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摘自网络)促轸抽弦,成序应律之后,初弹琴的人最好奇、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 1234567 怎么按,分别在哪里,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琴面十三徽(晖)谈起。不妨揣测,换位设想,古人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拨弄弹按之间,一定会发现当按在琴弦 1/2 的地方(即高八度音位置) ,弹出来的声音与原来散音极为和谐悦耳,当按到 1/3,2/3 的位置,声音与原来的散音也很和谐悦耳(纯五度) ,慢慢的就会联想到 4 分点位置,5 分点位置,到 6 分点位置的时候,除去相同位置的点,已经有 11 个徽了。如果继续加 7 等分点 6 个徽位的话,这徽位就过于缭乱,同时 7 等分点的音也不是那
2、么和谐悦耳。然后跳过 7 等分点,到 8 等分点出现了更多 7 个徽位,不过有 3 个是重复的:1/8(即现在的一徽) ,2/8(与 1/4 同) ,3/8(在现在的五徽六徽间) ,4/8(与 1/2 同) ,5/8(在现在的八徽九徽间) ,6/8(与 3/4 同) ,7/8(即现在的十三徽) 。按道理可以加上4 个徽,变成 15 个徽,但是只选择了在一头一尾加上两个徽,而舍弃了 3/8、5/8 ,这其中原因,大概是这样一来更美观、二来不添乱(3/8、5/8 与周边两个徽隔得太近) 、三来凑齐 13 个徽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十二法六律六吕。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 ”又象征一
3、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到此徽位没有继续往后加了,逐渐就固定下来,通过金玉螺蚌标示,这样就形成了琴面十三徽。当然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相信也不会那么漫长。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将“和” 列为第一, “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音准很重要,是仲吕均(5612356) ,还是黄钟均(1235612) ,如果这混淆了,也就不成曲调了。又如果不能寻找辨别每一根弦的1234567,差池紊乱,如此“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 。古琴的徽位当是方便寻找音位之用。最基本的就是这 13 个徽 13 个音位。南宋琴家徐理于琴统十则一书中说:“琴有十则,节
4、四十五,同者十有四,得位者三十有一”,从二等分到十等分,加在一起有 45 个音位,剔除相同的音位,最后合计有 31 个音位。这 31 个音位,有的很少用到(比如 9/10 的位置,琴谱上记作徽外外,意即徽外的徽外) ,有的不用(比如七等分六个音位) 。后来琴家们从徽间(暗徽)发挥,有取“徽中间,徽近上,徽近下,中间近上少许,中间近下少许” 的,如此两两之间就有 5 个音位,有取十分的,如此两两之间就扩大到 9个音位。不过这些都有点想当然,不好把握。明末王子朱载堉是十二平均律的发现者(为什么不说发明而说发现,因为我坚信十二平均律是自然的安排,2 的开 12 次方与自然底数 e、圆周率 、黄金分割
5、 一样是神奇的造物主的数字) 。从弦长到弦长的一半,从低音到高八度音,中间平均分成 12 等分,- 2 -不过不是等差数列,而是等比数列,公比是 2 的开 12 次方的倒数,弦长刚好从1、2(-1/12) 、2(-2/12) 、2(-11/12)到 2(-12/12)(即 1/2),音高分别为C、 #C(bD ) 、D、#D (bE) 、E、F、#F(bG)、G、#G (bA ) 、A 、#A(bB) 、B 、c 。12 平均律即 12 音阶,就是钢琴上的黑白键盘,从中挑出 C、D、E、F、G、A 、B就是七音阶,七音阶一个音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度(其中 CD、DE、FG 、GA 、AB 为大
6、音程、大二度,因为中间隔着一个音,EF 、Bc 为小音程、小二度,因为中间没有隔着一个音) 。传统三分损益得出的五音阶,宫、商、角、徵、羽可以近似等同于C、 D、E 、G、A。朱载堉算 2 的开 12 次方能精确到小数点后 25 位数,可见我们国家那时候的数学水平和朱载堉的格物精微。朱载堉当与同时代激涌出来的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宏祖等一样,让我们铭记与骄傲。明白这个之后就好理解古琴各个音位了,古琴每根弦存在 3 个高八度音程。从龙龈处到 7 徽,刚好弦长从 1 到 1/2。按照十二平均律弦长比,从龙龈(散音)开始,十二律的点近似地分别是徽外外 2(-1/12) 、徽外 2(-2/12)
7、、十二徽 2(-3/12) 、十徽八分 2(-4/12) 、十徽 2(-5/12 ) 、九徽六分 2(-6/12) 、九徽 2(-7/12 ) 、八徽半 2(-8/12) 、七徽九分 2(-9/12) 、七徽六分 2(-10/12) 、七徽三分 2(-11/12) 、七徽 2(-12/12) 。是为第一个高八度。从 7 徽到 4 徽,刚好弦长是从 1/2 到 1/4。按照十二平均律弦长比,从 7 徽开始,十二律的点近似地分别是六徽七分、六徽四分、六徽二分、六徽、五徽六分、五徽三分、五徽、四徽八分、四徽六分、四徽四分、四徽二分、四徽。是为第二个高八度。从 4 徽到 1 徽,刚好弦长又是从 1/4
8、 到 1/8。按照十二平均律弦长比,从 4 徽开始,十二律的点近似地分别是三徽八分、三徽四分、三徽二分、三徽、二徽六分、二徽三分、二徽、一徽八分、一徽六分、一徽四分、一徽二分、一徽。是为第三个高八度。虽然明白十二平均律各个位置所在,但是我们常用的是 7 音阶。所以要从中挑 7 个位置。如果散音为宫音(即简谱 1) ,那么徽外(即简谱 2) ,十徽八分(即简谱 3) ,十徽(即简谱 4) ,九徽(即简谱 5) ,七徽九分(即简谱 6) ,七徽三分(即简谱 7) ,七徽(即简谱高八度 1)是为第一个高八度。接着是六徽四分(即简谱 2) ,六徽(即简谱 3) ,五徽六分(即简谱 4) ,五徽(即简谱
9、 5) ,四徽六分(即简谱 6) ,四徽二分(即简谱 7) ,四徽(即简谱再高八度 1)是为第二个高八度。继续是三徽四分(即简谱 2) ,三徽(即简谱 3) ,二徽六分(即简谱 4) ,二徽(即简谱 5) ,一徽六分(即简谱 6) ,一徽二分(即简谱 7) ,一徽(即简谱再再高八度 1)是为第三个高八度。其它的如果散音是商音(即简谱 2) 、角音(即简谱 3) 、清角音(即简谱 4) 、变徵- 3 -音(即简谱#4) 、徵音(即简谱 5) 、羽音(即简谱 6) 、清羽音(即简谱 b7) 、变宫音(即简谱 7) ,它们的 7 音阶位置可见下表。古琴有散按泛三种音色, “散声虚名嘹亮,如天地之宽广
10、,风水之澹荡” 、 “按声简静坚实,如钟鼓之巍巍,山崖之磊磊”、 “泛音脆美轻清,如蜂蝶之采花,蜻蜓之点水 ”。泛音清丽如天籁,散音浑厚像大地,按音丰富似人声。泛音都是对徽而泛弹,十三徽中,凡是弦长偶数分之几的,都音同散音,凡是弦长六分之几(除了 3/6)的,都音同散音的纯五度音,凡是弦长的五分之几的(与纯律有关) ,都音同散音的大二度音。只是高低有别,且两边对称,内为低,外为高。如散音为宫音(即简谱 1) ,七徽(1/2 弦长)泛音也是宫音,四徽(1/4 弦长) 、十徽(3/4 弦长)泛音为高音 1,一徽(1/8 弦长) 、十三徽(7/8 弦长)泛音为再高音 1。五徽(1/3 弦长) 、九徽(2/3 弦长)泛音则是 do 的纯五度音徵音(即简谱 5) ,二徽(1/6 弦长) 、十二徽(5/6 弦长)泛音为高音 5。六徽(2/5 弦长) 、八徽(3/5 弦长)则为 do 的大二度音角音(即简谱 3) ,三徽(1/5 弦长) 、十一徽(4/5 弦长)泛音为高音3。2 的开 12 次方的倒数=0.9389309191,0.938930919,0.938930919 2,0.938930919 3,0.938930919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