清的两个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即是如此。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是回忆父亲、抒写父爱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作者抓住父亲个特定的“背影 ”为意象,作为创造意境的构图中心,先后四次进行了点染与刻画:第一次在开头,“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写“背影”的出现,是父亲送“我 ”上车后,又特意为“我” 买一包桔子:“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铁道边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 背影” 的隐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

6、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四次,则是作品的结尾,手捧父亲“ 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挺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的来信。深探怀念父亲的4“背影”:“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父亲的背影在此文中是最能打动作者,也能打动诸多读者的心,父亲的背影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一次次撩动着作者的心弦,每一次琴音都是亲情的弹奏或许并不瞭亮,但却饱含温情,最能打动读者的心。父亲的背影此时已成为亲情的象征,有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牵挂。父亲的背影如同音乐的尾间, 在舒缓延延的尾音中凝重滞涩的惜别情韵跃然变为怀念。父亲此时无限缠绵之情,打一个不十分恰切的

7、比喻说:“背影” 就像一块礁石,感情的浪花每一次撞击,产生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波纹,显示着感情旋转向前,变化腾挪的流程。因此抓住意境构图的主体形象,往往就能抓住情绪变化的“焦点 ”、诗情喷薄的关眼,因为也就能够通过灌注情感的艺术形象,诗意浓烈地画出抒情的的“ 波澜” 。在背影一文中,父亲的背影便是这一构图的主体意象,而这一意象的选择成功,笔者认为是因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失去时才会珍惜。当然,文中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渐渐远离视线,可是这也是一种失去,如每天的落日落后会再升,可远去的背影,远去会不会回来,没人能知。荷塘月色一直以来是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其艺术成就自不必说。现在还探讨一下此文中的意

8、象与意境地,在这篇散文中朱自清选了两个相互独立又关联意象,荷塘与月色。开篇便言“心里颇5不宁静”,似乎与所选之意象难以融合,心烦而景静,再读才知因烦而求静,那段描写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的文字让多少人神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

9、的名曲。”月色与荷塘两者相互辉映,营造出的是一种静谧氛围,此时的景如此清幽,此时的人也相必如此,“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的心境地与景的处境在刹那间融合无二,只是人非草木,心中的那丝烦忧难排,于是景也不是先前般那么明朗,“峭峭楞楞如鬼一般”。还有一篇散文需提一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10、。”这是我与地坛中的文字,地坛在这像一位智者开启了作者,地坛中的种种景物是作者文中的境,而意则是6那地坛中的生机,各种生物尽心生长,使作者领悟生死。荒芜的地坛沿尚且生机无限,年轻的自己又何必急于求成。这时的地坛有一种与作者合而为一的感觉,领悟是如此自然,而成果却那么令人欣慰,就如论语中的子路、冉有、曾皙、 公西华待坐一般,一切自然而成,而不刻意为之。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迪。 ”因此严格来说上面所举的各个例文均合乎这一点,只是这不是笔者想重点论述的。笔者要说的是,在诗中有“有我之境”与“无

11、我之境”之分,其实在散文中也不例外,笔者认为散文中的“无我之境”指的是“写境” ,即只是对客观事物加以描述,让读者通过阅读从而发现什么,文中的说的待坐与我与地坛便是如此;而“有我之境”笔者认为是创境,即作者在文中用力很深,让读者很容易觉察,文中逍遥游与朱自清两篇散文便是如此。这样说不是说谁优谁劣,只是说在写作时各自的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如同唐诗中的李杜二人一样,一诗出自天然,一诗出自用力,均不掩其光辉。如王国维之语“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也。”王国维又曾经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无论写境还是创境都是境界的一种,各人的写作方式不同而已,只是在散文中创境容易写境

12、难,因为篇幅原因作者不可能把自己常久隐藏,这是散言文意境少“有无我之境”作品的一个原因。与之相反散文7中“有我之境”的文章倒是不少,原因与第一个相同,因为散文是作者本人情感的流露,因此上处处突现自我,这就要说到散文意境的另一方面情趣。二 情趣散 文 中 的 情 趣 , 根 据 笔 者 个 人 认 知 作 如 下 解 释 , 情 即 真 情 ,趣 即 灵 趣 , 这 也 是 散 文 意 境 的 别 一 个 方 面 。 回 想 我 们 原 来 读 过 的散 文 , 有 的 并 不 是 如 前 面 所 说 的 他 们 所 写 的 或 所 创 的 境 如 何 , 但那 些 文 章 也 流 传 很 广

13、, 主 要 的 就 是 因 为 文 中 那 份 情 趣 。如 前 所 言 , 散 文 中 的 情 趣 是 对 人 、 对 事 、 对 物 的 一 份 真 , 如韩 愈 的 祭 十 二 郎 文 , 其 中 没 有 什 么 非 凡 的 意 境 , 也 没 有 人 为的 意 境 再 创 , 有 的 只 是 那 一 份 真 情 。 行 文 看 似 平 淡 无 奇 , 却 充 分体 现 了 作 者 的 极 度 悲 哀 , 字 字 血 声 声 泪 , 于 呜 咽 处 见 悲 痛 , 于 萦回 中 见 深 挚 。 此 文 被 誉 为 祭 文 中 的 “千 年 绝 调 ”, 名 符 实 也 。 再 有一 篇

14、是 李 密 的 陈 情 表 , 感 动 当 时 , 亦 感 动 今 日 。 此 皆 散 文 中以 情 取 胜 的 佼 佼 者 , 这 点 众 人 皆 知 , 在 此 不 再 赘 述 。 还 有 散 文 在作 用 不 仅 在 于 传 达 情 感 , 它 负 担 了 太 多 的 职 责 , 如 说 理 、 描 述 、记 史 、 记 述 , 只 是 这 些 均 非 本 文 论 述 的 重 点 , 故 不 再 罗 嗦 。 在 这一 部 分 主 要 谈 论 散 文 的 情 趣 , 散 文 意 境 的 又 一 方 面 。何 谓 灵 趣 , 笔 者 认 为 出 自 作 者 的 喜 怒 哀 乐 而 自 成 文

15、 章 者 , 皆可 归 入 此 类 , 现 以 苏 轼 的 游 沙 湖 为 例 , 全 文 较 短 , 现 引 之 如下 :8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冰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难。 ”是日剧饮而归。这是古代散文中灵趣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通读全文我们发现

16、它不似写境或创境那样,通过所绘之景来传达什么,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想要表达是种心情,由人而己此可以说是文中的灵趣,无关喜忧,所说的是一种态度,世于我不公之时我该如何,在这里我们所看到是作者处世处事的一种态度,而非通过意象来表传达。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境独非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界、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情趣也是散文的一种意境,只是它与有意象之意境有些不同,故分开来说。又如苏轼的另一文章更能体现意境中的情趣。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

17、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初读来似乎末写何事,细品才见,原来是言闲情,说的是一种心情。在今人之中有此炎类笔法的也不乏其人,如贾平凹的平凹小传中所写: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号平娃 ,理想于顺利;我写 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3 年 2 月 21 日,孕胎期娘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 10 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 之

18、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执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哪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在小传里,作者交代了姓名及含义、生日、家境、经历和成就,内容十分丰富,语言很有个性。而在之中所传达的是自己的种性格,谦虚、淡泊。这些看似是文学大家的游戏之作,却也是散文中的精品,因其是游戏才尽显一颗赤子之心,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那时的作者没有丝毫的掩饰完全把自己的灵魂赤裸,此便是王国维所说的真境界、真感情。当然要让散文有情趣,作者本人就要有情趣,非何人均能为也,因此散文写的有情趣的作者,本身就是有情趣10的人。如明代的“公安派”

19、就提出了“性灵说” ,其实文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情趣,如袁宏道的 晚 游 六 桥 待 月 记 写 西 湖 春 游 :“湖 上 由 断 桥 至 苏 堤 一 带 , 绿 烟 红 雾 , 弥 漫 二 十 余 里 。 歌 吹 为 风, 粉 汗 为 雨 , 罗 纨 之 盛 , 多 于 堤 畔 之 草 , 艳 冶 极 矣 。 ”这 种 艳 景在 唐 人 宋 人 笔 下 所 不 见 。 同 是 文 章 又 写 : “然 杭 人 游 湖 , 止 午 、未 、 申 三 时 。 其 实 湖 光 染 翠 之 工 , 山 岚 设 色 之 妙 , 皆 在 朝 日 始 出, 夕 舂 未 下 , 始 极 其 浓 媚 。 月

20、景 尤 不 可 言 , 花 态 柳 情 , 山 容 水 意, 别 是 一 种 趣 味 。 此 乐 留 与 山 僧 、 游 客 受 用 , 安 可 为 俗 士 道 哉 !”这 些 是 当 时 晚 明 文 人 所 特 有 的 生 活 情 调 , 也 就 是 我 们 今 天 所 说的 情 趣 , 有 如 此 心 情 才 有 如 此 情 趣 , 有 赤 子 之 心 才 能 有 赤 子 之 情, 这 是 散 文 情 趣 的 关 键 , 勉 力 为 之 , 只 会 徒 落 东 施 效 颦 之 讥 。在 当 代 丰 子 恺 的 散 文 也 充 满 了 情 趣 , 是 因 为 丰 子 恺 保 持 了 他的 那

21、 颗 赤 子 之 心 , 他 的 一 些 散 文 就 是 直 接 站 在 儿 童 的 角 度 去 写 作 ,在 丰 子 恺 的 文 中 保 留 了 一 份 童 真 , 就 如 同 他 的 漫 画 。 现 在 对 丰 子恺 文 中 的 那 颗 赤 子 之 心 加 以 分 析 。 他 的 华瞻的日记 、 南颖访问记、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等几篇文章没有一篇幅不是儿童的角度出发,去尽力了解儿童的世界,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去感受儿童的世界,他毫无顾忌地礼赞童心,视童心为理想追求的寄托,并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在送阿宝了黄金时代一文中竟因阿宝的成长而悲哀,由此可见他多想让阿宝保持着他的那份童真,而长大后的阿宝便不再具备这些,虽然这在文中只是淡淡一笔,但也可以看出其对真的追求,而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时代是最真的一段时间。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