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 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 )以专职教师的出现为标志2 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研究范畴基本相同3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步阶段的萌芽思想是( )教学设计4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5 教育技术是以视听教育为基础,下面属于视听教育媒体的是( )有声电影6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 ) A.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工具、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B.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教师探究动机C.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D.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7 根据 AECT1994 定义,教育技术
2、的研究对象是( )学习过程、学习资源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B.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D.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9 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环境变革的是( )A.多媒体网络教室B.电子书包、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C.录播教室的使用10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第二章1 一个孩子捡到 1 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是( B.操作性条件反射2 提出 “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
3、C.贝尔洛3“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 个体能正确构建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D.内省智能5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段话体现的观点是( )。 B.
4、环境决定论的观点6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 )。认知领域、情意领域、技能领域7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要素包括(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8 教育传播系统的四元模型是指教师、学生(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9 以下属于逻辑数学智能的人群的是( )。科学家、会计师、电脑程序员10 认知教学观认为( )。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过程学习依赖于学生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教学导致认知结构的变化教学的目的是建构知识获得深层次意义理解第三章1 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工作者,前提是要( )C.正确转换角色观2 随着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出现,知识不再是权威
5、的和不可质疑的。相反,知识的形态表现为多元的、开放的和不确定性的。相应地,教学模式更侧重创新性和个性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 )平等中的首席3 教学反思是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是( )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4 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被称为( )学习风格5 下列属于专家型学习者特征的选项有( )高成就动机、高自我效能感、坚持完成任务、延迟满足能力6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五个维度提出了要求。除评价与诊断、学习与发展外还包括( )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7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信息时代学习者的特征(
6、)网络依赖性强、交互手段多、技术水平高获取知识多源、涉猎兴趣广泛、阅读与认知方式正在转变偏爱并行处理多重任务、快速而非线性地处理信息个性显著、自主性强、好奇善思8 信息时代,教师由被动的“教书匠”向主动的教学反思者转型。( 对 )9 信息时代,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全面的终身学习者转型。(对 )10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支持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学习、反思学习转型。( 对 )第四章1 下列属于视觉媒体的是( )投影仪2 教学媒体的功能有( )传递功能、存储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3 下列属于新型教学媒体的是( )智能手机、电子书包、交互式电
7、子白板4 视频媒体呈现信息的特点有( )声画并茂、感染力强、富有动态性、表现手法丰富5 下列属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有( )智慧教室、微格教室、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6 多媒体教室具备的功能有( )即时指导功能、双向交流功能、反馈评价功能、远程评价功能7 下列关于电子书包的优势表述正确的是( )低碳环保、便于携带、具有交互性、便于开展学习8 没有一种媒体是“万能媒体”。( )9 新兴媒体完全可以取代传统媒体。( )10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比媒体的特性更重要。( )第五章1 常用的百度、搜狗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检索工具中的( )。全文搜索引擎2 能够将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的文件类型中的高级检索语句
8、是( )。site3 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检索时,能够进行扩大范围的检索的是( )。使用通配符“*” (星号)4 能够在网络上存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存储方式的是( )。云盘存储5 下面选项中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硬件资源的是( )。电子书包、数字课桌6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点有( )。处理数字化、呈现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组织超文本化7 下面能够获取图片的快捷键有( )。PrintScreen8 下列文件格式中,图形图像格式有( )。gif 格式、png 格式、jpg 格式9 下列文件格式中,音频文件格式有( )。 mp3 格式、 wav 格式、midi 格式10 下列可以用于对视频资源处理的软件
9、有( )。绘声绘影、Adobe Premiere第六章1CAI 课件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6W”要素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 )Why (为什么要使用此类多媒体课件)2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过程中,确定课题阶段应明确的任务有( )、教学对象、课件的运行环境以及课件的组成部分。教学要求 3 下图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缺少的步骤为( )形成性评价4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中,根据内容组织方式分类可分为帧型课件、智能型课件、生成型课件及( )数据库型课件5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新的教学方式包括(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互动教学6 下列哪些内容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学设
10、计应该考虑的内容( )教学内容 、学习者特征、教学模式7 下列哪项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 )确定课题、教学系统设计、脚本编写 8 下列哪些内容是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设计基本理念、多媒体课件基本特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及宗旨、多媒体课件使用人群9CAI 课件的基本特征包括( )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知识与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信息表征方式的多样性10 根据使用对象分类,教师使用维度的多媒体课件类型有( )教学型课件、演示型课件、情境创设型课件第七章1 翻转课堂的学习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教学视频2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
11、之间的差异,描述不正确的是( )传统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3 有关 “信息化教学设计”表述正确的是( )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关注学习过程4 在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分析阶段包括( )课程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5 在课程领域中,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 Schubert)的见解,学习目标可大致分为三类( )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6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 )选取与设计问题、团队协作、学生的反思7 劣构问题的特点有( )问题没有原型的案例可供参考、问题具有多种解决方法、途径、问题的构成存在
12、未知或某种程度的不可知部分8 关于 “任务驱动教学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以任务为核心、任务应该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基于真实情境的9 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原则、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原则10 翻转课堂的特点主要在于( )从教学资源上来看,用的是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从教学流程上来看,是课下知识传递,课上知识内化第八章1 我国高考录取制度属于( )相对评价2 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 )调控功能3 信息化 “教”的评价包括教学活动的评价、教学结果的评价和( )的评价教学设计4 教学评价的功能有( )诊
13、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5 信息化学的评价中,表现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有( )演示、实验、调查、口头描述与戏剧表演6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或方法包括( )学习契约、范例展示、电子档案袋7 学习分析的特点包括( )理解学习发生的过程、支持个性化学习、提供智能教育服务8 关于电子档案袋评价,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电子档案袋是一种学生的电子作品集、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业进步、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评价工具9 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设计中技术应用的越多越好。 (错)10 信息化学的评价中, 表现性评价是属于面向学习结果的一种评价方式。(对)第九章1 信息技术
14、与课程融合的实质是( )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新理念主要在于培养教师的( )中观教学设计能力3 协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 )引导者4 课程的宏观设计是( )针对某一学科课程或整本教材进行的教学设计5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相融合的过程经历了(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阶段、以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阶段6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教学信息、协作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培养7 下列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新理念有( )单元教学设计、基于问题的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多元评价8 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单元需要考虑( )与课程标准一致、能取代原来令人不满意的课、能有效利用网络、能促进学生更深层的学习9 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组策略中最基本的分组方法是“异质”分组、协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谈话,激励其他参与者、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有助于增加远程学习者之间的合作10 基于资源的主题学习模式的特点是( )资源利用的广泛性、具有主题性和主题的情境性、任务驱动性、跨学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