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 、适用范围 .12、 作业准备 .12.1 内业技术准备 .12.2 外业技术准备 .13 技术要求 .14 工艺流程 .15 施工要求 .25.1 施工准备 .25.2 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 .25.2.1 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 .25.2.2 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 .25.2.3 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56 劳动组织 .77 材料要求 .88 设备机具配置 .9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0.1 安全要求 .1010.2 环保要求 .101综合接地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的施工。
2、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图纸,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图纸及验收标准采用: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通信、信号、防灾、电力、供电土建工程预留接口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2010)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并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和物资。3 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
3、图纸和验标上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4 工艺流程2图 4-1 贯通地线施工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对所需的贯通地线、连接线等材料进行验收,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5.2 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5.2.1 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地基处理完成按设计图纸要求分层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标高后,并经过试验检测,满足要求后进行贯通地线施工。5.2.2 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1)测量放样沿线路方向每隔 20m 对贯通地线埋设位置进行放样,贯通地线埋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正下方,放样的时候需要带标高。放样
4、后沿着线路将灰线洒出来,同时根据测量的基床表层的标高,和设计的基床底层顶面标高进3行比较,确定地线的具体埋设位置。(2)贯通地线埋设贯通地线采用铜截面为 70mm2的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接地铜缆。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埋设深度距基床底层顶面-30-40cm 处,分支引接线设置在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分支引接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贯通地线宜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埋设,也可以在填筑完成后开槽进行埋设,具体埋设工序和工艺如下:图 5-1 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横断面图A、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 60mm 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 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
5、以敷设贯通地线;4图 5-2 贯通地线埋设小槽(采用开槽施工)B、先向“小槽”内回填 40mm,粒径不大于 5mm 的土壤(一般采用细砂),敷设贯通地线,贯通地线要顺直,注意不要扭曲,再次回填 40mm,粒径不大于 5mm 的土壤,进行人工夯实;C、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 100mm、粒径不大于5mm 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图 5-3 电缆埋设后回填细砂压实5D、贯通地线的分支引接线采用与贯通地线相同的工序和工艺埋设,在接触网位置和其他需要引分支电缆的地方,将地线采用 C 型连接器接出分支引接线,使用 C 型连接器时,先将电缆外皮用专用电工刀剖开,再用
6、两个 C 型连接器将两个准备连接的铜缆平行扣紧,连接时 C 型连接器的净距控制在 4050mm,然后采用不小于 12t 的专业液压钳压紧,最后用半导体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将裸露的铜缆进行包裹;C 型压接件 12t 液压钳贯通地线 C 型压接件连接E、贯通地线在与桥台附近及每隔 500m 路基设置一条横向连接线,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横向连接线采用 C 型连接器将左右线贯通地线进行连接。5.2.3 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5.2.3.1 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6实施;5.2.3.2 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
7、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40cm 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 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3)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4)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 20cm 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5.2.3.3 分支引接线的埋设:(1)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护肩底以及电缆槽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
8、内壁位置,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引接线压接。(2)每个接触网支柱处、跨线建筑物处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5.2.3.4 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1)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2)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7采用 L 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的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5.2.3.5 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1)长度超过 1000m 的路基地段,每间隔 500m 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2)长度 5001000m
9、 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3)长度小于 500m 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5.2.3.6 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1)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在施做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结构钢筋和至少两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及无砟轨道板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2)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极)及轨旁设
10、备接地连接;(3)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 1000m 设置一处,小于 1000m 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 1000m 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 1000m 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 20m,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86 劳动组织劳动力安排:施工由架子队负责施工,由线下工区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组织机构框图见图。根据本标段路基的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计划进场工人、机械司机等工种,计划上场施工人员 29 人,具体上场人员见表 6-1。表 6-1 施工作业上场人员表序号 工 种 人数 备注1 队 长 1 负责全面施工组织协调工作2 副队长 1 负责施工现场施
11、工组织协调工作3 技术管理人员 2 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4 工班长 1 负责本工班管理工作5 测量员 3 负责测量工作6 试验员 1 负责试验工作7 质检员 1 负责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8 安全员 1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9 环保员 1 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10 材料员 1 负责材料采购及供应工作11 资料员 1 负责内业资料的整理及编制工作12 普工 8 负责协助各工种施工13 机械司机 5 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保养工作14 后勤人员 2 负责后勤保障7 材料要求表 7-1 材料及工具统计表(200m 路基材料用量)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1 电缆槽 节 800 2 贯通
12、地线 70mm2 米 430 93 路基型接地端子 个 10 4 C 型连接器 个 40 5 复合土工膜 平米 200 6 RCP-715D(A)无纺布 RCP-715D(A) 平米 120 7 L 型连接器 个 2 8 镀锡铜线压接鼻子 个 89 防盗螺栓 M16 个 10 10半导体防水、防腐自粘胶带 卷 5 8 设备机具配置表 8-1 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套) 备注1 切割机 FS33DT 22 发电机 30KW 13 自卸汽车 东风 34 挖掘机 CAT320 15 全站仪 Leica TS02 16 电子水准仪 Leica DNA03 27 空压机 4L-10 10m3/min 28 电焊机 500 39 防盗螺栓扳手 110 液压钳 12t 111 电阻测试仪 19 质量控制及检验(1)路基上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同步实施,不应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固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