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周超.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32803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周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周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周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周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周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莱西市中医医院针推康复科周超,“它没有药,但更有效” 有人说医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在我看,肌内效贴扎技术就是如此,它不是死死的贴上去,它是有感情,被贴者得的情绪、张力,和贴着的思绪、用力,以及贴布的形状、长短、拉力。都会影响到它的疗效,各方面搭配得好,它的奇效确实不输药。 -肌内效贴布法(运动篇),简文仁 亚洲物理治疗联盟理事长,肌内效贴最先在运动中的应用,在医疗、健身场也已起步运用中,三、肌内效贴和传统“白贴”的区别:,四、物理特性,肌内效贴的基本物理特性包括弹力、张力、应力、切力及粘着力等。弹力:为贴布被拉伸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力,即向心力;张力: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本身具有

2、的延展性,即离心力;,应力:软组织受到贴布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来自贴布的力量; 切力:为贴布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牵动皮肤皱褶走向; 粘着力:贴布的粘胶附着在皮肤上的力量。 贴布的伸缩能力:缩短5-10%,伸长130-150%。,五、肌内效贴的产品 颜色多种 材质不变,通过粘贴时的胶布的密度差牵动皮肤的走向,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而影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让筋膜系统能够有足够的通透性与流通,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六、贴布的生理效应,七、,锚 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尾 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 称尾端;延展方向 指锚固定后,

3、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回缩方向 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八、专业术语,九、拉力,水波纹宽度和正常相比的变化,一、自然拉力 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10%的拉力。一般来讲,淋巴贴布自然拉力为0-10%,肌肉贴布自然拉力为7-10%。初学者开始应用时,一般采用自然拉力。,二、中度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一般来讲,筋膜矫正10-20%,软组织支持20-30%,瘢痕塑形30%。,三、极限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的拉力。一般用于关节矫正。,根据贴扎目的及贴扎位置的解剖特点的不同,肌内效贴布有多种剪裁方法,常见的有:,十、肌内效贴布的剪裁,贴布不剪裁,依需求决定

4、宽度及锚的位置。当锚贴好后,其余贴布均朝同一方向回缩,此时贴布对于软组织提供但一方向的强大引导力量,可作为引导筋膜、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等应用。 当锚位于贴布中点时,两端贴布向中间方向回缩,此时可针对痛点促进循环代谢;当锚位于贴布两端,此时贴布提供最大固定效果,依施予中段贴布的拉力不同,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织做不同程度的固定。,I型,X型 贴布两端对半裁剪,中间不裁剪,四个分支的尾端贴布回缩朝向中间的锚,此时可促进锚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起到止痛的效果,也称为“痛点提高贴布”。,Y型 贴布一端对半裁剪,另一端不裁剪。此时两分支尾端贴布的长度及夹角会影响回缩向固定端的回缩分离。该型

5、贴布可调整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代谢,适用于放松紧张肿胀的肌肉,或促进协同肌收缩,或包绕特殊结构时使用,散状型 即爪形贴布,贴布剪裁为多支分支,借由较多分支贴布牵动皮肤所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用于消除肿胀,促进淋巴液、血液循环。尾端贴布需包覆水肿的肢体或局部,可以重叠较差的网状贴扎强化引流效果。,O型 贴布两端不裁剪,中段对半裁剪,也就是两个Y型的合体,由于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好,中段对半裁剪的贴布则能维持肌肉张力,促进循环代谢。,灯笼型 贴布两端不裁剪,中段裁剪为多个分支,也就是两个散状型的合体。由于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

6、好,中段散状型裁剪的贴布则能促进淋巴引流,有效改善局部水肿或瘀血。,十一 肌内效贴的贴扎,贴扎五字诀:,贴扎五字诀:,量:先确定是贴在伸长、中立或者缩短的肌肉长度再剪,剪:选择适当的形状和修边角,撕:撕开背衬纸,尽量在不触碰胶的情况下,移除背衬纸,贴:不拉伸状态下,贴上锚端 适宜的姿势下,以适当的拉力平贴于皮肤上 不拉伸状态下,贴上尾端,摩:热感胶,贴上之后沿同方向多摩擦几次,增加贴服性,摆位是指贴扎部位在贴扎时所摆放的体位。 肌内效贴扎的主要机制与其力学效应有关,如要想放松软组织时,应该使肌肉处在拉长的状态,贴布回缩的方向应与肌肉收缩的方向相反。 贴扎时肢体的摆位可有多种方案,常用的有:在拉

7、伸软组织的状态下贴扎;在软组织的自然状态下贴扎;在缩短软组织的状态贴扎。 贴扎时的摆位是影响疗效的及其重要的因素。这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应用贴扎技术的差别所在,也是贴扎技巧极为重要的一环。,十二 贴扎的摆位,据报道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天,过久贴扎贴布弹性下降会导致作用减退。 在夏季、大量出汗、对材料过敏或贴于暴露在外面的部位时,也应适当缩短更换的周期。 有时出于特殊的需要,贴扎时间可更短,如在竞技运动中,当场使用促进贴法,运动后即换成放松贴法。,十三 贴扎时间,洗澡与出汗问题 肌内效贴布有较好的防水性,洗澡时若水温不高、使用淋浴且时间较短,浴后可用毛巾、纸巾吸干表面水分,

8、无碍贴布的正常使用。但出汗属于内生水,加上温度上升,容易导致凝胶变性和脱胶,故大量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贴布。贴布过敏性问题 贴布的过敏性与个体体质有关,也与贴扎部位、方法、贴扎时间与贴布的凝胶种类有关。如为过敏体质,建议贴扎层次不易过密,单次贴扎以24小时为限,且使用低敏系列的贴布。如发生明显过敏应暂停使用。,十四 贴扎常见问题及处理,毛发过多的问题 原则上在有毛发处贴扎时,应剃除毛发后再进行贴扎。贴布脱落的处理 将贴布两端剪成圆形可有效预防贴布角的掀起。若贴布尾端掀起,可将掀起部分剪掉,重新修剪尾端与皮肤贴合。若贴布的锚掀起,贴布失去力学固定点,应重新贴扎。,十五 肌内效贴扎技术贴法,神经型:

9、大部分的慢性疼痛及急性神经损伤。如:腰肌劳损,脊髓相关的疾病等。,结构型: 急性肌肉的拉伤、急性损伤、创伤、慢性姿势改变、慢性结构性改变。如:关节扭伤,骨挫裂伤等(如落枕、骨折),微循环型: 大面积的淤青、肿痛等。,结构型:Stretch the Tape not the Tissue拉伸贴布,不伸长部位,关于贴布贴法基本说明,1.刚开始贴布不要拉到极限2.贴布的两端没有拉伸3.贴布的拉伸率或者组织部位的扩张幅度依据诊断的原理4.贴的过程中不用碰到胶面5.贴完后回到正常姿势, 贴布不起皱纹。,Stretch the Tissue not the Tape伸长部位,不拉伸贴布,神经型,1.选取患

10、者适当的初始以及贴扎体位。2.贴布的拉伸率或者组织部位的扩张幅度依据诊断的原理3.贴的过程中不用碰到胶面4.贴完后回到正常姿势,贴布必须起皱纹,Stretch the Tape and the Tissue既拉伸贴布,又伸长部位,微循环型,1.刚开始贴布不要拉到极限2.选取患者适当的初始以及贴扎体位。3.贴布的两端没有拉伸4.贴布的拉伸率或者组织部位的扩张幅度依据诊断的原理5.贴的过程中不用碰到胶面6.贴布是否有折依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贴扎者对患者的评估、局部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分析; 贴布的剪裁形状,病人的摆位; 贴扎时贴布延展的方向; 贴布回缩的方向、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多层贴扎的次序等。 另外,局部皮肤状态、皮下脂肪厚度、贴扎环境等也会影响贴扎疗效。,十六 影响贴扎疗效的因素,实例:1.足内翻性扭伤,实例:2.膝退化性关节炎,实例 3. 腰椎间盘突出,实例 4.跟腱急性拉伤,实例 5.足部肿胀,实例 6. 肩手综合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