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316764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形象、语言、技巧、情感)古诗词中常见的十种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 举例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侠士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圣贤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书生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薄宦无奈、思乡心切的游子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行役天涯、怀亲念友的旅人 李白的赠汪伦矢志报国、慷慨用世的英雄 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献身边塞、征战沙场的战士 王翰的凉州词悲苦孤寂、美人迟暮的思妇 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

2、水悠悠。肠断白 洲”相思无极、爱恨缠绵的情人 柳永的雨霖铃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四步走”找析联明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也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合答。【答题模板】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或:分析形象具体分析情感总括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表达情感送别类 杨柳、长亭、 南浦、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寒

3、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晏几道蝶恋花)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2愁苦类 梧桐、芭蕉、流水、 猿猴、杜鹃、斜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抒怀类 菊花、梅花、松柏、 竹、冰雪、草

4、木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云安九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或托物抒发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 比翼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战争类 长城、楼兰、柳营、 请缨、羌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羌笛何须怨杨

5、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闲适类 五柳、东篱、三径、 菊花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 比翼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3战争类 长城、楼兰、柳营、 请缨、羌笛塞上长城空

6、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闲适类 五柳、东篱、三径、 菊花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意境特点 举例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萧疏凄寂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 晏殊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 秦观浣溪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 王维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1. 炼动词动词往往能使画面生动,画龙点睛,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 ,这句诗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

8、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2. 炼形容词形容词不仅能绘景摹形,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以上各句中的“绿” “红” “绿” “老” “肥”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

9、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4力和感染力。3. 炼叠音词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诗中用了“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写素手之细, “札札”写机杼之声, “盈盈”写银河之水, “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修辞手法 含义及作用 例句及分析比喻用一种事

10、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菩萨蛮中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

11、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词中用 “绿”和 “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以夸张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愁思。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对比对

12、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将此日发生兵变的危险境况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5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 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豁达的

13、胸怀、抱负。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中,九组名词组合,只见一片萧疏景象。用典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批评了当时主将的无能。比兴“比兴”的“比”就是指比喻的修辞手法, “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桑之未落

14、,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卫风氓)在这里,既有“比 ”,也有“兴”。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已逝的转变。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表达方式特征及分类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一树春风

15、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 杨柳枝词)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又如:“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

16、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常见的描写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 色 ”“态” 是视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声”是听觉角度;“ 味”是触觉角度。立足点的变化,有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的变化,有俯视、仰视,远景、近景等。点面结合。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而是写了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6灭。孤舟蓑

17、笠翁,独钓寒江雪” 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 “孤舟蓑笠翁” 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 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 山”“径 ”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18、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中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2)借物抒情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借

19、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指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表现手法 特征 例句及分析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

20、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约客中以“家家雨” “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 “暮钟” “漠漠” “冥冥”“浦树远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7衬托衬托分

21、正衬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李纲望江南)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诗歌的前两句写文帝求贤若渴,招贤纳士,赞美贾生才华;后两句笔锋一转,文帝“夜半虚前席” ,不问治国安民的策略,却问鬼神之事。笔含讽刺,感慨深沉。虚实结合虚与实

22、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所处的晚唐

23、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借古讽今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任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如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

24、流清气满乾坤。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结构技巧 含义及作用 例句及分析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8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5、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与“当年”相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卒章显志 指作者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 志或情怀。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和权贵抗争的心声。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

26、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幅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或对于现实的忧怨?重章叠句(唱)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 ,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却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片采用了

27、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从题材角度把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等。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标志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 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

28、、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二 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9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内

29、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标志标题中有“咏史 ”“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三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山水田

30、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 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31、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 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 常用的抒情方法: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 。衬悲情。四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爱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表伤离之

32、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痛。10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 送”“别”“ 赠”“ 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 舟”“ 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情感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4)想象 (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四 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内涵

33、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 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标志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 “咏某物 ”“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

34、喻 (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内容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1)比兴( 托物起兴) 。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

35、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标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 ”“别”“忆”“望夫”“妇叹 ”“闺怨”“幽恨” 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 ”“白发”“秋风 ”“夜雨”“寒月 ”“寒衣”“残梦”“泪如雨”“ 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 等。情感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3)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 ,后面才说她“ 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七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