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80402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层次:专科招生对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 制:3年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于汽车后市场的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二、职业与岗位分析1.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发展,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开始,到2009年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汽车工
2、业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提出了“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规模经济,到2010年使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我国汽车产量从1992年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截止2007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98亿辆,汽车保有量已达5300多万辆。随着当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汽车全寿命过程中,以汽车检测维修为主的汽车售后服务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有资料分析指出,汽车产业是一个1:10的产业,汽车产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增加10个单位的产
3、出。目前汽车工业每增加1元,就会给以汽车设计、制造为代表的上游产业带来0.65元增值;给汽车售后服务相关行业的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总值比已达到1:4。因2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将前景广阔。2.专业设置的行业背景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势必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诸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 、SRS(安全气囊) 、AC(空调
4、) 、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架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转变为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电子设备只占汽车成本的 2%,而目前已经达到1823。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不但要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更要掌握现代电子控制维修技术。正是由于现代电子控制装置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汽车维修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以适应当今汽车高新技术的需求。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对从业人
5、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汽车维修技术队伍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过去,汽车维修工作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体来完成,如今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培养的技术工人构成,如今,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进行“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复合型技术工人转换。国内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传统上主要依靠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整体学历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不够,专业技能有限,极大地限制了高级维修人才的涌现。同时,汽车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淘汰了老一代维修人员,维修队伍已趋于年轻化、专业化。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虽已开始注重高学历
6、、高技术人才的招收、培养,但面对庞大的汽车维修市场,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依然严重缺乏。国内高级汽车维修工程师青黄不接,造成了与制造生产相比较,售后检测、维修的明显滞后,形成了车辆档次与维修质量的强烈反差。由此,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当积极担负起培养掌握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当前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更少,熟练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维修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从事汽车行业技术管理
7、工作的人员中,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从接受培训情况来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9.3%,接受过维修基础培训的有38.7%。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失地的农民、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3转岗择业的工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即使是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汽车维修之外,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检测、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问题同样存在,亟需提高。3职业岗位分析目前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及结构状况是: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 、电子电器、钣金(车身 )、涂漆等岗位数
8、占岗位总数的82%,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占技工上岗总数的83%以上,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工种) 岗位,仅占技工岗位的4.8%和技工总数的 4%,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汽车维修业已呈现职业岗位归并和重组的趋势。这种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同时对从业人员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现代汽车结构的发展,维修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又催生出一些新的智能型且具有复合特征的岗位,例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的岗位,并呈现迅速发展趋势。这个新型的职业岗位,主要对入厂车辆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和诊
9、断,为确定维修作业项目和后续的生产安排提供依据,对修复竣工出厂的车辆进行检查,确认故障排除情况或鉴定维修质量。此外,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维修企业职业岗位归并的同时,又分化独立出一些诸如EFI 、ABS、GRS等专业维修岗位或技术支持岗位。这些符合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和工艺发展趋势的新岗位已经与旧有的工种概念有本质的区别。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呈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应岗位有: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检测工、汽车维修接待员、汽车整车销售员(销售顾问) 、汽车配件销售员、二手车评估销售员,其发展岗位为汽车维修技术总监、维修车间主管。其核心就业岗位与对应职业能力分析
10、如下:毕业生核心就业岗位与能力分析表毕业生核心工作岗位 职业岗位分析 职业能力要求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的日常维护、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与修复具备汽车零部件的拆装能力、查阅维修资料的能力、使用仪器工具设备能力、故障诊断能力、废旧物品处置能力、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汽车检测工在检测线上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对车辆使用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查阅维修资料的能力、使用检测仪器工具设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4汽车维修接待员接待客户,填写维修单,对车辆进行检查和初步的诊断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查阅维修资料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使用计算机及软件能力、使用仪器工具设备能力、故障诊断能力三、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一)人才培
11、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汽车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以及检测与维修基本工艺,学习汽车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其具有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能力。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器维修和汽车电控故障检测与诊断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1知识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2)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3)掌握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4)掌握机械识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公差与配合、
1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电工电子技术、钳工基础、汽车常用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5)熟悉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使用等专业知识;(6)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质量管理、汽车运输、配件、现代汽车新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2能力结构(1)具有英文专业资料阅读、翻译的基本能力;(2)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及专业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3)具备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基础知识,分析汽车机械构造的基本能力;(4)具有解决汽车机械故障、电控故障的基本能力;(5)具有一定的沟通
13、能力;(6)具有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5(7)具有从事汽车运用和检修的能力;(8)具有在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能力。3素质结构(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5)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一)学工交替、能力递进“541”人才培养模式将入学后的三个学年分为10个学段。学校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其中,有5段在学校校内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学习,4段在企业或校内实习基地的轮岗实习,1段企业的顶岗实习。月份 9-12 1 3-6 7 9-12 1 3
14、-5 6-7 9-11 12-6学段校内学习轮岗实习校内学习轮岗实习校内学习轮岗实习校内学习轮岗实习校内学习顶岗实习学年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第一学年分为四段:入学后首先进入第一段校内学习,由基础理论课程和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构成。学期临近结束,进入第二段的职场体验。学生由老师带队进入企业,认识企业的工作环境,体验未来的工作岗位。假期后入学进入第三段的校内学习。之后进入第四段校内企业车间的轮岗实习。第二学年分为四段,由两次学校学习和两次轮岗实习交替进行。第三学年分为两段,经过一段的校内学习然后进入企业的顶岗实习,进入企业员工的实际角色。三个学年构成了“541”不同功能学段的能力不断递进提
15、高的人才培养模式。1学校校内学习-理实一体课程建设理论、实训一体化的专业教室,设计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由专职教师和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共同执教,在不同阶段完成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2轮岗实习-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将所学课程结合企业具体工作,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专职教师和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共同理实一体课程学习性工作任务专任+兼职教师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学校管理机制6执教,学生轮换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3顶岗实习-企业真实工作岗位进入合作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按照企业要求,顶替企业员工岗位。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实现毕业时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二) “讲演练评”四
16、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讲”是教师讲解,由教师讲解结构、原理;“演”是演示,由教师演示操作要领;“练”是练习,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模仿教师操作反复练习;“评”是教师和学生评价,总结练习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以求进一步提高。本专业采用“讲演练评”框架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构建的“54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每次进企业实习前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每一个专业技能的掌握,只有通过“讲演练评”来实现。在此宏观模式下,为提高学生能力,专业课程教学采用从工作中提炼的任务驱动,灵活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 以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的六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
17、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历经三个层次和阶段,首先认识理解汽车及各部件、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个层次是表层和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反复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层次是本质,是学习的中级阶段;最后通过教师的诱导和精心的组织,在同学模拟、计划和协同实施任务及总结评价过程中,相应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个层次是核心,是学习的高级阶段。五、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描述(一)专业课程体系分析1适合现实条件的“2种模式”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识图等专业基础课程,汽车专业英语、轮岗实习实际
18、工作任务专任+兼职教师对口教学基地学校企业管理机制顶岗实习岗位工作任务兼职教师 校外合作企业企业员工管理机制7汽车文化、汽车商务等专业拓展课程。采用大班授课,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师资源。各门专业课程,在理实一体的专业教室采用小班上课,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讲-演-练-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施各种教学方法。2.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的“2个角色”在不同的教学段,学生不断地体验在校内课堂的“学生角色”和企业的“学徒工角色” ,并完成由学生角色向技术工人的转换。3. 优势互补的“2个老师”校内专业课程由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担任,校内教师长于教学,选用合适
19、的教学法,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校外教师长于操作,传授一线的操作技能和技巧经验。两者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4.相互依托的“3个平台”专业基础课程与基本技能平台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专业技能所需的基础训练,为专业技能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平台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在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从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的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专业拓展课程平台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生就业不同岗位需要所开设的课程。三个平台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专业基础课程与基本技能平台为专业课程
20、与专业技能平台提供基础和保障,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平台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平台是对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平台的拓展。5能力递进的“3个阶段”采用学工交替,逐段提高的方法。第一阶段以汽车拆装维护能力培养为主,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结构知识和对汽车进行正确、熟练的拆装、调整和维护能力;第二阶段以汽车部件检测与修复能力培养为主,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第三阶段以整车故障诊断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诊断排除整车故障的能力。同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转换需要,开设知识拓展类课程。8以车辆维护、拆装与调整为主 以汽车各系统检测与修复为主以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和整车质量检验为主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21、(二)课程结构整个课程结构以三个平台为基础,分三个阶段完成教学。如下图所示。专业拓展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与基本技能平台 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平台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机械识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文化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修复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行驶、制动和转向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电器系统检测与修复柴油发动机检测与修复汽车车身控制系统检测与修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大班上课传统教学模式小班上课“讲-演-练- 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汽车维修基础实训9(三)专业核心课程描述1.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拆装与调整是汽车机电维修人员接触最多的工作任务,汽车各总成的拆装
22、与调整是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汽车各总成检测维修的基础。学生熟练掌握汽车拆装与调整技能,对于学生毕业之后就能上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汽车基本零部件的拆装方法,并且在拆装过程中,认识和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用工具设备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等。汽车拆装与调整 第一学年 参考学时:66学习目标:1能够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和劳动制度要求;2能够进行车辆的各级维护;3掌握汽车主要总成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4掌握汽车主要总成的连接关系;5能够制定并实施拆卸、安装和调整汽车零部件的计划;6
23、能够利用企业内的信息资源制定计划并进行实施和评估;7能够正确的使用工具、设备和材料;8能够对容易产生脱落的连接部分,特别是螺纹连接件,按照技术数据和安装规范进行操作;9能够填写工作记录单;10能够检查、评估其工作业绩;汽车商务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电路检测与修复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第三阶段10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汽车机械基础 、 汽车机械识图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钳工基本训练实践课程,后续课程为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修复 、 汽车传动系检测与修复等专业课程。在学工交替,逐段提高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汽车拆装与调整为第一阶段中的重要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入门课程。课时分配:2.汽车维护与保养本课程是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于汽11能够与领导、同事、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工作任务:学习情境 1 车身附件的拆装与调整学习情境 2 发动机的拆装与调整学习情境 3 底盘的拆装与调整汽车拆装与调整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车身附件的拆装与调整 发动机的拆装与调整 底盘拆装与调整10学时 28学时 28学时合计学时:6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