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外).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06187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放飞梦想 扬帆起航 乘风破浪 势不可挡 勇往直前 创造辉煌 二班最棒 二班最棒第 4 页 共 4 页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诵读鉴赏专题(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鉴赏】1、构思精巧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既造成了空间转换之感,又点明了行船速度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记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2、世人皆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

2、佛河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说一下“影入平芜江水流”中“入” “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5、 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

3、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练习】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及穿搭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鉴赏】诗歌背景: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3“寻常” “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

5、么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 盛世的无限怀念。4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5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放飞梦想 扬帆起航 乘风破浪 势不可挡 勇往直前 创造辉煌 二班最棒 二班最棒第 4 页 共 4 页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

6、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6 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7“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鉴赏】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全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

7、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1这首诗写了_ 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等词语可以看出。 (3 分)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5 分)1 写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2 此诗“以小见大”的地方在哪里? 答: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 3 谈谈该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主旨。 答:此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4 该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语

8、言特点是什么?怎么说? 答:语言朴实无华,又寓巧于朴,余意深长。 第二句,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笫四句“应傍战场开 ”,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鉴赏】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诗歌

9、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诗人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对偶 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

10、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3.诗中“沙似雪” 、 “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4.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练习】1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 (2 分)2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放飞梦想 扬帆起航 乘风破浪 势不可挡 勇往直前 创造辉煌 二班最棒 二班最棒第 4 页 共 4 页(五)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

11、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思想内容】赞秋颂秋。【名句赏析】描绘了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晴空万里,排云而上的白鹤,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艺术手法】一二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季, 往往是草木凋零、肃杀冷清、萧条,令人伤感凄凉的。而诗人却认为秋日比春天更为美好,诗乐观明快的风格已定。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 “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

12、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排” , 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 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 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 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筲”的情景。

13、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溧浮,那凌云的白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3.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坚强不屈的化身,抒发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 4.“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仕么?因秋景爽朗明快优美,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和激情,能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从中看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5.从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与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阅读。 两词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 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豪放、热情;而马致远却抒发了凄愁。 在表现手法上, 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夫净沙秋思却是借景抒情。 6.本词

14、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乐观的情怀。(六)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赏析】译文:你问我何时还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再说起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秋思深重, “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像。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

15、个是“动态” ,一个是语态“却话” 。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3.“秋”字作用: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4.“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5.“巴山夜雨”两次出现的作用。放飞梦想 扬帆起航 乘风破浪 势不可挡 勇往直前 创造辉煌 二班最棒 二班最棒第 4 页 共 4 页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愁苦的感受;第二

16、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亲念旧,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友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鉴赏关键点】自然而巧妙(诗歌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结合起来)杀敌报国、豪迈雄壮(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之荡气回肠)壮志难酬,苍凉悲怆(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 “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一语双关) 。【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名句赏析】1.僵卧孤

17、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练习】1.本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睡梦中自己身戎装,骑着战马,跨

18、过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 3.作者“僵卧孤村” ,为件么“不自哀”? 因为“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虽年老体衰,但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 “尚”是“还”的意思,笫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下的生活状况,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表现 出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八)潼关 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鉴赏】由诗入境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平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练习】1.用语言文字描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的画面。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现,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写的是作者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3.谭嗣同潼关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