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身份的尴尬处境 如今,警察的身影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警察的权力似乎很大,无所不管。对于公安机关的职责和定位,众说纷纭。警察自己说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与刑事司法力量;人民群众说是“有求必应”的服务机关;党委、政府说是用来维护政权的刀把子、枪杆子;人民代表则说是要时刻被监督、经常被评议的行政执法机关。 然而警察没有三头六臂、不是百变金刚,如此多重身份,让其处境难免尴尬。一方面,因为管理的事情太多太杂,警察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基层民警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健康状况堪忧。另一方面,许多该管的事没管好,老百姓并不买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许多人将其归咎于警力不足。其实不尽然,警力不足固然是原因之
2、一,公安机关自身定位不准、职能不明、管理不善、警力配置不合理才是根本原因。 看看,警察究竟在忙什么呢? 其一,非警务活动牵扯大量警力。如今,大量警力被用于配合有关部门征粮、收费、催税、计划生育、整顿市容、拆迁房屋等大量非警务活动。更让基层民警头疼的是来自所谓“条块”管理体制:上级公安机关要求他们对群众“有求必应” ,从事大量职能范围以外的服务性工作;而地方政府把警察当作看家护院的“治民工具”呼来唤去。 其二,长期、频繁的 “运动式”执法模式消耗大量警力。决策者们习惯于以专项行动、中心工作,来应付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习惯于采用“造声势”的方法来鼓舞士气,震慑犯罪。然而这种长期的、过于频繁的“
3、运动式”执法消耗了相当大的警力和物力。民警疲惫不堪,效果却不甚明显。 其三,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让民警无所适从。如今的公安机关考核考评种类繁多,中心工作五花八门,督查检查隔三差五,创卫生文明城市、创先争优、大走访、大讨论活动个个重要。民警们每天忙于应付上级检查,准备情况汇报,装订资料台帐,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起来疲于应付,缺乏深入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多考虑局部,少顾及全盘。大量务虚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让许多民警无所适从。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铁腕治警下的矫枉过正 很久以来,民警中流行着一句话“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 ”如今,这书越来越厚,
4、话却越来越少。纷纷出台的警纪警规、利剑高悬的各类禁令、自上而下掀起的督查风暴,在森严等级和高压政策下民警们个个噤若寒蝉。一段时间,我们个个怀揣着“四个严禁” 、 “五个严禁” 、 “五条禁令” 、 “六项整治” 、 “纪律手册” 、 “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 “警车管理使用规定”等十来张专门制成的小卡片,口中念念有词,心里七上八下,唯恐一个电话被抽中,答不出哪个专项行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要被通报扣分。 警务工作正规化指南要求人人考试过关,有着近乎迂腐的苛刻。办公室不但对看得见的摆放物件的品种、数量、规格有要求,而且对看不见的抽屉里的物件也要合符规范。甚至,在开着自家的车去做公家的事时,还要被屡屡
5、拒之门外,想着该亮红牌还是蓝牌,车头是向西还是向东。 诚然,从严治警、铁腕治警有其必要,但矫枉过正,使得民警们人人自危,缩手缩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未免适得其反,无异于长他人锐气,灭自家威风。而且,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就能保证警察们个个心悦诚服地遵章守纪吗? 事实上,现行的公安体制,特别是经费保障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也是公安机关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警察执法犯法现象屡禁不止的制度性原因。如果不能从制度上、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怎么能指望一支靠收罚款、吃杂粮、打野食筹措经费的公安队伍很职业地安分一场游戏引起的乱象丛生 考评导向扰乱人心 因为从事考评的原因,发过许多偏
6、激的牢骚。 本来,以考评来衡量一个单位、部门或民警的效绩,未尝不可,但前提是要建立在较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规范完整的考评体系基础上。如果前提不具备,基础不牢靠,条件不成熟而刻意效仿,冒然为之,则必然导致消化不良。 近年来,公安机关各项考核考评名目繁多,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现象严重,弄虚作假司空见惯。仅精细化考评一项,这几年来以不同身份、不同面目出现,从目标考核到效绩考评,再到正规化考评,最后到精细化考评,终于尘埃落定,同时因为改头换面重新包装而身价培增。这个从企业学来的管理模式从酝酿诞生到粉墨登场,虽几经周折,过程漫长,但仍然象是个人工催熟的果子,看着表面光鲜,香甜味美,其实青涩生硬,难以下咽
7、。 行政机关毕竟不比企业,有可以细化量化而且相对固定的岗位职责和统一的衡量标准,警察也不象流水线上的工人,有可以数字统计和尺度量化的产出与效能。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否符合公安工作实情?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是否有可比性?办案与写文章究竟怎样等量置换?虽然经过了三番五次地学习考察,深入客观地调研论证,全面广泛地征求意见,但这些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无论怎么操作,结果都是上头的不满意,下头的不服气。 精细化考评尚处于探索阶段,却在不成熟的背景下被人为提升到一个过高的位置,使人人仰望而产生曲解,从而导致乱象丛生。民警们普遍看重考评,因为每月一次的考评结果,不仅暂时决定你的考评奖金多少,更重要的是,有人
8、宣称它将在几个月之后决定你的政治前途。 考评的威力果真如此之大吗? 依我看,向来,所谓职场升迁,所谓民主政治,到头来都只是金钱游戏与权力斗阵的另一种形式而已。考评不过是诸多游戏中的一场小赌博,谁认真了,谁就不好玩了。 事实上是,在这场不太好玩的游戏中,绝大部分玩家都过于认真了。 “警民同乐图”背后的危机 微妙的警民关系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警民关系,这是新时期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是要求警察奉若神明的工作准则。 为此,我们推出了面带微笑、颇有亲和力的卡通形象;我们走村入户大走访,开展集中式点对点的扶贫帮困;我们在春节前后的爱民月活动
9、中为孤寡老人送米送油,嘘寒问暖;我们在在一年一度的警民相约、警民共建活动中互动互乐,其乐融融;运气好的话,你或许还能看到我们在街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文艺演出。每个警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悉数登场,营造普天同乐的和谐景象。 在一片和谐的大背景下,公安机关在变得温柔的同时,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威严。 事实上,在这幅“警民同乐图”的背后,是公安机关面临的公共关系的深刻危机。我们或许试图通过这些方式缓和警民关系,但是越闹腾得欢快,越凸显关系紧张。如今, “仇警”与“仇官” 、 “仇富”相提并论,在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恶狠狠的说着“打的就是警察”时,我在穿制服出门之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许多人说警察形象不好,可有时候我们确实是在代人受过。政府部门的接访变成公安机关的截访;政府强制拆迁变成公安机关的暴力执法;调解邻里纠纷惹火上身,还要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作“职业道德”如此种种,不能尽述。号称威武之师、雄壮之师的人民警察,许多时候,其实只是窝身在强势机关的弱势群体。 所以,警察职业化,刻不容缓。减少非警务活动,实现权力和职责的严格回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公安机关摆脱人大于法、权大于法的控制和干扰,并逐步实现其职业功能的最佳效能。 警民关系是个微妙的话题。警对民,民于警,双方都是既爱又怕,既彼此依赖又相互拆台。做好份内的事,警察形象便自然高大,社会各界自然欢喜,否则,民众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