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学常用指标及疾病的分布,第二章,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目录,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常用指标的统计类型(一)率或真率 率或真率(rate or true rate)是指描述离散事件某变量在单位时间内的瞬时改变量,类似于速率的概念,有量纲(测量单位),反映事件发生的强度或密度。如发病密度(二)比例 比例(proportion)是指分子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如A/(A+B),常表达为百分数,无量纲,取值范围01。如累积发病率、患病率等,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三)比或相对比 比(ratio)或相对比是指分子不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因而明显区别于比例
2、,如A/B,它有量纲或无量纲(分子分母测量单位相同)。分子和分母本身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真率、比例或比。 如男女之比、 优势比、相对危险度等。,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定义: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有发病密度和累积发病率之分,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密度=一定观察期内新发病例数/观察人时数人时可为人年、人月等各种单位,根据研究疾病的特点而定。观察暴露人时的界限:发生结局时间、退出研究队列、由其他原因死亡均为观察终止。累积人年的计算: 1、固定的小随访人群,可测得每个观察对象处在观察队列中的
3、时间,则直接累加观察人时。方法较准确,但较费时。,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2、动态变化的大人群,可用近似法计算总的观察人时。年岁 1996.8 1997.8 1998.8 1999.8 2000.2 观察人年35- 9836 9847 9857 9843 9840 3446445- 12593 12568 12578 12566 12562 4400855- 7625 7636 7643 7623 7621 26714 合计 30054 30051 30078 30032 30023 105186 35岁组人年数=(9836+9847)/2+(9847+9857)/2+(9857+9843)
4、/2+(6/12)*(9843+9840)/2=34464,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3、寿命表法计算暴露人年 Lx= lx + 1/2(Nx Dx Wx)观察时间 年初人数 年内进入人数 年内发病人数 年内失访人数 暴露人年(第X年) (Ix) (Nx) (Dx) (Wx) (Lx) 1 2903 123 8 64 2928.5 2 2954 115 6 76 2970.5 3 2987 42 9 18 2994.5 4 3002 35 8 34 2998.5 5 2995 0 7 18 2982.5 合计 38 14874.5,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 新发病例数 暴露人口数 观察时间应用
5、 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病因因素, 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罹患率(attack rate)定义:测量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K的取值常为100%,1000,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定义: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患病率(prevalence)也称现患率定义: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K=100%,1000,10 000/万,100 000/10万,影响患病率的原因升高的主要因
6、素: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免于死亡,但未痊愈,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降低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死率增高;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蓄水池,流入,流出,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图2-1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关系,表2-1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较,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定义:指在某时间内被检人群中某病原体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率表示。,应用:较广泛
7、,特别是对那些隐性感染、病原携带者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常用。,死亡与生存频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应用:死亡率是反映一个人群总死亡水平的指标,用于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粗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一种未经调整的率 死亡专率 死亡率按不同特征,如年 龄,性别,职业,民族,种 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 计算,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死亡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定义: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者占该病患者的比例,表示某病患者因该病死
8、亡的危险性。 应用: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生存率(存活率),定义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 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生存率= 100% 开始随访的病例数,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散发 (sporadic)暴发 (outbreak)流行 (epidemic)大流行(pandemic),散发(sporadic)定义: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
9、,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确定散发时多与当地近三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散发常见于如下情况:病后免疫力持久的疾病,或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免疫水平的疾病常呈散发,如麻疹。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常以散发形式存在,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也可出现散发,如斑疹伤寒、炭疽等。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也以散发形式存在,如麻风。,暴发(outbreak)定义: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流行(epidemic)定义:是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
10、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流行出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具有共同的传播因素,大流行(pandemic)定义: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区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流行病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是描述性研究的核心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是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的依据,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三间分布综合描述,人群分布,年龄 性别 行为 职业,婚姻与家庭 行为生活方式 其它,年龄 一般来说,慢性病有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增加的趋势,急性传染病有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下降的趋势。,图2-2 我国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2
11、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图2-3 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主要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或不同年代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某时期传染病或潜伏期较短疾病的年龄分析。,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 ) 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称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发病情况。是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 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性 别
12、遗传特征 内分泌代谢 生理解剖特点 内在素质不同 致病因子暴露特点,影响疾病易感性,性别差异,比较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还可用性别比和死因构成表示。,职 业,职业中暴露于不同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职业性的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病分布的职业差异。,在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职业是劳动者所处的作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卫生文化水平、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等因素的综合指标。疾病的职业分布与作业环境致病因子暴露有关。职业相关致病因子的暴露及其作用与劳动条件、防护设施有关。不同职业人群疾病种类不同,防制重点各异。职业暴露时间及既往职业史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种族和民族,表2-4
13、美国2004-2008年不同种族癌症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SEER,2011),婚姻与家庭行为生活方式 常见的不良行为方式有:吸烟、饮酒、吸毒、 不良性行为、 静坐生活方式等。城市化、宗教信仰,地区分布,疾病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征反映出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致 病条件不同所造成的。 地区划分有两种方法:行政区划法 自然景观法,国家间及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在不同国家间的分布,图2-4 男性食管癌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GLOBOCAN,2010),图2-5 部分国家3574岁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1/10万)(美国心脏协会
14、,2002),疾病在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城乡分布,地区聚集性(endemic clustering),某地区发病及患病等疾病频率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提示该地区特定的致病因子对人群健康产生了影响。地方性(endemic):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发生,而不需自外地输入时称为地方性。,三类:统计地方性 自然地方性 自然疫源性,输入性疾病 又称外来性疾病,凡本国或本地区不存在或已消灭的传染病,从国外或其他地区传入时,称为输入性传染病。 如: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传入我国。,地方性疾病(endemic disease),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
15、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碘缺乏病。 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该地区的居民发病率高。其它地区居住的人群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一般是指持续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的疾病流行或疫情暴发,是疾病的特殊存在方式。 含义与暴发相近。,较大范围,较小范围,如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伤寒、痢疾和麻疹的暴发或流行。,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
16、seasonality),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季节性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严格的季节性 季节性升高,图2-6 四省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分布(1955年) (耿贯一,1996),周期性(cyclic variation,periodicity),定义:指疾病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有规律的起伏波动,每隔若干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的现象。,图2-8 1951-2007年浙江省麻疹发病率(徐旭卿,2009),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水痘、白喉等疾病。,影响疾病周期性及间隔时间的常见原因: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和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利于疾病的传播。传播机
17、制容易实现的疾病,当易感者积累到足够数量便可迅速传播。而疾病流行后,新的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特别是新生儿的增加,影响疾病周期间隔的时间,累积速度越快,间隔越短。,病后可形成稳固免疫的疾病,一度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时间越久,周期间隔越长。还取决于病原体变异及其变异的速度。,影响疾病周期性及间隔时间的常见原因:,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secular change),也称长期变异或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分布状态、流行强度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95-2005,改编,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18、的综合描述,人群,地区,时间,图2-9 2002年中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的地区、年龄分布(李立明等,2005),移民流行病学 (migrant epidemiology),定义:是探讨疾病病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探讨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常用于肿瘤、慢性病及某些遗传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的探讨。,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住国(地区)人群不同,而接近移居国(地区)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若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则移民人群与原住国(地区)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近似,而不同于移居国(地区)当地人群。,图2-10 原居住国人群和美国移民与美国白人胃癌死亡率比较(1/10万)(Lilienfeld,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