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1155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古代朴素辩证法: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又 称 对 立 面 的 统 一 和 斗

2、争 的 规 律 。 它 揭 示 了 客 观 存在 ( 自 然 界 、 人 类 社 会 和 人 类 思 维 等 ) 具 有 的 特 点 , 都 包 含 着 内 在 的 矛 盾 性 , 都 是 矛 盾的 统 一 体 .事 物 内 部 矛 盾 是 事 物 发 展 变 化 的 源 泉 、 动 力 , 推 动 事 物 发 展 。 )、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 量 互 变 规 律 揭 示 了 事 物 因 矛 盾 引 起 的 发 展 过 程 和 状 态 、 发 展 变 化 形 式 上 具 有 的 特点 , 从 量 变 开 始 , 质 变 是 量 变 的 终 结 。 揭 示 了 矛 盾 运 动 过 程

3、 具 有 的 特 点 , 它 告 诉 人 们 , 矛 盾 运 动 是 生 命 力 的 表 现 , 其 特 点 是 自我 否 定 、 向 对 立 面 转 化 。 因 此 否 定 之 否 定 规 律 构 成 了 辩 证 运 动 的 实 质 。 在 肯 定 否 定规 律 中 重 点 就 是 否 定 之 否 定 规 律 。 2、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

4、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则相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第四,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的根源。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

5、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也有较大差别。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每个国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马克思

6、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最佳答案唯物史观包括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提出的,但不完全等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还包括社会构成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

7、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从而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群众夺取胜利。 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不朽著作就曾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8、、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总是不懈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它为无产阶级的阶级目标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丝毫没有自己的一己私利。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

9、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的起源: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

10、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2.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3.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

11、接产物。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意识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意识是特殊的物质 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2.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3.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 。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

12、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客 观 规 律 性 的 含 义客 观 规 律 : 是 指 不 以 人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的 客 观 世 界 的 规 则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13、哲学 中 的 含 义 : 客 观 规 律 性 是 事 物 内 部 所 固 有 的 、 本 质 的 、 稳 定 的 联 系 , 它 的 存 在 和 作 用不 以 人 的 主 观 意 志 为 转 移 。 客 观 规 律 存 在 有 多 种 定 义 , 但 基 本 的 有 3种 1.世 界 本 身 固 有 的 , 世 界 上 一 起 物 质 都 遵 循 的 规 律 , 具 有 确 定 性 。 ( 属 于 唯 物 主 义 ) 2.世 界 向 我 们 主 观 表 现 出 来 的 , 世 界 发 展 过 程 中 呈 现 出 的 规 律 , 具 有 不 确 定 性 。 ( 属于 唯 心 主 义 ) 3.“绝

14、 对 精 神 ”的 内 在 规 律 通 过 世 界 外 化 。 ( 属 于 唯 心 主 义 )6.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

15、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 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第六,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