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 extracerebral cavernous hemangiomas),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影像科 何银,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是Luschka在1853年从一位自杀的病人脑内发现并首先描述的;发病率仅次于动静脉畸形,占血管畸形的5%-13%;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于脑外硬膜血管系统或是微动脉的扩张,由许多薄壁血窦状腔隙组成,其间隔由纤维组织构成,缺乏弹性,容易破裂。,分型,脑内型(intracerebral)I型脑外型(extracerebral)II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又
2、名硬脑膜型海绵状血管瘤,以中颅窝鞍旁区多发(有学者认为82%的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累及鞍旁);少部分发生于大脑凸面的硬脑膜和小脑幕及颅骨等,但通常不累及脑膜血管。,海绵窦解剖,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两层硬膜之间较宽大而不规则的腔隙,其中有许多纤维小梁,把窦腔分成多个相互交通的小腔隙。窦内和窦旁有许多重要神经、血管通过:窦内-颈内动脉、展神经 窦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病理,病理:实质是畸形血管团,起源于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大体标本呈紫红色圆形或分叶状血管团,边界清楚、无包膜,切面上呈海绵状。镜下:大量排列紧密、高度
3、扩张的血管腔构成,血管腔壁薄,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少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异常血管间为疏松结缔组织,血管间无脑组织成分。,病理,a:紫红色或紫色,与脑组织无粘连;肿瘤可见明显搏动,质软,张力高;镜下肿瘤由大量扩张的薄壁血管构成,血管腔内充满血液,无血栓及钙化,血管之间缺乏肿瘤间质成分,极易大量出血,手术切除困难;b:无明显搏动,镜下肿瘤亦由大量血管构成,但血管壁厚,肿瘤间质成分较多,内有较多弹力纤维,手术能全切且预后相对较好。,分型,(根据血管瘤表面形态和有无纤维假包膜)海绵状型(A型):完整假包膜,血管瘤表面光滑,触之囊性感;桑葚状型(B型):假包膜不完整或缺如,外观结节状,触之实质感;混
4、合型(C型)组织学特点也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切除的程度。,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1:5初期症状隐匿,进展缓慢,后期根据其发生部位和大小而异随着病变的增大,出现海绵窦综合征,包括对、1、2、颅神经压迫而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症状多为单侧视物模糊、眶后疼痛、复视、面部麻木、头痛和眼外肌运动障碍;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双侧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球固定,有时可出现三叉神经痛。第(65%)和第颅神经的麻痹比较常见。,影像学评估,协助诊断,充分了解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形状,与颅神经、颈内动脉及毗邻结构的关系,以此确定治疗方案。,CT,边界清楚等或略高密度肿块,显著增强,周边骨质正常或有吸收现
5、象往往与脑膜瘤或神经鞘瘤难以鉴别,F/64y,左侧V2、V3症状史5年,MRI,发生于海绵窦壁上或从鞍内向侧方生长哑铃形或葫芦形;蝶骨小翼圆形;海绵窦内索条状、梭形或椭圆形。,MRI,T1WI:较均匀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时见有间隔;增强:明显强化肿瘤间质、胶原纤维含量,F/17y,无诱因反复头痛、头晕3月余,MRI,F/65y,间歇性头痛,复视,左侧眼睑下垂,M/50y,头晕,间歇性剧烈头痛,轻度复视,DSA,常无典型的供瘤动脉和引流静脉,在静脉相或窦相可见病灶部分染色,因此,晚期静脉相有密集的静脉池和局部病灶染色是此病的两大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术前易被误诊,误诊率高达66.7%-87.5%。诊断:中年、尤其女性、中颅窝、海绵窦占位、影像为富含血管的血管瘤,应高度怀疑;鉴别诊断: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瘤,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垂体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