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环境与稳态教法与建议 作者:刘晓东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89 文章录入:中学生物 人体的稳态教材简析与教法建议 对选修教材有关内容,部分老师反映难以处理和驾御。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配套的教辅资料相对缺乏,另方面是进行专题讲座的经验相对不足、对利用新教材进行备考不适应。人体的稳态与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教材联系紧密,对高三学生来说,知识本身不是很难,但要全面落实能力要求却并非易事。1 教材简析1.1 五项内容、分层要求 本节的主要内容:内环境的稳态(包括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内稳态的意义);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要求层次:对上述、项是要求理解,对
2、第项是要求识记,第项是要求知道;第项是探究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2 专题特色、自成系统 选修教材对知识的讲授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的,每章节自成专题系统,大专题包括小专题,教学弹性较大,为我们结合高考考试说明开展教学创设了空间。本专题实际上包括了有关酸碱度、水和无机盐、糖、体温等相关小专题。教材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是围绕着“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而促进人体健康”这根主线展开的。只有抓住了这根主线,才能更好地把握“稳态”这一大专题,而使各小专题涉及的知识系统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条块有致、形散神不乱;真正从整体上体现了专题讲座和进行能力培养的优势。1.3 图表丰富,理念先进 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大纲的
3、基本要求。例如,大纲对水分和无机盐方面知识是要求理解。本节仅 3 页的版面上安排了 6 图 2 表 4 框(旁栏思考题),可谓图文并茂,主题鲜活。对水的讲解是通过表格来说话的,“正常成年人每天(24h)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表格不仅包含着摄入量和排出量的信息,也包含着摄入途径和排出途径方面的信息,还隐含了各“途径”的地位(谁是主要途径)以及摄入量和排出量相互关系方面的信息。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站在大纲的角度把握教材,真正做到“心中有纲,课堂不慌”,当然,这也是学生 “能力在身,能拿高分”的保证。2 教法建议2.1 用实例使课堂活跃起来 由于这节内容是关于人体的,实际生活中可用于联系的实例很多。
4、我们要拓宽发掘实例的视野,切实保持课堂有足够的开放性。这是巩固知识、活跃课堂、启迪思维、培养兴趣所必须的。在充分利用好旁栏思考题外,还可补充一些实例。2.1.1 关于体温调节的实例 在较高的相同温度条件下,潮湿的车间和干旱无风的沙漠,哪一环境下人的感觉更难受?“春眠不觉晓”的生理原因是什么?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步行,为什么往往比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走得快?在严冬,为什么人排过尿后,有时会出现颤抖现象?人在发烧时为什么更怕冷?寒冷的季节,早晨起床时人为什么往往更恋床?人在运动时为什么往往会出现汗流浃背、红光满面的现象?人在游泳时为什么有时会出现抽搐现象?将一只青蛙和一只小白兔同时从 25的环境移到 0
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为何不同?发烧对人体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什么是中暑?中暑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引起?2.1.2 关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实例 为什么夏天人喝的水多,而排尿并不多?急性肠胃炎和出汗过多的人都需要注射或饮用盐水,主要是为人体补充什么?这里要说明的是,教材所说的“水分的摄入途径有饮水和食物,而无机盐的摄入途径只有食物”符合一般情况,但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获取无机盐的途径也应该包括饮水。例如饮用矿泉水时能摄入少量盐分。2.1.3 关于内稳态方面的实例 当人的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时,人会出现什么症状?(组织水肿)剧烈运动时为什么人的呼吸会加快?(血液中的 CO2 的含量会增多,刺激
6、大动脉管壁的化学感受器,增强呼吸反射)。为什么人在要睡觉时有时会打哈欠?小孩在剧烈哭泣时,为什么会出现背过气的现象?当人的肝脏有病时,为什么血液中 NH4+的含量会上升(严重时会引起肝昏迷)?肾脏有病时为什么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会上升(严重时会引起尿毒症)? 人血液里钙离子的含量下降时引起抽搐现象说明了什么?(钙能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为什么缺钙和磷时老年人会患软骨病、儿童会得佝偻病?为什么缺铁时,人会患贫血?为什么缺碘时会患呆小症或大脖子病?2.1.4 关于酸碱度的实例 可以充分利用必修教材上的例子。当血液中乳酸含量增加时,为什么血液的 pH值变化不大?(当人血液的乳酸含量增加时,它与碳酸氢钠起
7、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不稳定酸,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的增加,能刺激大动脉管壁的化学感受器,进一步使呼吸中枢兴奋,从而使呼吸运动和肺通气加快,使二氧化碳更好地排出体外)。其调节的方式是什么?(神经体液调节)。通过较多实例的分析有利于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生活的意识,正确认识生命科学的实际价值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怀,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使生活更美好。恰恰这也是生命科学的魅力所在。值得说明的是,本节内容单从知识方面来看要求不高,如果不能联系实际做分析而将课上成了“背诵课”,那将是教学的悲哀。2.2 使能力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对即将跨入
8、高校或步入社会的高三学生来说,不管是从应试还是从适应将来社会生活环境的角度来考虑,打牢必要的能力基础都是当务之急,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理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2.2.1 让选修和必修知识走向融合 通过比较和联系不仅可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知识网,并在知识系统中去掌握知识而达到整体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可提高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整理和改善后的知识结构,是高于选修和必修本身的。例如,讲温度的调节等知识时,可联系必修教材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来进行。最好用谈话法进行回忆和总结。可回忆的内容包括:温度降低时,由于大脑的作用,下丘脑相关部位会分泌并释放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刺激甲状腺分泌
9、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进而通过放出更多热量,使体温不至于降低。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更好地调节各项生命活动。2.2.2 在寻求链接点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例如,在讲过各个小专题的后,可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等过程去寻求其间隐含的固有的内在链接点。例如,水分对内稳态的作用。首先,水分的大量存在有利于缓解热量变化引起的温度的改变化,这与水分的物理特性(水分的比热)有关。其次,人体内水分的排出往往意味着热量的散失,人体温度的变化也能及时影响水分的排出量等。又如,水分与无机盐的关系。水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无机盐的浓度,进而影响到渗透压,反过来
10、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可改变人体对水分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而保持稳定。无机盐等物质的排出与水分的存在有密切关系。此外,还可以通过确立新的专题让学生进行联系。例如,可将“胰岛素”做一专题,指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和构建新的知识网。这里可涉及到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如何受 DNA 的控制,如何来调节糖类代谢的,与胰高血糖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会患糖尿病,为什么不能口服胰岛素,如何让大肠杆菌来合成人的胰岛素,植物性神经是如何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的,给小白鼠注射过量的胰岛素会引起哪些反应,等等。通过改变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做这样的联系,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更能切实体会到通
11、过在知识系统中掌握知识的优势。2.3 在记忆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提到记忆,有人就认为是课外的事情。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适当引导他们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寻求学习的乐趣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讲排泄是排出代谢终产物时,针对有的学生记不全,笔者随口说一下 “啊!水无尿尿”,他们的眼睛会睁得大大的,一边笑一边要我说慢点,当我解释其含义是“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尿素、尿酸”后,他们无不露出兴奋的表情,后来许多同学都会以说此为乐。又如,在引导学生记忆时,教师应该充满着信心、表现出兴趣和激情,要让学生感受到记忆会带来乐趣,善记乐记才是正确的选择。我在讲外界温度变化与人体激素调节的关系时,会像
12、背散文一样来赞美人体调节功能的伟大:每当天气变冷的时候,在大脑和丘脑影响下,。这样常会让大家在一阵哄堂大笑后积极投入到记忆活动中去。既然引导学生当堂记住一些基本知识会增强学习的愉悦感。我们何尝不去尽量试试呢?2.4 在活动中提高各方面能力 只有明确大纲的具体要求,研究编写者的意图,才能做到“心中有纲,课堂不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方面知识,大纲是要求理解。所谓“理解”是指,能对不同知识用不同形式(文字、图和表)予以表达,对此教材就是这样做的。笔者认为对书上的叙述,引导学生对图、文、表进行互相转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引导学生将图表转化为文字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这部
13、分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求的层次较高。尽量做到不放过书上任何一图。从本章的题头图98 抗洪开始,就可让学生谈感想。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爱好选择自主修习的,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考试说明和教学实际做适当的变化是值得提倡的。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能力意识”,努力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发展能力”这一核心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培养兴趣,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例如,考虑到对本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可多采用谈话法。无论是联系具体实例,还是对实例做分析、归纳和总结,这点都很重要。凡是学生能回答的一定要请他们自己来回答,不能直接回答的应启发其在思考的基
14、础上回答。同时,应尽可能地利用表格、数据和问题来诱思,适时开展教学讨论,在讨论中提高能力。例如,对内环境的相互关系,可采用变式的方法。对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笔者特地用变化的图解来让学生掌握。可用 A、B、C、D 表示不同的组成部分(见下图),然后变换 A、B、C、D 和各箭头的位置等(图略)。要求学生回答各表示什么?通过变化非本质特征,有利于突出本质特征(三者的关系)。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可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列表绘图来掌握知识。此外,还可鼓励他们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归纳和整理信息。同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一样,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例如,糖尿病被现代人称为富贵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可
15、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其发病原因,病人症状,防治方法等更详细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2.5 在探究和开放中获得成功 对教材有关的知识可根据大纲和学生实际做必要的取舍。对感兴趣的任何有关问题,都可适度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对实验,应该让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和独立完成。可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讨论和评价等。借助此实验可引导学生复习一下有关设计实验的原则、方法、步骤等。2.6 用辨证统一的观点统帅全局 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构建“局部与整体是相统一的”、“物质运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等观点。要引导学生从“内稳态”这一核心出发,去理解其各类成分的变化和稳定关系。因为人体细胞内代谢活动是持续
16、进行的,而代谢过程必然涉及到物质的不断摄入和排出,这也就会导致内环境成分的改变,所以“稳定”是动态的。同时,内环境的改变和内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3 问题讨论3.1 对争议内容的处理3.1.1 教材 P.6 表 1-1(正常成年人每天(24h)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部分内容值得商榷。此表源自高校教材,一是,说人体对水分的摄入量包括饮水、食物和物质代谢 3 个来源。笔者认为对物质代谢产生的水,不能说成是人体对水的摄入量。因为此表的二列内容都是有关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而物质代谢是细胞内进行的,其产生的水不能与饮水等同列为“摄入量”。二是,在二列比较项目 “摄入量” 和“排出量”内分别填上了“来自(饮水、食物、物质代谢)”、“由(肾脏、皮肤、肺、大肠)排出”,虽然单独看每列内容没什么问题,但对比看却是欠妥的。前列侧重说来源的物质,后列则是说排出的器官。与前列相对的若后列应是“尿液、汗液”等。为更严谨些,建议教学中做适当处理。3.1.2 教材 P.9:“人体内有各种途径可以使血糖含量增加或减少”,若将这句话中的“各种”改为“多种”较妥。该页还说:“激素除了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显然,说激素能“直接感受”是欠妥的,因为激素是一种物质啊。建议根据上下文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