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中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原文-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
2、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成者英雄败者贼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
3、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在后来的社会也是这样。北宋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说:“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庄子、苏轼这样的大声疾呼不常听到。与此相对的一个成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
4、”。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败的一方。国民党被打败,逃到台湾。台湾的报纸议论起来,就经常用“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个词。 实际上,公平地说,庄子的观点有点脱离实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英雄也好,平民也罢,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去看待他们,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发明,肯定觉得技术落后而不是先进,可在当时的科学环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这些英雄们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代的人民大众是否做出了大的贡献。-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
5、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领导人有起名为万里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记得故乡有个村子叫“槐树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两户人家同时生了儿子。还没上户口的时候,有一天,甲、乙两家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见了。甲母就问乙母:“你家孙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说:“叫鹏飞。”甲母听了摇摇头说:“不好听。鹏啊鹏的,跟打枪一样。”乙母回家后连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过
6、了几天,两家都去报完户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问:“你家孙子现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说:“叫石磊。你家孙子呢?”甲母说:“我家孙子啊,他叫鹏飞。”这个鹏程万里的名字就这样被甲家骗去了。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忽然间有了“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7、。”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可是正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房子
8、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功能。事实上,房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无中生有”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人们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无中生有形容为胡说八道。庄子对此也无可奈何。东施效颦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其
9、中的“效”是“仿效”,“颦”是“皱眉”的意思-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
10、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井底之蛙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
11、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爿天。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望洋兴叹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
12、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13、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越俎代庖相传远古时候,在阳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很有修养的人,名叫许由。他在箕山隐居,人们都很敬佩他。 当时尧帝想把帝位让给许由,尧帝对他说:“你看,天上的日月已经出来了,这时还不熄灭蜡烛的火光,它的光同日月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天上的及时雨已经降落了,这时还要用人工去灌溉,难道不是徒劳吗?先生很有才华,要是当了帝王,一定会治理好天下。如果让我继续占着这个帝位,我心里觉得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吧!” 许由不愿接受帝位,连忙推辞说:“您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来代替你,这是为
14、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树枝的地方就行了,鼹鼠在河边饮水,顶多喝满一肚子也就够了。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厨师在祭祀的时候,又做菜,又备酒,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为厨师很忙,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菜、备酒啊!你就是丢开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你的职务。”说罢,许由就到田间劳动去了。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越俎代庖”这句成语,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这句成语也可简写为“代庖”、“庖代”。“俎”读 z 音,是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具,“庖”读 po。音,不读 bo 音,当“厨师”讲。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书
15、中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每况愈下战国时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听说庄子对“道”很有研究,就去向庄子请教,问他“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我讲的道各处都有,无处不在。”“那请您具体指明它在哪些地方,可以吗?”东郭子非常客气。庄子不加思索:“在蚂蚁洞里。”东郭子非常奇怪:“道,是很高尚的东西,怎么会存在于这么卑下的地方?”庄子又说:“道,在稗草、砖瓦碎石之中。”“这不是愈加卑下了吗?”东郭子更为奇怪。庄子继续说:“我的道在屎尿之中!”东郭子听庄子越说越低下,心里很不高兴。庄子这才向解释:“要满足您的要求,把道的本质说明白,就得像在集市上检查猪的肥瘦一样,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看
16、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膘的,如果腿部也长满肉,其他部位当然更肥了。所以,我今天告诉您道所在的地方,尽是卑贱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道,那么道存在于其他的地方,也就不言自明了。“噢,原来是这样。”东郭子很佩服庄子的才学。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庄子成语解释1、跳梁小丑 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2.莫逆之交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17、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4.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5. 探骊得珠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
18、尚奚微之有哉?”6. 捉襟见肘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7.涸辙之鲋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成语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成语示例: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8.得鱼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成语示例: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19、。 9.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10.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11.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 处:庄子逍遥游12.每况愈下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13.大而无当 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 以下出自庄子齐物论 14.
20、心如死灰 成语释义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15.朝三暮四 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16.目无全牛 成语释义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说 以下出 处 庄子养生主。 17.游刃有余 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18.踌躇满志 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庄子人间世 19.螳臂当车 比喻不自量力。 20.相濡以沫 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庄子胠箧 21.盗亦有道 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
21、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22.唇亡齿寒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3.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释义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庄子天地 24.夏虫不可以语冰 成语释义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25.鼓盆而歌 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见庄子至乐 26.呆若木鸡 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庄子达生 2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28.亦步亦趋 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庄子田子方。 29.失之交臂 出处: 庄子田子方形容当面错过。 30.白驹过隙 出 处 庄子知
22、北游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31.蜗角之争 成语释义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成语出处 庄子则阳32.发硎新试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33.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34.大相径庭 庄子 逍遥游。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庄子中的成语原文鹏程万里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直上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越俎代庖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无当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
23、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 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中规中矩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形如槁木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如死灰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人间世 螳臂当车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大宗师
24、相濡以沫(相呴相濡)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虚与委蛇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庄子胠箧 盗亦有道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唇亡齿寒 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道起。 老死不相往来 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庄子天地 螳臂当车 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知其
25、一,不知其二 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庄子秋水 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夏虫不可以语冰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底之蛙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邯郸学步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
26、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庄子至乐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达生 痀偻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呆若木鸡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招摇过市 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庄子山木 君子之交淡若水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田子方 亦步亦趋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哀莫大于心死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 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庄子知北游 化腐朽为神奇 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白驹过隙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每况愈下 “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