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77617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 日期:2011-10-8安全文化是人们的安全行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方式等,是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人们各种安全行为的原动力。近几年,通过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好转,2004 年至 2009年,事故总死亡人数从 375 人下降到 264 人,亿元 GDP 死亡率由 1.35 下降到 0.20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 1.73 下降到 0.04,连续 8 年未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榆林也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月

2、活动优秀单位”。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榆林调研时,对我市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提出将榆林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我们通过走访有关部门、深入部分事业单位、重点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考察等多种方式,就如何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把榆林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上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扎实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市县区通过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开通了 12350 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咨询、举报和监督。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榆林行、安

3、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巡演等载体,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百条安全标语进乡镇社区”、“安全法律法规进企业”、“万人安全生产签名”等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榆林特色、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品牌。城区街道办事处及各乡镇文化站,普遍建立了安全文化角,设立了安全文化宣传专栏。近两年,全市在各类媒体刊播安全文稿 1174 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3729 次,印发安全宣传画册、传单 200 多万张,张挂标语 30多万条,举办各类安全知识竞赛 2000 多场,组织安全文艺作品巡回演出 42 场次,放映安全影片 487 场,向 150 万个移动通信用户发送安全公益短信 70 余条,在全市 146 个乡镇

4、 657 个自然村、263 个企业广泛开展了安全文化下乡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二是组织开展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依托全市各类安全培训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 224 期,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15000 多名。依托各县区乡镇建立农民工外出安全培训基地(室),对 3 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岗前安全知识教育。教育系统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长分批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在 400 多所学校开展以“一封信、一本书、一份卷、一堂课、一次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了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结合“文化大市”创建和打造“书香榆林”活动,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读一本安全书籍、创作一部

5、安全文艺作品、写一篇安全生活感言、查一次安全隐患、做一次安全生产志愿者”活动。编写了中小学生安全生产常识读本、外出务工人员安全知识手册、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知识百问百答等安全书籍,推进了安全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传播。三是按照属地和行业主管的原则,对各级、各部门安全文化建设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安全文化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每年初,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到各县区、各部门和单位,加强日常督查,并定期向全市通报;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奖优罚劣,评优树模,兑现安全文化建设奖惩制度。三年来,6 个县区、8 个部门、3 家新闻媒体在考评中受到了表彰奖励,2 个县区、1 个部门和

6、部分企业受到了通报批评。四是增加安全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各县区将安全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统一纳入了财政预算,各部门也落实了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各类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按相应比例用于安全文化建设。仅 2009 年,我市累计投入安全文化建设资金达 1000 余万元。五是开展安全示范点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标准,指导市、县一批部门和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去年共指导 140 家单位开展了创建工作。当年 11 月,在横山县召开了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现场会,交流总结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会上命名表彰了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 72 个。今年全市确定了 396 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单位,掀起了新一

7、轮创建活动,促进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二、存在问题(一)全民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县区和部门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理解,不重视,习惯于用老思路抓工作,安全工作的思路不清,方法不多,甚至仅限于开会、发文件,缺乏务实行动。有些县区和部门甚至把安全文化建设理解为搞形式、摆花架子,不下功夫抓安全基础工作。一些单位和群众由于安全意识不强,经常发生行人与汽车抢道,车辆闯红灯、超速行驶、在街区内乱停乱放,公共聚集场所不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不按规定落实安全工作人员,矿井、危化行业不严格执行巡查制度、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这类不良行为往往成为安全隐患。(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差距

8、。一些基层单位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只为通过验收而搞突击培训,随意缩短培训时间,削减培训内容,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一些单位培训形式呆板,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激发不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培训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评估检查,培训工作和安全管理脱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三)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全市大部分煤炭、天然气、石油钻采等重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到位,工艺装备落后、技术管理较差、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管理滞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城乡公共安全设施短缺、老化,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县、乡水、电、道路防护设施、安全

9、标志等基础设施落后。中、小企业的安全隐患较多,全面实现安全生产还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四)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少单位和企业尚未制订基本制度,安全工作无章可循,隐患很大。三、对策建议目前,全市共有党政机关单位 716 个,事业单位 4565 个;有危险化学品企业 642 户,生产煤矿 238 个,发电企业 39 户,非煤矿山企业 600 户,运输企业 167 户,建筑企业 137 户;有机动车辆 40 多万台,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达 1 万多公里,等级以上公路总里程 1.2 万多公里,重大危险源 1101 处,重要公众聚集场所 146 处,地质灾害监控点 904 处。安全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安全

10、生产压力巨大。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安全文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文件要求,早日将我市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一是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安全宣传网络,形成党、政、工、群齐抓共管的安全宣传体系,构建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和基层为支点的安全宣传网络,促进安全文化传播体系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强化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安全事故和各种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增强安全工作的透明度。三是继续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举办安全讲座、播放安全电影、组织安全文

11、艺宣传和“安全生产榆林行”、万人签名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通过广泛印发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知识宣传画、安全传单、村民安全文化公约等,将安全知识切实送进千家万户。要通过安全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二)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安全技能制定安全教育规划,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初步形成较为健全的全民安全教育体系。将安全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鼓励榆林学院、职业教育中心和其他专业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设安全专业课程,加

12、大安全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加强对政府及部门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监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农民工、社会民众的培训教育工作,努力创建更多的安全示范县区、乡镇、农村、企业、校园等,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要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基本安全知识,由“我要安全”上升为“我会安全” 。(三)完善法规制度,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安全工作信息管理制、安全工作督查督办制,推动安全监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安全

13、信息评估、信息发布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安全形势,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要成立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督查组,采取定期检查、明查暗访等方法深入各县区、各部门进行全面检查,定期向全市通报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要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列为单位工作年度考评范围,严格兑现惩奖。通过安全法规、制度建设,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四)加大投入,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应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榆林文化大市建设和“书香榆林”建设中,同步安排、同步部署、全面推进,加大政府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与此同时,广开渠道,积极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拓宽安全文化建设

14、资金渠道。要通过加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安全设施设备,使之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安全需求相适应,从而实现本质安全。(五)突出重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路作用,全面开展乡镇、社区、企业、校园安全文化示范点建设工作,构筑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平台。二是实施安全品牌战略,以“安全榆林行”、“安全在行动”等安全品牌为依托,以全民关注的安全事项、安全专业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文化产业,生产安全文化名牌产品,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三是突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煤矿、水电建设、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高行业

15、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煤矿要坚持每班岗前先上好安全教育课和矿长带班下井的制度。四是各类重要节庆、纪念、宣传等公众活动,要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制订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实行“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确保公众活动安全有序。(六)加强领导,全面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规划部署,检查落实,在分解落实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时,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制。市、县政府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专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或安全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促进发展;市、县主管领导每季度要检查督办一次安全工作,促使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安全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明确职责,做到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提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文化水平,力争在三年内将榆林建成全国安全文化示范点,使全市安全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