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头痛.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30465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知识头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医知识头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医知识头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医知识头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医知识头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头 痛,【概 述】,一、定义: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二、讨论范围:,主要是内科疾病范围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如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真头痛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特殊重症。,三、源 流,1、名称及分类:素问风论篇“脑风”、“首风”之名 伤寒论六经条文中明确提出头痛的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而太阴,少阴则无。 东垣十书则将头痛分为内伤头痛和外感头痛,认为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属外感;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属内伤。,2、病因病机:内经把头痛之因责于外来

2、之邪感受风寒;上食下虚;六经病变皆可引起头痛。 东垣十书外感伤寒、湿热,内伤 气血亏虚。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 普济方头痛附论曰:“若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 ”。,3、治疗:祛邪通络:伤寒论有吴茱萸汤;丹溪心法头痛有可吐者,可下者;东垣十书有补益气血法、祛风散寒法、清热利湿法;内经 多处论述针灸治疗。,四、证候特征:,头部的疼痛为主症,可发生在全头部,也仅为前额或其他某一部分;性质:可为刺痛、跳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起病形式:可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可反复发作,或时发时止;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病因病机】,病因:外感头痛感受风

3、、寒、湿、热等外邪,而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 因于肝者:情志所伤 、火盛伤阴 ;因于肾者:禀赋不足,房劳伤肾 ;因于脾者:饥饱劳倦、病后产后体虚 、饮食不节,嗜酒肥甘 。外伤跌仆,久病入络。,病机:,风邪外袭,上犯巅顶,挟寒,挟热,挟湿,气血凝滞,络道被阻,风热上炎,侵扰清空,湿蒙清空,清阳不展,脑络拘急,不通则痛,外感头痛,情志所伤,郁而化火,上扰清空,火盛伤阴肾水不足,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禀赋不足房劳伤肾,脑髓空虚,肾精久亏,饥饱劳倦病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脑髓失养脑络失荣,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水不涵木,不通则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脑髓失养,内

4、伤头痛,外伤跌仆,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头痛,病位:头部涉及脏腑:肝、肾、脾基本病机:脑络不通,脑髓失养病理性质:实、虚、虚实夹杂病理转归:初病多失,病久、失治转虚;或成虚实夹杂证,【类证鉴别】,1、头痛与眩晕鉴别: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脑,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以头晕眼花为主,兼有头痛者,以虚证为主眩晕。以头痛甚而兼有眩晕者,以实证多见头痛。,2、头痛与真头痛鉴别:头痛与真头痛都有头痛表现。头痛以头痛为主,程度轻到中度。真头痛突发性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有喷射性呕吐,颈项僵直,或偏瘫、抽搐、肢厥。,【鉴别诊断】,头痛病因复杂,可有颅内外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性疾病或精

5、神因素所致。反复发作的持续性、进行性头痛,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应作相应检查,明确诊断。,1、颅脑疾病: 脑血管疾病突发性头痛,伴有定位体征见于出血、梗死,伴有脑膜刺激征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感染急性头痛伴发热、脑膜刺激征。 颅内占位慢性进行性头痛,伴有定位体征,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偏头痛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的搏动性头痛,有视觉先兆、恶心呕吐、畏光等,紧张性头痛慢性头痛,枕顶部或额颞部持续性顿痛,瘀压迫感、沉重感。 颅脑损伤有明确的外伤史,有颅内高压征。2、颅外病变: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分布区域突发的电击样、刀割样剧痛,为时短暂,多为单侧。,头面部器官引起的头痛青光眼、鼻窦炎、牙

6、疾病等3、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间歇性或持续性全头痛。全身 感染性疾病、中毒、低血糖、尿毒症等。4、精神性疾病:: 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等头部顿痛、或胀痛,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起病急,痛势剧,多表现为摯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起病缓,痛势轻,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 ,痛势悠悠,遇劳加剧。,2、辨清脏腑:,在肝头胀痛,烦躁易怒,目赤胁痛,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在脾头隐痛,遇劳加剧,伴有神疲乏力,纳差,腹胀大便不调等脾虚症状。在肾头空痛,伴有耳鸣,腰痠膝软,神倦,遗精等。,3、辨头痛部位:,从经络划分: 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

7、部下连于项; 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 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从病因与部位关系看: 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全头痛; 肝阳上亢痛在枕、项部; 肝火上炎痛在两侧颞部; 寒邪凝滞痛在颠顶部。,4、辨头痛性质:,外感头痛 风寒摯痛; 风热灼痛、胀痛、跳痛; 风湿重痛。,内伤头痛: 瘀血头痛多见于刺痛、饨痛、固定痛,或有头部外伤及久痛不愈史; 痰浊头痛重痛如裹,伴见恶心呕吐; 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隐痛绵绵,空痛; 肝阳上亢胀痛。,二、治疗原则:,外感头痛多属实证治宜祛风散邪为主 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治宜补虚为主。亦有虚中夹实者当权衡主次,随证治之(兼

8、以平肝、化痰、通瘀)。辨证为主,结合辨病,引经选药,对症定痛 。,引经止痛药: 太阳经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经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经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经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常用对症止痛药: 川芎行气活血,疏通脑络,为一切头痛之要药。 葛根、白芷调节血管功能,亦为止痛要药。 全蝎、蜈蚣、地鳖虫 通络开闭,解痉止痛,用于高血压头痛、偏头痛。 细辛、蔓荆子、白芷、藁本祛风通络止痛。,三、证治分类:,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证候:头痛时作 ,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舌脉:苔薄白,脉浮。证候分析:病机:风寒外袭,清阳被遏 。,治法:疏散风寒 。方药:川

9、芎茶调散加减。方歌: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方解:方中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等辛温药有疏风散寒、止痛作用。其中川芎可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目,为临床治外感头痛之要药。 加减:若寒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治当温散厥阴寒邪,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大枣加半夏、藁本、川芎之类,以温散降逆 。,外感头痛 2风热头痛,证候: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浮数。证候分析:病机:风热中络,上扰清窍。,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方歌:芎芷

10、石膏汤藁本,羌活菊花共煎服。方解:本方以川芎、白芷、菊花、石膏为主药,以疏风清热,羌活、藁本偏于辛温,热盛者不宜,则可改用黄芩、薄荷、山栀以辛凉清解。,加减:若热甚伤津,证见舌红少,则可加知母、石斛、天花粉等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可合用黄连上清丸苦寒降火,通腑泄热。,外感头痛 3风湿头痛,证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舌脉:苔白腻,脉濡。证候分析:病机:风湿外感,上犯巅顶,湿遏清空。,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 。方歌:羌活胜湿独活芎,甘蔓藁本与防风, 湿气在表头身重,发汗升散有异功。,方解:方中用羌活、独活、川芎、防风、蔓荆子、藁

11、本等辛温药重在祛风以胜湿,为治风湿外感头痛之主药。,加减: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溏,可加苍术、厚朴、陈皮、枳壳等以燥湿宽中。若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若头痛发生于夏季暑湿内侵,症见身热汗少,或身热微畏寒,汗出不畅,口渴胸闷,干呕不食,治宜清暑化湿,用黄连香薷饮加霍香、佩兰、荷叶、竹茹、知母等。,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证候: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舌脉: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病机:肝阳偏亢, 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栀芩牛膝夜交苓, 杜仲益母桑寄生,平肝潜阳熄风灵。,方解:方中天麻、钩藤、石决

12、明平肝潜阳;黄苓、山栀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加减:可加入牡牡蛎、龙骨加强重镇潜阳之功。如肝肾阴虚,症见头痛朝轻暮重,或遇劳加剧,脉弦细,舌质红等,上方可酌加生地、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早莲草、石斛等滋养肝肾之药。若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红,便秘尿赤、苔黄、脉弦数,肝火偏旺者,治宜清肝泄火,上方可加郁金、龙胆草、夏枯草等。,内伤头痛2肾虚头痛:,证候: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无力。证候分析:病机:肾虚不荣, 脑髓空虚。,治法:养阴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方歌:大补元煎参药地,杜仲归身与枸杞, 更加

13、萸肉炙甘草,养阴补肾 服之宜。,方解:方中熟地、茱萸、山药、枸杞滋补肝肾之阴;人参、当归气血双补;杜仲益肾强腰 。,加减:如病情好转;亦可常服杞菊地黄丸补肾阴,潜肝阳以巩固疗效。若头痛而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证属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温补肾阳,填补精血。若兼有外感寒邪,侵犯少阴经脉,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内伤头痛3 血虚头痛,证候: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候分析:病机:血分不足,脑髓失养,虚火上逆 。,治法:养血滋阴,通络止痛。 方药:用加味四物汤为主方 。方歌:加味四物芍地芎,归草芩蔓菊花同。方解:方中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养血调血

14、;菊花、蔓荆子平肝祛风清头目。,加减:若血虚导致气虚,症见神疲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等,可加黄芪、党参、细辛。若因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血虚阴虚并见,出现耳鸣、虚烦、少寐、头晕明显则可见首乌、枸杞、黄精、枣仁等或参照眩晕论治。,内伤头痛4痰浊头痛:,证候: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舌脉: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证候分析:病机:痰浊中阻, 上蒙清窍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方歌:二陈汤用夏和陈,甘草茯苓治痰饮, 天麻白术二陈和,化痰熄风治眩晕。,方解:方中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健脾化痰、降逆;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

15、。 加减:可加入厚朴、白蒺藜、蔓荆子等药。若痰浊郁久化热,症见口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上方可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等行气清热燥湿。,内伤头痛5瘀血头痛:,证候: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脉: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证候分析:病机:瘀血内停, 脑络不畅,治法: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方歌:通窍活血川芎姜,桃红葱枣及麝香, 加入黄酒通脉络,气滞血瘀头痛良。,方解:本方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麝香、生姜、葱白温通脉络。 可酌加郁金、菖蒲、细辛、白芷以理气宣窍,温经止痛。,加减:头痛甚者,可加虫类搜逐之品,如全蝎、蜈蚣、地鳖

16、虫等。如久病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当归。如头痛缓解,但有头晕健忘、不寐、多梦等症状,上方可去麝香,加何首乌、枸杞熟地、菖蒲、枣仁、天麻等养心安神,益肾平肝。,四、其他疗法:,针灸:穴位帖敷:按摩:,【转归预后】,外感头痛病程短,易治,预后好。内伤头痛病程长,反复不愈,治疗较难治,预后较差。肝阳上亢之头痛失治或治不及时,可发展为中风。,【转诊原则】,病因不明,须作CT、MR等进一步检查者;突发头痛伴有定位体征、神经系统症状、或脑膜刺激征者;有进行性头痛伴恶心呕吐,颅内高压表现者;头痛发热伴脑膜刺激征或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抽搐者;治疗效果不良者转诊,【结 语】,头痛的原因虽属多端,但临床上辨证的关键,首先分清外感,内伤,辨别虚实。外感头痛,为时短暂,多由风邪为主。但必须根据其挟寒、挟热、挟湿而随证治疗。内伤头痛,为时较久,临床所见,有虚有实,或虚中挟实,错综复杂。,如肾虚和气血亏虚而致的头痛为虚证;痰浊和瘀血而致的头痛为实证;肝阳上亢而致的头痛多为本虚标实。,由于病情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必须分清标本主次,找其所属主因,结合整体病理机转,进行治疗,切勿采用头痛医头,仅重视止痛药物,是不符合辨证的。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