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笔记-总结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91665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笔记-总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药理学笔记-总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药理学笔记-总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药理学笔记-总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药理学笔记-总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序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阐明药物的作用极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其他生命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2、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 、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滤过: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随液体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aqueous channel)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称为滤过,为被动转运。虽然大多数无机离子小,足以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但它们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由跨膜电位差或主动转运机制来控制的。简单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非极性药物分子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称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也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故又称为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绝大多

3、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电解质,在体液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离。分子状态(非解离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极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ion-trapping)。载体转运:许多细胞膜上具有特殊的跨膜蛋白,控制体内一些重要的内源性生理物质和药物进出细胞膜。跨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生理性物质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内源性物质或药物释出。这种转运方式称为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载体转运的特点是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因为药物必须与数量有限的载体结合才能通过细胞膜,故具有饱和性,结构相似的药物可竞

4、争同一载体而具有竞争性,并发生竞争性抑制。载体转运主要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主动转运(active diffusion)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转运可逆电化学差转运药物。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不需要能量,不能逆电化学差转运,所以实际上是一种被动转运。易化扩散可加快药物的转运速率。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 1-C2)面积通透系数厚度此外,血流量的改变也可以影响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差,血流量丰富,流速快时,不含药物的血液能迅速取代含有较高浓度药物的血液,从而得意维持很大的浓度差,使药物跨膜速率增高,扩血管药物吸收快,缩血管药物吸收慢

5、,便是因为它们改变了用药部位的血液流量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药物只有经过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有些药物只要求产生局部作用,则不必吸收。(一)口服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为给药方便,且大多数药物能成分吸收。胃肠道的广泛吸收面、内容物的拌和作用以及小肠内适中的酸碱性(pH5-8)对药物解离影响小等因素均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

6、的量很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关消除。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关效应(first-pass effect)。舌下给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关消除,直肠给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胃肠道外给药时,在到达作用部位或靶器官前,可在肺内排泄或代谢一部分药物,这也是一种首关消除,肺也因而成为一首关消除器官。(二)吸入:由于肺泡表面积很大,肺血流量丰富,因此,只要具有一定溶解度的气态药物即能经肺迅速吸收。(三)局部给药:局部用药的目的是在皮肤、眼、咽喉等部位产生局部作用。(

7、四)舌下给药:舌下给药可避免口服被肝脏迅速代谢,如硝酸甘油口服被胃肠道吸收后通过肝脏时被代谢失活达 90%,只有少数药物能到达全身循环。舌下给药,由血流丰富的颊粘膜吸收,可直接进入全身循环。(五)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避开了吸收屏障而直接入血,故发挥作用快。但因其以很高的浓度、极快的速度到达靶器官,故也最危险。二、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的脂溶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与血浆蛋白和组织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 pKa和

8、局部的pH值、药物载体的数量和功能状态、特殊组织膜的屏障作用等。(一)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的结合而形成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bound drug),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free drug)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的百分数的结合率达到平衡。弱酸性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除了可与白蛋白结合外,还常与脂蛋白及 1-酸性蛋白结合。药物和蛋白的上式表明决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因素为解离型药物浓度、血浆蛋白量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即解离常数 KD值的大小。结合型药物 DP不能跨膜转运,因此成为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但因为结合是可逆的,当血浆中游离型的

9、药物浓度随着分布、消除而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释放出游离型药物。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转运速度以及作用强度和消除速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很低,因此,同时应用两个结合于同一位点上的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高的药物,就可发生竞争性置换的相互作用。如抗凝血药华法林 99%与血浆蛋白结合,当与保泰松合用时,结合型的华法林被置换出来,使血浆内游离药物浓度明显提高,抗凝作用明显增强,可造成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二)器官血流量药物由血液向器官组织的分布速度主要决定于该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和膜的通透性,如肝、肾、脑等血流丰富的器官药物分布较快,尤其是在分布的早期,随后还可进行再分

10、布(redistribution)(三)组织细胞结合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是由于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成分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这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使药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钙沉积于骨骼。多数情况下,药物与组织的结合是药物在体内的一种贮存方式,如硫喷妥钠再分布到脂肪组织。因此,脂肪组织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存库。(四)体液的 pH值和药物的解离度细胞内液 pH值为 7.0,细胞外液为 7.4。升高血液 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降低血液 pH值则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五)体内屏障1. 血脑屏障(blood-brain

11、barrier) 此屏障能阻碍许多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通过,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2. 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事实上,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并无屏障作用,因为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的毛细血管无明显差别,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穿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3. 血眼屏障(blood-eye barrier)吸收入血的药物在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织的浓度远低于血液,此现象是由血眼屏障所致,故作用于眼的药物多以局部应用为好。与血脑屏障类似,脂溶性或小分子药物比水溶性或大分子药物容易通过血眼屏障。三、代谢(一)药物代谢的

12、作用药物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体内后,机体要动员各种机制使药物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即药物的转化(transformation)或称生物转化又称药物代谢2(metabolism),从体内消除,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二)药物代谢部位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三)药物代谢步骤药物代谢通常涉及 I相反应和 II相反应。I 相反应通过引入或脱去功能基团使原形药物生成极性增高的代谢产物。若 I相反应产物具有足够的极性,则易被肾脏排泄。但许多 I相反应产物并不被迅速排泄,而是进入 II相反应。在 I相反应过程,内源性物质葡萄胎醛酸、硫酸、醋酸、甘氨酸等与 I相反应产物形成新的功能基团结合,生成具有高度

13、极性的化合物后经尿排泄。(四)细胞色素 P450单氧化酶体系CYP450参与药物代谢的总反应式可用下式表达:DH+NADPH+H+O2 DOH+H2O+NADP+(五)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利福平、乙醇、卡马西平可诱导。苯巴比妥、苯妥英自身诱导。四、排泄排泄(excretion)是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转运过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泄,其次经粪排泄。挥发性药物主要经肺随呼气体排泄。药物的汁液和乳汁排泄也是药物的排泄途径。(一)肾脏排泄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方式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是对已经进入尿内药物的回收再利用过程。1. 肾小球滤过 未结合的游离

14、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可经过肾小球滤过。滤过速度取决于药物分子量和血浆内药物浓度。血浆蛋白结合可延缓滤过速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药物滤过读有密切关系。2. 肾小管分泌 近曲小管细胞能以主动方式将药物自血浆分泌入肾小管内。除了特异性转运机制分泌葡萄糖、氨基酸外,肾小管细胞具有两种非特异性转运机制分别分泌阴离子(酸性药物离子)和阳离子(碱性药物离子) 。3. 肾小管重吸收 肾脏主要在远曲小管以被动扩散的方式对肾小管药物进行重吸收。(二)消化道排泄药物可通过胃肠道壁脂质膜自血浆内以被动扩散方式排入胃肠腔内,位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 P-糖蛋白也可直接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从血液内分泌排泄入肠道。(三)其他途径

15、的排泄药物也可经过、汗液、唾液和泪液排泄。还有乳汁、皮肤、头发。第三节 房室模型房室概念是将机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房室,这是一个假设空间,它的划分与解剖学部位或生理学功能武官,只要机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视为同一室。因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可进、出房室,故称为开放性房室系统。通常有两种开放性模型:即开放性一室模型和开放性二室模型。如果给药后,体内药物瞬时在各部位达到平衡,即血液浓度和全身各组织器官部位浓度迅速达到平衡,可看成一室模型。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在某些部位的浓度可以和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平衡,而在另外一些部位中的转运有一延后的、但彼此近似的速率过程,迅

16、速和血液浓度达到平衡的部位被归并为中央室,随后达到平衡的部位被归并为周边室,称二室模型。反映二室模型动力学过程的数学公式是:C t=Ae-t+Be-tCt为 t时学药物浓度, 为分布相的速率常数,称分布速率常数,为消除相的速率常数,称消除速率常数,分别反映体内药物分布和消除的速度。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一、一级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时曲线在坐标图上呈曲线,在半对数坐标图上则为直

17、线,呈指数衰减,故一级动力学过程也称线性动力学过程(linear kinetics)。dC/dt=-keC积分后 C t=C0e-ketlgCt=-ket/2.303+lgC0二、零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的药物量不便。因在半对数坐标图上的药-时曲线的下降部分呈曲线,故又称为非线性动力学。通常是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能力达到饱和所致。dC/dt=-k0 积分后,C t=-k0t+C0 表明,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一些药物在体内可表现为混合消除动力学,即在

18、低浓度或低剂量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达到一定高浓度或高剂量时,因消除能力饱和,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再改变,按零级动力学消除,如苯妥英、乙醇等。混合消除动力学过程可用米-曼方程表示:dC VmaxCdt Km+C上式中的 Vmax为最大消除速率; Km为米氏常数,是在 50%最大消除速率常数时的药物浓度;C 为药物浓度。当 KmC 时,即体内药物消除能力远大于药物量时,C 可以忽略不计,成为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当 C Km时,即体内药物量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则 Km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体内药物消除的能力达到饱和,机体在以最大能力消除药物,即为零级消除动力学过程。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

19、间关系一、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二、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 ss)药物在剂量和给药时间间隔时间不变时,经 4-5半衰期可分别达到稳态浓度的 94%和 97%。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到达,而只能改变体内药物总量(即提高稳态浓度水平)或峰、谷浓度

20、差。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 life, t 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的 t1/2计算:t 1/2=0.693/ke可见,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药物,t 1/2是一个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的影响,仅取决于 ke值大小, ( ke为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消除速率常数) 。如将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做图,可得一下行直线,即指数衰减曲线。一般来说,t 1/2长,给药时间间隔长;t 1/2短,给药时间间隔短。通常给药时间间隔约为一个 t1/2。t 1/2过短的药物,若其毒性小,可加大剂量并使给药间隔时

21、间长于,这样,既可避免给药过频,又可在两次给药间隔内仍保持较高血药浓度,若毒性大,治疗指数小,则可采用静脉滴注。经过 5个,体内药物消除约 97%,也就是说,约经过 5个半衰期,药物可从体内基本消除。按固定剂量、固定间隔时间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约经过 4-5个半衰期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故根据可 t1/2以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和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所需要的时间。按照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 t1/2计算:C t=-k0t+C0 当 Ct =0.5C0时的 t即为 t1/2,则 t1/2=0.5C0/k0,结果表明,零级动力学的血浆消除半衰期和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即给药剂量约大,

22、t 1/2越长。二、清除率3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因为它是体内肝脏、肾脏和其他所有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综合,故实际上是总体清除率(total body clearance),又因为它是根据血浆药物浓度计算的,也称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清除率以单位时间的容积(ml/min 或 L/h)表示。清除率的计算公式为:CL=A/AUC 0A为体内药物总量。在一级消除动力学时,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百分率的药物,因此清除率也是一个恒定值。但当体内药物清除能力达到饱和而按零级动力

23、学方式消除时,每单位时间内清除的药物量恒定不变,因而清除率是可变的。三、表观分布容积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Vd=A/C0A为体内药物总量,C 0为血浆和组织内药物达到平衡浓度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分布容积的主要意义是:根据药物的分布容积,可以计算产生期望药物所需要的给药剂量(如果药物 100%被利用,A 等于剂量)根据分布容积的大小,可根据药物的分布范围,例如药物的分布容积过大可能在特定组织或器官中蓄积。四、生物利用度经过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

24、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bioactivity),即:生物利用度=A/D100%A为体内药物总量,D 为用药剂量。除了以进入全身循环药物量的多少来表示生物利用度外,生物利用度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即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一般来说,应用不同剂型的药物后,在血内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先后反映了生物利用度的速度差异。静脉注射后全部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生物利用度等于 100%。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能小于 100%,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完全或到达全身血循环之前就有一部分在肠道内、肠壁细胞内、门静脉内或肝脏内被代谢。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通过比较药

25、物在体内的量来计算的。药物在体内的量是以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因静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 100%,因此,如果以血管外给药(如口服)的 AUC和静脉注射的 AUC进行比较,则可得该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 血管外给药 /AUC 静脉给药如对同一血管外给药途径的某一种药物制剂(如不同剂型、相同剂型但不同厂家)的 AUC与相同的标准制剂进行比较,则可得到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 受试制剂 /AUC 标准制剂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如果药品含有同一有效成分,而且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则它们在药学方面应该是等同的。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

26、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第七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一、维持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多采用多次间歇给药或是持续滴注,以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治疗浓度的范围。因此要计算药物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为了维持选定的稳态浓度或靶浓度,需要调整给药速度以使进入体内的药物速度等于体内消除药物的速度。这种关系可用公式表示:给药速度=CLC ss/F所谓给药速度,是给药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之比,也即单位时间的给药量。二、负荷量因维持给药通常需要 4-5个半衰期才能达到稳态治疗浓度,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均不能提前达到稳态,因此,如果病人急需达到稳态治疗浓度以迅速控制病情时,

27、可用负荷量(loading dose)给药法。负荷量是首次剂量加大,然后再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治疗浓度(即事先为病人设定的靶浓度)提前产生。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由于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格加以区别。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excitation),功能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

28、效应的。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specificity)。药物的作用还有选择性(selectivity),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能影响机体的一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并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即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异性的阻断 M-胆碱受体,但其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等都有影响。二、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也称为疗效(ther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病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根绝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为:1. 对因治疗(et

29、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如用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病菌。2.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不能根除病因,但对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确是必不可少的。三、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映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个固有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能够避免。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

30、1. 副反应(side reaction)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是药物本身的固有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2.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包括急性毒性反应和慢性毒性反应。3.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4. 停药反应(withdr

31、awal effect) 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5.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作为抗原后,经过接触 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6. 特异质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映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映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要预先敏化过程。第二节

32、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简称量-效关系)。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到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划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数表示者称为量反应(graded response),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其研究对象为单一的生物单位。以药物的剂量(整体动物实验)或浓度(体外实验)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可获得直方双曲线(rectangular hyperbol

33、a);如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对称 S型曲线,这就是通常所称量反应的量-效曲线。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或最低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即刚能引起最小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有效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4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 max) 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

34、也称效能(efficacy)。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of 50% of maximal effect,EC 50)是指能引起 50%最大效应的浓度。效价强度(potency) 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 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义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例如,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氢氯噻嗪的效价强度大于夫噻米,而后者的最大效应大于前者。药物的最大效应强值有较大实际意义,不区分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只讲某药较另药强若干倍是易被误解的。曲线中段斜率(slope)较陡的提示药效较剧烈,较平坦的则提示药效较温和。

35、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of all-or-none response)。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实验动物分组,以阳性反应百分率为纵坐标,以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也可得到与量反应相似的曲线。如果按照药物浓度或者剂量的区段出现阳性反应频率作图得到呈常态分布曲线。如果按照剂量增加累计阳性反应百分率作图,则可得到典型的 S型量效曲线。在这一曲线中可以看出特定的为点为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36、dose,ED 50),即能引起 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如果效应为死亡,则成年为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 50)。通常将药物的 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如某药的 ED和 LD两条曲线的首尾有重叠,即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次,有人用 1%致死量(LD 1)与 99%(ED99)有效量来的比值或 5%致死量(LD 5)与 95%致死量(ED 95)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

37、性。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作用的。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来自于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集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在此重点介绍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一、受体研究的由来阿托品和毛果云香碱对猫唾液分泌具有拮抗作用这一现象,提出在神经末梢或腺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能与药物结合的物质。1905 年他在观察烟碱与箭毒对骨骼肌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时,认为二药既不影响神经传导,也不是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而是作用于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某种物质,并将这种物质称为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1908 年,Ehrlich 首先提出受体概念,指

38、出药物笔削与受体进行可逆性或非可逆性结合,方可产生作用。二、受体的概念和特性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也称第一信使。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均有相应的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autacoid)等。配体与受体大分子中的一小部分结合,该部位叫做结合位点或受点(binding site)。受体具有如下特性:灵敏性(sensitivity),受体只需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特异性(specifici

39、ty),引起某一类型受体兴奋的配体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但不同光学异构体的反应可以完全不同。同一类型的激动药与同一类型的受体结合时产生的效应类似;饱和性(saturability),受体数目有一定的,因此配体与受体结合的剂量反应曲线具有饱和性,作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竞争抑制现象;可逆性(reversibility)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配体与受体复合物可以解离,解离后可得到原来的配体而非代谢物;受体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同一受体可广泛分布到不同的细胞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受体多样性是受体亚型分类的基础,受体受生理、病理及药理因素调节,经常处于动态百年化之中。三

40、、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一)经典的受体学说 占领学说 (occupation theory),该学说认为: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后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当受体全部被占领时出现最大效应。后来占领学说修正为: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仅需要亲和力(affinity),而且还需要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才能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所谓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只有亲和力而没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虽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效应。(二)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效应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

41、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 类。(一)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full agonist)和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前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 1 ),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如吗啡为完全激动药,而喷他佐辛则为部分激动药。(二)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0)的药物。他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

42、ve antagonist)和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集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可用拮抗参数(PA 2)表示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强度,其含义为: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 2倍浓度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所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为 PA2。PA 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PA 2还可用以判断激动药的性质,如两种激动药被同一拮抗药所拮抗,且二者PA2相近,则说明此二激动药是作用于同一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

43、药合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占领学说强调受体必须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强度与药物所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方可产生最大效应。但一些活性高的药物只需要与一部分受体结合就能发挥最大效能,在产生最大效能时,常有 95%-99%受体未被占领,剩余的未结合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spare receptor),拮抗药必须完全占领储备受体后,才能发挥其拮抗效应。二态模型学说可以解释结构类似的药物对于同一受体,有的是激动药,有的是拮抗药,还有的部分激动药。受体蛋白有

44、两种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活动状态(active,R a)与静息状态(inactive,R i)。静息时(没有激动药存在时)平衡趋向 Ri。平衡方向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药物对 Ra及 Ri的亲和力的大小。如激动药对的 Ra亲和力大于对 Ri的亲和力,可使平衡趋向 Ra并同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一个完全激动药对 Ra有充分的选择性,在有足够药量时,可以使受体构型完全转为 Ra。部分激动药对 Ra的亲和力仅比对 Ri的亲和力大 50%左右,即便是有足够的药量也只能产生较小的效应。拮抗药对 Ra及 Ri的亲和力相等,并不改变两种受体状态的平衡。另有些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对 Ri的亲和力大于 Ra,药物与受体

45、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效应,称为反向激动药(inverse agonists) 。五、受体类型( 一)G 蛋白耦联受体(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三)酪氨酸激酶受体(四)细胞内受体(五)其他酶类受体六、细胞内信号传导第一信使 是指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使物质。大多数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内,而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激活受体而引起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如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及膜上某些酶活性的改变,从而调节细胞功能。第二信使 (second messenger)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

46、其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效应。1. 环磷腺苷(cAMP) cAMP 是 ATP经 AC作用的产物。2. 环磷鸟苷(cGMP) cGMP 是 GTP经 GC作用的产物。3. 肌醇磷脂(phosphatidylinositol)4. 钙离子第三信使 是指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包括生长因子、转化因子等。七、受体的调节受体虽是遗传获得的固有蛋白,但并不上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及效应力经常受到各种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受体脱敏 (receptor desensitization)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下降的现象。如仅对一种类型

47、的受体激动药5的反应性下降,而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性不变,则称之为激动药特异性脱敏(agonist-specific desensitization);若组织或细胞对一种类型激动药脱敏,对其他类型激动药也不敏感,则称激动药非特异性脱敏(agonist-nonspecific desensitization ),前者可能与受体磷酸化或受体内移有关;后者则可能是由于所有受影响的受体有一个共同的反馈调节机制,也可能受到调节的是它们信号传导通路上的某个共同环节。受体增敏 (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 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

48、而造成。如长期应用 -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时,突然停药可致“反跳”现象,这是由于-受体的敏感性增高所致。若受体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则分别称之为下调(down-regulation)和上调(up-regulation)。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引起不同个体或是多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发生变易,导致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不同,表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pharmacokinetic varation);或是虽然药物浓度相同,但反应性不同,表现为要学效应动力学差异(pharmacodynamic variation)。这两方

49、面的变异,均能导致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第一节 药物因素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二、药物相互作用第二节 机体因素一、年龄年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生儿和老年人体内药物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不全,大部分药物在新生儿和老年人中都会有更强烈、持久的作用;药物效应靶点的敏感性发生改变;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因素(如心血管反射减弱)和病理因素(如体温过低) ;机体组成发生变化。在老年人中,脂肪在机体所占比例增大,导致药物分布容积发生相应的改变;老年人常需服用更多的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征-肝脏的结合代谢能力低下导致药物在组织中蓄积而产生很高的药物浓度所致。老年人药物作用靶点的敏感性升高或降低引起反应性发生相应改变,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老年人中更易引起精神错乱。二、性别三、遗传因素基因是决定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受体活性及功能白殴打的结构基础,是药物代谢与反应的决定因素,其突变可引起所编码的药物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