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复习笔记(重点归纳)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的特点(一)职业助人活动(二)注重专业价值(三)强调专业方法(四)注重实践(五)双方合作(六)多方协同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一、社会工作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促进发展(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二、社
2、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1、什么是功能: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 2 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的相互适应(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促进社会和谐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一、社会工作的对象(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1 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2 精神病患者 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二)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二、社会工作的要素(一)服务对象(二)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四)专业助人方法(五)助人活动第
3、四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年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对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直接服务角色 1 服务提供者 2 支持者 3 倡导者(二)间接服务角色 1 管理者 2 资源筹措者 3 政策影响人 4 研究者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一)理论知识(二)政策知识(三)技术知识(四)文化知识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一)技术能力(二)文化能力(三)心理素质(四
4、)持续学习能力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一、西方传统文化和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二、中国专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第二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尊守的一整套指导期实践的原则和理念(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2、对服务对象的尊
5、重与包容 3、注重个别化原则 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一)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二)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三)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四)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五)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3、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4、道德与责任并举 5、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6、。(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定义,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价等。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价,行政务理等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二、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决定(一)社会工
7、作实践和伦理决定的关系(二)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伦理决定:1 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独特性 2 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决定(三)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处理的一般步骤。困境:1 保密问题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的原则和家长制解决步骤:1 认识案件的伦理问题 2、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1、认识案件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2、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可若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3、正确认识伦理活动的各个过程及参与
8、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 4、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的理由 5、与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 6、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 7、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第四节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一、伦理守则的内涵: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包括:保密性、隐私、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对机构的忠诚等。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世界各国 1、尊重受助者利益 2、严守受助者密秘 3、公平服务大众 4、重视同僚工作 5、恪守公私界限 6 维护社会正义 7、信守机构政策 8 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 9、促进专业发展 10、约束不当行为 11、增进共公福利 12、共同执行守则我国:应包含社会工作者
9、和行为和态度及对受助对象、对同事、对专业、对机构和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伦理守则建设应注重三原则:1 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2 本土社会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3 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容 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2、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 3、依法行政,公正无私 4 坚持普遍和个别相结合 5 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6、工作中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7 坚持政策与管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情味 8、平衡个人利益,满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异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 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一)人类需要的
10、含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二)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或称低级生理性和高级社会性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 ERG 理论三种需要:生存、关系、成长 3 莫瑞的需要理论:生理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三)人类需要的类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起源划分)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对象划分)3、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对需要的迫切程度)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一)人类行为的含义:广义是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意指外显行为(二)
11、人类行为的类型 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2、新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三)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2、多样性 3、动态性 4、指向性 5、可控性 6、发展性(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二节 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二)特点:1、多样性 2、复杂性 3、定性 4、变化性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一)家庭 1、娇纵型 2、支配型 3、专制型 4、放任型 5、冲突型 6 民主型(二)朋辈群体: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
12、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三)学校 1、长期系统的正规教育 2、特定的社会价值规范(四)工作单位 1、使个人学习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2、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五)社区 1、某些成员具有共同特征 2、成员这间存在复杂的社会关系 3 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对成员行为有约束性 4 成员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必归属感(六)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七)大众传媒三、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 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行为能够改为社会环境5、
1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第三节 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婴幼儿阶段:出生至 3 周岁。身高体重大脑发育迅速;从先天性的反向活动慢慢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社会化分三阶段 0 至 6 个月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 7 个月至两周岁社会感性联接建立阶段 2 至三周岁伙伴关系发展阶段(二)婴幼儿阶段面临主要问题:遗传机制的心理发育不健全,缺少充分的照料等,导致偏差行为主要有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和心理自闭等二、学龄前阶段:36 岁,(一)智为发展迅速,动作和语言发展迅速,社会性发展不断由低级向高级(二)主要问题:口吃、攻击、沉迷电视等三、学龄期阶段 1、各生理系统进一步发展,各方面技
14、能发展,掌握完整动作熟练程度日益提高 2、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认知发展属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思维阶段,注意力的稳定,范围,分配能力,转移能力渐强 3、形成自已的道德意识(二)学龄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学习困难等。四、青少年阶段 1218 岁,“成长期”“混沌期”“危险期”(一)青少年阶段主要特征 1、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第二性征基本成熟;2、思维三特点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的反省的思维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阶段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3、社会化发展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二)青少年阶段主要问题
15、:早恋、犯罪、适应不良。学业失败导致多重负面影响五 青年阶段:1835 岁(一)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成熟稳定。2、心理;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成熟水平 3、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表现为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方面。(二)青年阶段主要问题:角色转换冲突、工作遭遇歧视、婚姻家庭的调适等六、中年阶段 3560,生活结构体系最复杂时期。1、生理机能不断发生变化 2、个体认知发展错综复杂,固定智力上升流动智力下降,智力技巧稳定,实用智力增长 3、真正承担公导责任义务并体现出符合其身份的社会行为。中年阶段主要问题:适应更年期及婚姻关系变化七 老年阶段 60 岁以后(一)主要特征:1、生理功能退化,
16、疾病出现。2、认知表现有成熟稳重一面,也有衰退一面 3、社会角色消退,社会地位下降。(二)老年阶段主要问题:1、退出就业领域产生无用感、经济出入减少产生困难 3、退出社会生活领域使人际关系淡化产生孤独感 4、老年疾病增加 5、面对死亡疾病产生的恐惧感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概念: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汉金斯、汉密尔顿、霍利斯)(一)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人价值的假设。2、心
17、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直接技巧分为非反思性技巧和反思性技巧,非反思性技巧包括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反思性技巧包括现实情况、心理动力、人格发展(二)特点:1、注生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林德曼、卡普蓝)(一)内容 1、危机介入理论,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虽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吸出其它理论以及统结自已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概念。2、危机的定义: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分成长
18、危机和情境危机。3、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4、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二)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巴甫洛夫、斯金纳、杜拉哲)(一)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1 三种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二)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 2、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 3、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四
19、、人本治疗模式及特点(卡尔罗杰斯)(一)人本治疗模式内容 1、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2、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能准确领悟周围人和事物,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能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能依据自已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已面临众多选择时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二)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具备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表理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第二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20、一、接案或转介 1、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 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3、明确服务对象要求 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二、收集资料 1、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三、制定计划。计划内容六方面 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等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制定计划要求做到以下五点 1、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明确服务工作目标、阶段的方法 3、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4、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5、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
21、资源四、签定协议 1、服务目标 2、服务内容和采取的方法 3 服务双方权利义务 4、服务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5、服务双方签字五、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 2、联系人 3、教育者 4、倡导者 5、治疗者六、结案,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结案工作。三种形式 1、直接告知服务对象 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 3、变化联系方式七、评估,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的效率进行评定三种方式 1、由服务对象评估 2、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 3、由社会工作机构评估八、追踪或跟进 1、对服务对象安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已有的进步 2、调动服务对象周围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 3、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第三
22、节 个案工作常用技巧一、会谈,又称个案面谈。1、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鼓励 2、引领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义忠告对质二、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三、收集资料 1、会谈的运用 2、调查表的运用 3、观察的运用 4、现有资料的运用四、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2、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五、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2、合理运用评估方法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 1、柯义尔 2、克那普卡 3 美国
23、社工协会 4、内森 5、法利五种定义。涉及四要素 1、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2、是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3 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4 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达到改善案件的社会功能,促进个人或群体健康成长的社会目标。综合性定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方面,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1、教育小组 2、成长小组 3、支持小组 4、治疗小组三、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1、小组
24、工作的特点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注重团体的动力 2、小组工作的功能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 1、理论基础,社会学和系统论 2、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致力于培养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致力发展组员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致力培养领袖人物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二、治疗模式 1、理论基础: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等及社会学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理论 2 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综合性原则建构性原则
25、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原则三、互动模式,也称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 1、理论基础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2、互动模式实施原则开放性的互动平等性的互动面对面的互动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一、工作准备阶段1、组员的招募与遴选招募成员遴选和评估确定组员2、确定工作目标遵循五原则目标清楚,可以测量和评估有明确的时间限定目标要适合组员的实际能力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不能相互冲突目标的表述尽理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词汇3、制定工作计划小组工作计划书内容框架主要环节 基本内容理念 机构的背景;组成小组的原因;小组理论概念框架目标 总体目标组员 特征、年龄、教育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的特
26、征性质;时间(长期短期);规模、人员组合;集体聚会的频率和时间明确的目的各具体目标初步确定的程序计划和日程每次集体聚会的计划草案;程序活动;日期、时间、每次聚会的特点;活动的具体目的;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活动准备;需要的器材、设备;每次聚会费用招募计划 按机构的规则制定小组建立的程序;组员的来源;宣传、招募方法;允许的招募时间;招收方法需要的资源器才;地点和设备;人力资源;特别项目;有关人员预料中的问题的应变计划小组组员的问题;小组社会工作者或机构问题;其他来源问题预算 程序、器材、交通费用的总和;费用或小组组员会费评估方法 评估的范围、评估的方法4、申报并协调资源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时间
27、四个方面工作的持续时间小组聚会的频率每次活动时间长短小组开始和结束时间二、工作开始阶段1、开始阶段的组员一般特点矛盾心理与行为特征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沉默而被动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协助组员彼此认识提高组员对小组目标的认识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制定小级规范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沟通结构接纳结构权利结构领导结构角色结构3、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小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扮演以下三方面角色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三、中期转折阶段1、组员常见特征对小组有较强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冲突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
28、识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适当控制小组进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协助者和引导者,处理冲突时扮演调解人,支持者四、后期成熟阶段1、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小组凝聚力大大增强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组员对小组充满信心和希望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2、社会工作者任务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协助组员从小组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3、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五、结束阶段1、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浓重的离别情绪小组关系结构弱化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3、做好小组评估包括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
29、评,观察人员或督导人员的评估4、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引导者领导者第四节 小组工作技巧一、沟通与互动技巧1、与组员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专注与倾听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小结2、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提醒组员相互倾听鼓励组员相互表达帮助组员相互理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示范引导二、小组讨论的技巧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选择合适的主题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安排活动的环境挑选合适的参与者准备好讨论草案2、主持小组讨论 10 个技巧开场了解提问鼓励限制沉默中立摘述引导讨论结束的技巧三、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 1、扣紧小组目标 2、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 3、小组活动的
30、基本要素 4、经验分享环节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一、社区与社区工作(一)什么是社区: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有五点特征社区是一个人群,住在相互邻近地区,彼此常有往来具有多方面共同利益,彼此需要支援具有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商店等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多种共同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二)什么是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是以社区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二、社区工作的特点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3、具有政治性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三、社区工作的目标(一)社区工作目
31、标的分类:美国罗斯曼,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二)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地区发展模式(一)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3、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4、地区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二)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 2、团结邻里 3、社区教育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5、社区参与(三)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 2、教育者 3
32、、中介者二、社会策划模式(一)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1、所观注的社区一般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 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3、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 4、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二)社区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2、分析环境和形式 3 自我评估4、界定和分析问题 5、确定社区需要 6、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 8、测试方案 9、执行方案 10、评估结果(三)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解色 1、技术专家 2、方案实施者三、社区照顾模式(一)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 2、强调社区责任 3、非正规照顾是重
33、要因素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二)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1、在社区照顾 2、由社区照顾 3、对社区照顾(三)社区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角色 1、治疗者 2、辅导员和教育者 3、经纪人 4、倡议者5、顾问第三节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一、准备阶段(一)了解社区状况与进行社区分析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内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权力结构社区的文化特色。2、社区需要分析:四种类型规范性需要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如何了解居民对社区的看法:访问法,社区普查。(二)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 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已的
34、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二、启动阶段(一)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方针:发动资源、成立社区小组、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巩固社区居民的参与。任务:寻找和发现居民中的带头人,并进行培训工作,提升其对参与社区事事务的认识;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增强社区中的互助合作气氛(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1、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 2、开展互助合作 3、推动成立居民小组 4、提供服务。(三)阶段性工作目标:成立了不同性质的小组,培养了一批带头人,能协助社区解决一些问题。(四)注意事项:对居民带头人的信任,居民小组内部之间的人事和权力矛盾三、巩固阶段(一)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成立或巩固居民组织,让社区工作系
35、统化。(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1、互助合做 2、社区教育 3、争取更多外来资源(三)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居委会委员得到大部分居民支持,社区小组的居民带头人能够健康的新陈代谢,组织工作系统化,并得到辖区有资源的单位支持(四)注意事项:1、防止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居民带头人身上,忽略多数居民 2、提醒居民组织既要提供服务,又要维持居民持续参与社区活动。四、评估阶段(一)主要任务: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委会都要根据社区的变化重新评估社区需要和问题,决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策划和倡导(三)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社工专为小组和社区居委会能够客观总结以往工作,并系统规划未来(四)注意事项:总结工作时既不能过分依赖感性与不能只注数据统计,平衡运用定性和定量资料,总结要着眼未来发展,不走形式。第四节 社区工作的长用技巧一、与居民接触的技巧(一)事先准备(二)与社区居民的接触过程 1、介绍自己 2、展开话题 3、维持对话 4、结束对话(三)以招募为目的的居民接触技巧:以自然合理的方式使招募对象了解到 1、是谁在和他谈话 2、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3、主要的话题是什么 4、进行招募是怎样的活动或团体 5、以后如何接触社会活动者或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