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乡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 称提升工程),根据 XX 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 施方案( XX 县 2013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 2015 年,以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中医院 为龙头,县综合医院为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 为补充的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 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 基本满足本镇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全镇居民 看中医更方便 、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 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 2014 年度工作内容
2、: 1.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及签定目标承诺书。 2.定期开展提升工程服务实施情况督导。 3.设立中医科,提供中医药服务。 4.配备中饮片 250 种以上,中成药 60 种以上。 5.设立中医科及中医药综合服务室,村卫生室配备针炙、火 罐、刮痧、艾炙。卫生院还要配置牵引床,电针仪等中医诊 疗设备。 6.20%以上的村卫生室中药饮片大于 100 种以上。 40%以上村 卫生室配备中成药大于 50 种以上。 7.对辖区内 80%村卫生室开展中医业务指导,建立双向转诊 制度。 8.中医医师占总医师比例 20%以上。 9.65%以上的行政村卫生室配备 1 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 村医生或能会中西结合的医生
3、。 10.开展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培训率达到 90% 以上。 11.卫生院能够运用 6 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 病、多发病,如针炙、火罐、刮痧、艾炙、推拿、按摩、捏 脊等。 12.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 (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 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 30%,其中中药饮片处方 数占处方数不低于 5%,中医非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不低 5%。 13.村卫生室中的处方占总处方比不低于 30%。 14.卫生院至少开展 10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开 展 5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15.对 30%以上的老年人、 儿童等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 务。对高血压、 2
4、 型糖病患者开展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 16.卫生院每年至少有 4 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至 少开展 2 次公众健康中医药服务周活动,提供不少于 6 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播放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 料,至少举办 4 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每年至少 举办 4 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至少有 4 次中医药健康教育 宣传栏内容。 2014 年 0X 月 XX 日 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 活动实施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等,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阵地
5、。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辽宁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基层卫生服务管理,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为全面推进健康辽宁建设提供基础保证,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XX 计发 201X XX 号),我局把201X年确定为我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现就开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基本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综合施策、体
6、现惠民的基本原则,通过推进和落实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建设,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等措施,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更加规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运行新机制更趋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广大城乡居民有更多的医改获得感。 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一)健全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布局。按照辽宁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2015 2020 年)和丹东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2015-2020年)精神,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宽甸 镇设有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若
7、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乡镇有 1 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置1 所村卫生室。 (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医的积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公益性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予以补助。 三、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结合“十三五”规划,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准确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计划,逐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问题。加强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备和更新,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辅助诊断、健康管理水平和急诊急救能力。 (四)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基层
8、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科室布局;突出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中医药服务区域特色;鼓励实行挂号、分诊、药房等开放式窗口服务;逐步实行自助挂号、电子叫号、化验结果自助打印、健康自测等便民服务;规范使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完善机构无障碍设施,明确规定机构内禁止吸烟。 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五)加强人员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每万名居民配备 2-3 名全科医师, 1 名公 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按 1:1 标准配置,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乡镇卫生院要按照每万常住人口配备 11-15人,卫技人员应占人员总数的 90%以上;按照常住人口 1.5/万
9、-2/万比例配备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服务人口少于 2 万人,乡镇卫生院最低编制要达到 20 人。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 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 1 名乡村医生执业。 (六)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严格执行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根据常住居民健康问题,制 订并开展健康干预计划。按照服务流程为特定人群提供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的感受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进一步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创新防治结合模式。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监测和管理,注重健康管理效果。 (七)强化医疗服务
10、能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全面提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及中医科室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能力。可根据群众需求,发展康复、口腔、妇科(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精神(心理)等专业科室。统筹规划 病床规模,合理设置床位数,提高床位使用效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床以护理、康复为主,有条件的可设置临终关怀、老年养护病床。 (八)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国医堂建设,规范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针灸、推拿、拔罐、中医熏蒸等适宜技术。2016年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达到国医堂标准,社
11、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 6 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开展 3 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九)加强与公立医院上下联动。继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 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协作医院应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 201X 年,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和精神疾病的分级诊疗,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利用公立医院等资源,发展集中检验,推动检查检验互认,减少重复就医。 五、加强基层
12、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十)全力推进规范、转岗和特岗培养。加强以全科医生、护士为重点的基层医 疗卫生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启动“ 3 2”助理全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大力推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继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健全基层卫生人才考评机制。 (十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岗位培训。鼓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在岗人员培训,每 5 年累计参加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 3 个月。 (十二)规范全科医生执业注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含中医)工作的临床医师,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取得全科医学专
13、业中高级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通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或岗位培训,可在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栏内加注全科医学专业。鼓励支持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明确政策给予支持和鼓励。要在 201X年 X月底前完成经全科医生岗位或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注册变更工作。 六、转变和完善服务模式 (十三)大力推进基层签约服务。深入推进社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团队、农村在乡镇卫生院指导下的乡村医生与居民或家庭签订的签约服务,实现全 覆盖。重点推进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严重精神障碍
14、患者等人群的签约服务。针对常住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危险因素干预和疾病防治。对流动人口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十四)推动医养结合发展。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结合发展,逐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现无缝对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与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建 立医疗签约服务关系,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开设家庭病床,方便老年人就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
15、医疗、护理、康复服务。 (十五)开展便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安排就诊时间,有条件的应当适当延长就诊时间和周末、节假日开诊,实行错时服务,满足工作人群就诊需求。要以慢性病患者管理、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为重点,逐步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随访,对有需要的病人进行上门访视。大力发展社区护理,鼓励开展居家护理服务。 七、深化基 层卫生综合改革 (十六)深化编制和人事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核定人员编制总量,实行统筹安排、动态调整;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其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按规定
16、参加社会保险。 (十七)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待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根据对聘用人员的考核结果及时发放绩效工资。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 (十 八)扎实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进并建立以县中心医院和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规划建设一体化,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医疗管理一体化,县中心医院和中医医院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专家定期下基
17、层、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建立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制度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综合监督、健康教育等机构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业务指导与评价;行政村计生专干、计划生育中心户长经过培训,配合做好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实现卫生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健康信息三大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分析和应用。实现药品耗材采购管理一体化,建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和管理、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执行统一议价的机制。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县中心医院和中医医院负责指导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村卫生室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县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统筹推进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和绩效考核。 201X年上半年先期开展试点,下半年总结和推广经验,年底前至少覆盖 80%乡镇卫生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