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 史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 “阡陌之间成群” ,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
2、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 ,佛教“大无为”而“治心” ,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
3、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扬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 ,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 “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
4、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10.15001800 年美洲人口结构放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饼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11.下表为 18001900 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所占额()1800 1830 1860 1880 1900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据此可
5、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12.据统计,1850 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 243 项,1870 年为 4132 项,1900 年达到 8784 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
6、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海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14.1905 年, 大公报的一则报道陈“有举人、秀才 30 多人充当兵勇” 。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5.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16.1919 年 3 月, 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师“有离经叛道之鼓
7、吹” 。这是指该教师A.拼击尊孔复古 B.拼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主主义17.1924 年,吉诺维耶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18.20 世纪 20 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
8、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19.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加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 40提高到 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 50 60之间固定他与黄金的比价20.20 世纪 50 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 20 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 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
9、是法国农民的 3 倍多,这反映出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22.据统计,1945 年 8 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 5569 亿元,三年后增至 604.6 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C.军费开支巨大 D
10、.纵容官僚资本膨胀23.1956 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 1957 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农户占入社农户的 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 70 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24.1957 年底到 1960 年,我国职工人数从 3101 万猛增至 5969 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人口增长造
11、成大量劳动力剩余25.19711978 年,我国共援助 37 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 470 个项目,超过 19551970 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 16 年总和的 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28.(14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 1787 年宪法内容比较表邦联条例 1787 年宪法立法机构组织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每邦在国会的代表 27 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每州 2 名参议员,由各
12、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行政首脑 无 合众国总统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经 9 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6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8 分)29.(12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初实行政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
13、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 “浸以贫弱,逃亡略尽” ,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 13 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 “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 ,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1) 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
14、容。 (7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5 分)(3) 30.(12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9 世纪 30 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 年 11 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领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 1831年 3 月 1 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 50 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 年
15、 5 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 月 4 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 月 7 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1832 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6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32 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6 分)31.(12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
16、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 (3 分)(2) 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
17、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9 分)32.(12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立宪政治,以代表国民公意为准则,而最适于运用此制者,则莫如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是联为一体的,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政党)贯彻国利民福之薪向,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以其所信之政见,举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已处于监督之地,相摩相荡,而政治乃目有向上之机。摘编自宋教仁国民党宣言 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等(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年宋教仁关于政党政治的主张。 (6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教仁政党政治活动的作用。 (6 分)2014
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 史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
19、女婿人选, “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 15 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 l5 岁、女子达到 13 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材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 “波斯锦” “胡锦” “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
20、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 。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 143 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8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 ,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9公元
21、前 123 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削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 50 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 ,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 ,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
22、国家源于社会契约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12.17811783 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 l000 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 200 万美元。这表明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l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 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14.1
23、899 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 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5. 19001901 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 ,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 “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活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 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 5 年。后
24、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 30 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17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 ,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 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
25、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 ”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191917 年 3 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2019231929 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
26、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211960 年,日、美修改 1951 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22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 “全球化”一词在 1990 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23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