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H儿科学与儿童保健.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33803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SH儿科学与儿童保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NSH儿科学与儿童保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NSH儿科学与儿童保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NSH儿科学与儿童保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NSH儿科学与儿童保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儿科学 与 儿童保健,总结,宁双华,第一章:绪论,儿科学:服务范围是14周岁以内的小儿。儿童保健:服务的对象重点放在7周岁以内。学习内容: 基础儿科学 小儿内科常见疾病特点: 1.解剖方面;2.生理方面;3.免疫方面; 4.病理方面;5.疾病方面;6.症状方面; 7.诊断方面;8.治疗方面;9.预后方面; 10.预防方面;,小儿四病婴幼儿肺炎 腹泻 缺铁性贫血 佝偻病 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由妊娠到分娩大约280天(40周)新生儿期:自脐带结扎时至生后满28天婴儿期:出生28天后到满1周岁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到青少年期(女12岁;男1

2、3岁)青少年期:女:1112岁到1718岁 男:1314岁到月蹉 1820岁,小儿生长发育,出生前半年生长最快(特别前3个月);后半年较前半年慢,以后渐减,到青春期又增快。器官发育神经:早,先快后慢;生殖:晚,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后回缩;皮下脂肪:年幼时较发达;肌肉:须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影响生长发育因素1)遗传因素:父母健康、种族、疾病、肉分泌等2)环境因素:护理、营养、气候、教养等,体重1.体格发育指标、计算药物剂量、输液量、热量的依据。2.初生平均体重为3公斤,前半年每月增长600g,后半年每月增长500g。体重计算方法1周岁以内: 前半年 体重(公斤)=出生体重(公斤)+月龄0.6

3、 后半年 体重(公斤)=6.6公斤+(月龄-6)0.512周岁:初生体重的4倍(12公斤)212周岁:体重(公斤)=年龄2+8,身高初生平均为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1周岁时达752周岁时达85212岁:身长(cm)=年龄 5+75头围初生约34cm1周岁约为46cm2周岁约为48cm5周岁约为50cm15周岁接近成人(5458cm),囟门颅缝约34个月时完全闭合前囟门11.5岁闭合后囟门生后68周闭合牙齿乳牙共20个 22.5岁出齐。68个月开始萌出,以后每月增加1个,早至4个月、晚至10个月、12个月不出者为异常。2岁前乳牙数=月龄6恒牙共32个 6岁

4、开始换牙78岁出现第一磨牙;12岁第二磨牙;18岁第三磨牙,2030岁出齐。,切牙,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侧切牙,前切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尖牙,前切牙,侧切牙,前磨牙,上,下,下,上,右,左,右,左,乳牙,恒牙,32个,20个,神经、精神发育大脑的发育最关键时期是始龄18周至生后2足岁。婴幼儿脊髓出生时位于34腰椎水平,到4岁时才移至第1腰椎,腰穿时应在第4腰椎以下进针。感觉器官发育视觉:2个月协调注视物体;46个月能分辨颜色,认识母亲。听觉:12天后对强光有反应;3个月有定向反应。嗅觉:78个月才较灵敏,2岁时才能辨别气味。皮肤感觉:以口唇及舌尖最为敏感,受冷后易

5、啼哭,第2个月起对刺激才能表示痛苦。运动发育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语言发育4个月开始发单音,68个月发出个别音节,妈妈。1.5岁能几个字连成单句。2岁后正确说简单的话。智力(IQ)胸腺、淋巴系统发育611岁达30克,以后逐渐萎缩。淋巴系统在幼儿期发育最快。1213岁发育完全。小儿以细胞免疫为主,但不完善,体液免疫(新生儿期、母体给的IgG)3个月开始才有。,小儿营养,小儿年龄越小需要量越大,成人无生长需要、基础代谢较低。婴幼儿期总热量为: 418.4460.2千焦(100110千卡)/公斤日; 15岁接近成人(4045千卡)/公斤日小儿热量消耗五方面1)基础代谢:占总热量的5560

6、%2)动作需要:占总热量的1525%3)生长需要:占总热量的2530%4)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78%以蛋、脂、糖最弱。5)排泄损失:未消化食物,腹泻时增加。10%单位换算:1KCal = 1.184(KJ),水的需要小儿水需要量相对较多,120150毫升/公斤日学龄前儿童:100毫升/公斤日成人:3045毫升/公斤日营养素的需要,婴儿喂养,母乳喂养1)含较多的脂酶、淀粉酶,易于消化,蛋、脂、碳按需要量其比例为13 6;三者热量比为1 2 3。2)初乳(产后12天)含大量分泌型IgA抗体,在粘膜有对感染和过敏反应有保护作用。3)成熟乳(29个月) IgA较少,但含抗细菌和抗病毒的特异性抗体。4

7、)含乙型乳糖较多同,可促进双岐杆菌生长,可抵抗大肠杆菌,减少腹泻。5)以乳蛋白为主,凝块小、易消化。且含牛黄酸对婴儿大脑的发育有利。,人工喂养,混合喂养-食物转换,儿科病历,注意点1.口腔最好放在最后检查。2.新生儿还应检查脐部。3.年龄应记为:几岁几月(新生儿具体到几天)血压测量: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2/3收缩压小儿属于正常现象:1)窦性心律不齐-卵圆孔、AV导管未闭2)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功能性3)三心音可出现。4)P2 A2(肺动脉二心音大于主动脉动二心音)5)胸壁溥:可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第二章:儿童保健,1.儿童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80%在农村。2.婴儿死亡原因前

8、四位: 城市: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先天异常 农村:肺炎、早产、新生儿窒息、腹泻3.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育最旺盛的时期。4.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和腹泻威协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5.新生儿访视:在出生后的第2、7、14、28天各访视一次。6.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生后1周开始补维D;一般新生儿2周开始补维D-10天。7.出生体重2500克以下为低体重儿;孕期不足37周者为早产儿。8.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小儿常见病管理,肺炎轻症:对症治疗加护理,不用抗生素。抗生素:SMZ、青霉素等。平喘药:舒喘灵退

9、热:朴热息痛腹泻轻症:护理,加口服补液盐溶液(ORS)纠正脱水;重症静脉补液(林格氏液、生理盐水),能口服者,尽量口服补液盐来补充脱水。,早期教育,胎教3个月胎儿的眼、耳、鼻等器官能对声音和其它信号作出反应。6个月胎儿活动强度可随母亲的情结改变而改变。3岁前脑发育最快,心理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4 岁前已获得了50%。,智商(IQ),智龄,实足年龄,=,100,第三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500g,2500g,4000g,极低,低,正常,巨大儿,28W,37W,42W,足月产,早产,过期产,胎龄,体重,生后1周,围生期,围生儿,脐结扎到足28天称新生儿期,新生儿特点1.体重平均3000克,身

10、长约50厘米。2.呼吸约3545次/分,节律不整。3.心率约120140次/分,呈胎儿样心音,有时窦性心律不齐或功能性杂音。4.胃横位,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紧张,故易发生溢乳。5.肝脏糖元储备少,易发生低血糖。肝酶系统发育未成熟,活力低,出现(生理性黄疸)。6.肾单位与成人相等,但不完善,滤过功能和浓缩功能低下。7.脑相对较大,重量为出生体重的1012%(成人为2%)但脑回、脑沟淌未完善。8.脊髓相对长,下端在34腰椎水平。9.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大,易散热,需防止硬肿症和肺炎发生。10.胎儿在母体内IgG通过胎盘,生后逐渐消失,易患传染病。IgA、IgM不能通过胎盘,

11、以不能合成,易患呼吸道、消化道及各种感染。,新生儿护理,1.室温以1822,相对湿度5560%,湿式清扫,隔日紫外线消毒。(早产儿2427 ;5565%)2.脐部一般27天脱脐,感染应用龙胆紫容溶液,肉芽组织用硝酸银点灼。3.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约5075%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以后迅速消退。4.预防:出血,VitK1,铁剂:硫酸亚铁合用VitC,补充鱼肝油;感染,PNC。,新生儿窒息,母亲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1.产闪糖尿病、心衰、贫血、休克、姓毒血症、肺心病、子痫等。2.产时头盆不称、胎位不正、急产、产程延长、产钳、吸引、牵引、分娩麻醉或镇痛剂过量。3.产后护理不

12、当,奶头或被服堵塞口鼻、乳汁、药物等吸入肺部。,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过期产胎盘功障、胎盘过小、水肿或感染等。,脐带扭结、绕颈、受压、脱垂等使胎儿发生循环障碍。,胎儿本身疾病:先心病、膈疝、气管食管瘘、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羊水吸入等。,临表:1.胎心率160次/分或100次/分, 律不齐。 2.胎动增强 3.羊水胎粪污染。,并发症: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酸和呼酸、严重者为脑瘫。,新生儿颅内出血,原因:主要为缺氧和产伤引起,早产儿为多见。临表:早期,烦燥不安,拒奶、呕吐、脑性尖叫或惊厥,前囟门隆起,颈项强直,双眼凝视,腱反射亢进。鉴别: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新生儿肺炎3.

13、新生儿败血症。治疗:1.绝对安静、少搬动、头肩高侧卧位2.给氧、补液。3.止血VitK1、VitC、安络血、止血敏等。4.颅内高压:地米,早期不用甘露醇。5.呼吸兴奋剂。5.脑细胞恢复促进剂。,新生儿出血症,原因: 1.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2、7、9、10依赖维K)2.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影响凝血因子合成)3.药物对母亲的影响。临表:主要表现为出血,轻者渗血,重者大出血、贫血、休克、以至死亡。以消化道出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脐部等。治疗: 止血,VitK1或新鲜血(输血);预防感染。,新生儿硬肿症,原因:受寒、感染、早产、窒息、酸中毒等。1.饱和脂肪酸较多 2.体表面积大 3.棕色脂肪少临

14、表:1.多发生于生后一周,早期皮肤变硬,发硬的皮肤呈紫红色,有时呈凹陷性水肿。2.从大腿外侧、臀部、面颊、延及躯干、上肢、腹部等处。3.体温不升,3135 ,一般情况差。4.危重者,败血症,DIC。治疗:1.复温 2.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液量(热量为50卡/公斤/日;总液量:6080毫升/公斤/日,其中含钠液占1/11/5)。 3.抗感染 4.其他:激素、抗凝DIC、输血、支持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新生儿约5075%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714天迅速消退。,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消退时间长或复现或加深者。,败血症及重感,肝炎综合征,先天性

15、胆道闭锁,胆汁淤积综合征,新生儿溶血,代谢特点1.胆红素产生过多;2.肝细胞受体蛋白质缺乏;3.肝酶系统发育不全;4.肠吸收胆红素增多(肠肝循环),新生儿溶血,病因:1.母子ABO血型不合 2.Rh因子血型不合临表:24小时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伴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心力衰竭、肝脾肿大等。治疗:1.降低血清胆红素,酶诱导剂:苯巴比妥38毫升/公斤/日,尼可刹米100毫升/公斤/日,口服,连用34天。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强的松12毫克/公斤/日或地米0.51毫克/次,每日静注2次,35天停药。2.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合:白蛋白+葡萄糖静注。3.其他:纠酸、给氧、辟免用磺胺、苯甲酸钠、水杨酸盐等

16、引起溶血和抑肝酶。,新生儿肺炎,病因:1.解剖生理因素2.感染因素3.吸入因素临表:症状不典型,一般情况差,烦燥不安、少哭或不哭、拒奶、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常伴体温不升,可并发败血症。治疗:1.护理,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输液、重者输血浆。2.抗生素:产前、产时的感染选用,庆大霉素或氨苄青霉素;产后选用青霉素与庆大霉素合用。3.纠正酸中毒:呼酸与代酸分别用给氧和5%碳酸氢钠(用10%葡萄稀释,以免发生颅内出血)。4.对症支持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病因:1.免疫功能不足2.病原体(以金葡萄菌、大肠杆菌次之)3.感染途径:宫内感染、产道感染(3天内发病,以大肠杆菌多见);产后感染较多见(3

17、天后发病,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临表:1.全身症状 2.神经、消化、呼吸、血液系统鉴别:颅内出血、肺炎、黄疸等。治疗:1.抗生素治疗:选用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青+庆);金葡菌用先锋5、6号;大肠杆菌用氨卡青霉素+庆大;厌氧杆菌用甲硝唑。2.静脉给药。3.疗程1014天,革兰氏阴性菌用34周以上。,新生儿呕吐,病因:1.解剖生理因素2.内科性呕吐:喂养不当,感染性疾病,颅内出血,胎粪性梗阻或便秘,幽门痉挛,内分泌和先天性代谢性疾病。3.外科性呕吐:先天性食道闭锁和气管食管瘘、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小肠闭锁或狭窄、巨结肠、肛门闭锁。治疗: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纠正失水

18、、酸中毒、维持营养。,第四章: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喂养不当,疾病影响,其它因素,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进食不宣时或不节,腹泻、肝炎、等。,1.代谢失常2.组织器官功能低下,临表:体重不增为主要表现,皮下脂肪薄或减少消失治疗:病因治疗;加强护理;饮食治疗;促进消化和 改善代谢功能;治疗并发症。,营养不良分度 3岁内度:1525%度:2540%度:40%以上 3岁以上轻度:1530%重度:30%以上,消瘦性 浮肿性,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病因:1.供给不足 (单纯淀粉食物,炼奶、豆浆) 2.吸收不良 3.需要量增加临表:1.眼部:夜盲症,结膜与角膜干燥,角膜两侧的球结膜皱褶,角化上皮逐渐堆

19、积,状似肥皂沫,称为毕脱氏班。2.皮肤粘膜症状:皮肤干燥,四肢伸侧面及肩部明显,毛囊角化出现棘状丘疹,扪之有鸡皮疙瘩,指甲多纹。3.体格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易至呼吸、消化感染,上皮角化脱落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核心。治疗:1.维生素A治疗,但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引起过量中毒。2.眼部:鱼肝油及抗生素眼药水(0.1%利福平、0.25%氯霉素),有角膜软化者滴1%阿托品液扩瞳,以防虹膜粘连。3.病因治疗,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病因:1.供给不足:长期精制米、面为主食,煮饭弃米汤或加碱,蔬菜切碎久泡,使B1破坏(硫胺素)。2.吸收不良腹泻)3.消耗增加病理生理:B1作为辅酶,促糖代谢,

20、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临表:以神经系统为主者称脑型,以心力衰竭者称心型治疗:1.维生素B1治疗,2.对症:吸氧、止痉、洋地黄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对抗B1,可使症状加重,不宜使用)。3.多食豆制品,蛋类等。,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以骨胳变化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倾向为特征。病因:1.供给不足 (煮沸牛奶,使维C破坏,又未补菜汤、水果) 2.吸收不良(腹泻) 3.需要量增加病理生理:维C是组成间质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可至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渗透性增加,出血。又是还原剂:影响体内酶系统,缺乏时引起白细胞吞噬能力上降。至免疫力低下。临表:1.一般症状:一般情况差。2.骨胳症状:骨膜下出血

21、而肿胀,四肢明显,下肢为甚。3.出血症状:皮肤粘膜、牙龈、口腔、眼结膜、尿血等。治疗:维C治疗,多食疏菜水果。,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1.婴幼儿时期较常见2.维生素D的不足,致体内钙磷化谢失常,所致骨样组织钙化不良,骨骼生长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3.来源:植物:植物油、酵母、干菜等所含的麦角固醇-紫外线照射-变为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2);动物:肝脏、牛奶、奶油、蛋黄、鱼子等含胆骨化醇(维生素D3-外源性), 动物和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紫外线照射-胆骨化醇(维生素D3-内源性)。4.转化:D2、D3肝内羟化肾脏再羟化-才有活性。,5.病因:日光照射不足、供给不足、需要量增加、疾

22、病影响。6.分期:活动期;早期,多见于3个月发病,以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为早期表现,夜惊、烦躁不安、多汗、枕秃等,骨骼、生化无异常。激期,常见于3个月2岁小儿,表现为早期表现和骨骼运动迟缓等症状。 恢复期: 后遗症期:7.诊断:只有活动期(早期、激期)才需要用维生素D治疗,而后遗症期无需维生素D治疗。8.治疗:1)维生素D滴剂,合用适量的钙剂、维生素C、B、A等辅助药物。2)晒太阳;3)合理喂养;4)后遗症期按摩。9.注意:凡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者,宜单纯维生素D制剂,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A中毒。,佝偻病性婴儿手足搐搦症,1.维D缺乏-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增高-惊厥、肌肉抽搐。2.临表: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3.处理:惊厥、喉痉挛可用苯巴比妥钠58毫升/公斤/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