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78047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初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藕团中心小学 谢第煌 谢科培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2006 年,靖州苗族歌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抓住机遇,加大对我县民族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关键词 民族文化 原生态 保护与开发2006 年 5 月 20 日,靖州苗族歌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文化变革,靖州人民抓住了这次机遇,借助苗族歌鼟这一“东风” ,把许多尚不为人所知的深山瑰宝一一挖掘了出来,并形成了一定

2、规模的产业,如三湫锹里的龙头宴,藕团乡老里村的芦笙节,大堡子乡岩湾村的歌场等,已广泛流传,为外界所知。如果能在现今的基础上,加大对我县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必将使我县旅游产业推上一个新台阶。但如今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原生态文化后继无人。由于当今的青壮年苗族同胞忙于抓经济建设,没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古朴深邃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使这种依靠口口相传流行了几千年的苗族文化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一、.靖州县原生态苗族文化的生存状况(一)原生态歌舞正在逐渐失传消亡1.原生态苗歌已出现“ 老龄化 ”、 “青黄不接”的现象。在靖州县内的苗族聚居地,到目前为止,全部会唱苗族大歌、酒歌、茶歌、山歌、饭歌、婚嫁歌的苗族人口屈

3、指可数,而会唱部分原生态苗歌的人口也寥寥无几。且 45 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绝大部分不会唱苗歌。其中包括一些歌师自己的子女,如笔者家乡老里村,能继承歌师衣钵的 30 岁以下的青年,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原生态苗歌已到“老龄化” 、“青黄不接”的境地。2.原生态苗歌自古以来“ 口口相传 ”的传承模式无法适应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环境。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并且要有很好的记忆力和较高的悟性。而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忙于读书,中壮年忙于赚钱养家糊口,根本没有时间去面对面跟老人们学歌。使得许多高龄老歌手想传授技艺却找不到人,遗憾地带着这些千年2文化瑰宝走进天堂。这给我县民族文化的

4、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且无法弥补。(二)部分地方民风民俗已经淡化或者已经消亡“娶亲” 和“打三朝 ”曾是苗族地区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在八十年代之前经常看到农村的婚娶盛况:六个“娶亲客”在一大帮年轻小伙的帮助下,提着马灯,把大担大担的酒、肉、泡茶等送到女方,一到女方家路头,便唱一首路头歌:辰时时间太阳出,太阳出山郞出门。太阳出山郞出屋,午时跑马落娘门。来落娘门打一望,玻璃瓦屋闹层层。唱支山歌喊父母,才好将脚进娘门。唱完歌,女方便有人来迎接,并由新娘的两位伴娘倒洗脸水,接着吃油茶、甜酒。然后女方安排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陪“六亲客”进餐,谓之吃“下马酒” 。到晚上十点钟,开正席“吃大酒

5、” 。摆上“连牵席” ,吃“交酒杯” ,男女双方歌师相互对歌。嫁日晚上,坐夜对歌,通宵达旦。对歌时,由娘家歌师盘马、盘茶、盘花郞家歌师对答。而新娘,便坐在房中,在伴娘的陪同下唱哭嫁歌 ,从孩儿时期哭到成年长大,且持续到第二天清晨直到坐上花轿,途中若是抬轿的小伙子骂骂咧咧,骂得越多新娘便越高兴说明陪嫁的东西多迎亲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甚是壮观,男俊女俏,绫罗锦衣,飞歌阵阵,酒香幽幽。而今,这种风俗习惯已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只在 2006 年杨桂兰副县长出嫁女儿时让人们重新见到了古朴隆重、原滋原味的苗族嫁女习俗,一时传为美谈。如果不加以整理并记录下来,没有人能知道这种习俗还能保持,且下代的苗民

6、们可能根本不知晓这一回事了。“上大门”是苗族同胞起新房的一件大事,在木匠师傅(同时也知晓道术)上好大门后,由村里一位家庭条件较好、人丁兴旺的人,挑着一担东西,里面是柴、米、油等一些生活物品,与木匠师傅在大门口对唱,并在师傅和主人的迎接中进屋来,此谓“正财” ,预示主人家以后人丁兴旺,生活富裕。“鬼师”曾是苗族同胞在红白禧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鬼师”同时又是苗族村寨为人正直,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这些“鬼师”并非想当就当,新的“鬼师”修炼不易,他必须先当上一任“鬼师”的徒弟,如果他的师傅认为他有慧根,有压倒一切邪气的正气,有逢凶化吉的运气,才正式传授本领给这个徒弟,而徒弟必须要把各种来路

7、的鬼神以及各种红白禧事的“法规” “咒语”牢记于心,才算修成正果,才能正式上任。这些3传承全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一般记性不好的人是无法胜任的。但是,很多老“鬼师”相继离世,再也找不到那些祈神保佑、驱鬼辟邪的咒语了。我们不能单方面从封建迷信的角度去看待“鬼师”的问题,而是把它看作“民风民俗” “宗教信仰”的民间文化现象,今天, “鬼师”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濒临失传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不提倡这个习俗,但是我们应该用文字、影像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以便我们及我们的子子孙孙以后研究苗族文化史有个材料佐证。二、怎样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一)立法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72 年制定了保护世界文

8、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范围。1989 年又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 ,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也纳入保护范围。我国到 1982 年开始颁布了第一部文物保护法 ,2002 年又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第二部文物保护法 。苗族歌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是一个立法保护的例子,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大申遗力度,把更多的苗族文化纳入法律保护当中来,同时政府也可以以文件、精神方式,督促各乡镇设法保护和继承当地民俗文化。1. 用影音的形式把古老的民族文化定型保存。为了把这些面临失传的苗族歌舞、生活习俗保留并传承下去,必须用影音的形式把它录制下来,并配上苗汉互译、音字

9、同步显现的“卡拉 OK”字幕;对于即将失传的珍惜工艺品制作流程,也必须用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的做法有以下优点:(1)通过绚丽多彩的影视画面来学习欣赏,改变了以往呆板乏味、口口相传的学习模式,提高青少年学习苗族文化的积极性。(2)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文化传统,方便人们欣赏学习,使更多的人投入到继承和保护中来。(3)制作成光盘可长久保存,并可随时复制,可谓一劳永逸。即使老艺人们将来不在人世,他们的一些技艺和心得,也能保存下来,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2. 要切切实实的把原生态苗族文化带进中小学课堂。目前,靖州县已经进行试点教学,平茶、藕团、三湫、大堡子等乡镇都设有教学点,专门由懂苗话、会苗歌的的教师

10、给学生授课,这是民族文化传承当中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不过现在做的还不够,还要下大力气,切实把原生态苗族文化带进中小学课堂活动落到实处。4(1)收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苗族歌曲、芦笙歌舞、美术工艺制作流程的影像资料,特别要筛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苗族小孩唱的童谣、山歌、酒歌,以及便于中小学生学习的民间美工等。把这些歌曲、舞蹈和美工制作流程剪辑制作成精致清晰的影像视频,并编写成精美的配套教材,用活生生的视频影像吸引学生参与到苗族文化的学习活动中来。民族文化教学走上正轨后,要求学校定期开展民族文化比赛活动。(2)聘请一些社会上较为有名的歌师给学生授课,编写资料等,如平茶镇龙景平等人,精通苗族

11、文化,擅长苗族歌鼟,这些人的参与,势必会使此项活动效果上升一个台阶。(3) 教育部门要在全县各校全面推行民族文化教育,切切实实的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不能只在一两个学校抓个典型,要确实把这项活动开展起来。(4)文化部门、民族宗教部门联合教育部门经常明察暗访,检查各学校是否按照既定课程上课,是否切切实实的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经常“微服私访” ,深入村民及学生当中去调查,对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提出批评,并定期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比赛,促进各校教学的积极性。(二)开发保护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也就会自动消失。通过开发可以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们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英国是世界上最

12、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同样十分注重开发文化资源,旅游业十分发达。法、德等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和保护。靖州在 2006 年苗族歌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掀起了一股苗族风,特别在 07 年的县庆节目当中, “欢天喜地龙头宴”等一系列精品节目的演出播放,引起了一阵苗歌热,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苗歌的声音,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飞山放歌DVD 光碟,一股热潮正在形成。在 09 年 3 月,受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的邀请, 魅力靖州走进三锹“苗族歌鼟”系列节目得以录制。并在 5 月时在央视音乐频道进行为期一周的展播,苗族歌鼟的“旋风”在全国登陆,得

13、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会逐渐淡忘,如何使这股“旋风”方兴未艾,笔者认为应具体从二个方面去开发保护:1. 政府扶持,由相关部门如文化局牵头,做大做强一批精品项目。如飞山民俗园,除了在硬件设施上追加资金外,还应打造成一个聚吃、喝、玩、乐为一体的航母,成为靖州向外展示地方特色的一个亮丽窗口。可以把苗族结婚、打三朝、坐茶棚等项目吸纳进去。如承办苗族结婚项目,所有结婚仪式完全根据苗家习俗进行,抢新娘、龙头宴、唱酒歌等5一系列活动,不但结婚男女切身感受到了苗族文化,同时也是对苗族习俗最好的宣传,而民俗园也创设了更多的岗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实现经济和开发保护双丰收。2.

14、民间自发组织,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喜盈门艺术团的成立,是一件值得大力推广的好事,在近几年中,发展得很不错,不但到全国各处去表演,还经营各种民族特色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本身就是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政府应该大力宣传、鼓励及支持。(三)创新保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庆仁曾说过: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创新,也就不可能保住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 ,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文化创新的形式多样,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二是文化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三是转换功能,使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族志靖州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对靖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廖国豪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王庆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