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科技之力促农业“裂变”升级对曲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农村考察时指出,要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省委书记张云川强调,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河北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近年来,曲周县立足传统农业县实际,瞄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双高”提速目标,借助科技力量,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裂变”升级。2009 年,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2%、 56%,较 2003 增长 48%、39%;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较 2003 年增长 40%;良种普及率
2、达到 90%以上,是2003 年的 1.5 倍;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完成 14.6 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 5339 元,分别较 2003 年增长 41%、90%。坚定不移地深化县校合作:对接科技前沿,承接实验基地,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和品种,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曲周县农业人口 37 万,耕地 72 万亩,是我省黑龙港流域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该县与中国农大有着 38 年的合作史,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县校高端合作,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不断巩固。一是承接农大实验站建设,首惠科技带来的优秀成果。曲周曾是历史上有名的“盐碱窝” 。1973 年中国农大派专家教授进驻曲周,建立实验站,改土治碱。曲周县积极
3、承接三代实验区,推广农大治碱技术,80 年代末治碱成功,使 28 万亩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治理区粮食产量、皮棉产量分别较治理前增长 4.7 倍和 4.2 倍,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 7 倍和9 倍。先后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粮食高产稳产基地县。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农业发展实现质的转变。 “八五” 、 “九五”期间,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 23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进农大 108、邯 8284 等粮棉新品种 36个,脱毒草莓种植、花卉组培等先进技术 17 项,推广中长绒棉、咸淡混浇等高新技术成果 45 项,
4、发展 EM 蛋鸡、乌克兰长白猪等规模养殖厂 12 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4 家,科技贡献率以每年 1.5%的速度递增。 “十五”期间,科学编制了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确立了“举绿色旗,走现代农业路”的发展定位,谋划出 13 类 55 个重点项目。着力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示范县项目,显著促进了项目区粮食生产。示范区攻关田小麦亩产达 600.6 公斤,平均比传统种植高出 120 多公斤;玉米达到 724,06 公斤,创全县历史新高。三是加强与高校的深层次宽领域合作,现代农业发展初具雏形。2003 年该县借助举办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 30 周年站庆机遇,与中国农大签订了总投资 9.4 亿元的
5、 10 个合作项目,2004 年 4 月又签订了总投资7400 多万元的 4 个合作项目。通过积极争取,中国农大把曲周发展列入学校的“十一五”规划,将曲周列为全国建设新农村的三个试点县之一,启动实施了“1421”计划、 “985”工程项目等。此后,与中国农大等高校高频对接,实施了“双高”万亩、节粮型小型蛋鸡繁育等 6 个项目。一大批高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曲周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层面也从单个种植项目向养殖、加工、劳务输出、新农村建设等多领域拓宽,合作院校从农业院校向食品、动科、校办企业等多学科迈进。同时,指导扶持县内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晨光生物科技集团研发中心被
6、确定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施的辣椒碱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宇龙粮油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目前,该县每家规模企业背后都有一所或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科技支撑。依托先进技术建基地、上项目、兴产业:做强做实现代农业的现实载体,才能落实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使科技的力量真正“点土成金”基地和项目是技术的载体,是将其孵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其应有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该县依托先进科学技术,建特色种养基地 15 个,发展规模涉农企业 37 家,选上农业产业化项目 68 个,辐射带动高效种植 40 万亩、特色养殖790 户,农民年增收 2000 万元
7、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 70%以上。该县先后谋划建设了优质棉生产和纺织、畜牧养殖等基地建设,着力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在高效种植基地上,利用中国农大秸秆还田、机械化施肥、密植、根际调控等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种植技术,建立 300 亩核心示范区,辐射 10000 亩,实现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的。在畜牧养殖基地上,依托中国农大动科学院与法国农业部合作,总投资 6.8 亿元, ,采取世界上最先进养殖、饲料及屠宰加工技术,建设“养繁科研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生猪养殖肉类加工”产业链和“养猪沼气无公害产品”环保生态链。该项目被确定为“邯郸市一号富民工程” 。项
8、目建成后,年出栏种猪 1.5 万头、商品猪 20 万头,销售收入 8.6 亿元,利税 1.8 亿元,并可带动种植、仓储、饲料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与中国农业大学北农大集团合作,总投资 13 亿元,建设年产父母代种鸡 30 万套、商品雏鸡 3000万只的父母代种鸡养殖场。建成后,将形成覆盖晋冀鲁豫鄂五省,集蛋鸡种鸡商品鸡繁育、饲料、鸡蛋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优质棉生产和纺织基地上,指导新润公司整体搬迁、扩能改造,年加工籽棉 1.5 万吨,生产棉纱 1.8 万吨,带动新兆源、华银、帅康等规模棉纺加工企业 21 家,优质棉种植达到 28 万亩。科技同样在曲周“龙头”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
9、营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全县 90%以上的工业企业是涉农加工企业。其中 20 多家龙头企业已依靠先进生产技术武装起来,企业活力充沛,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农民工人化。引进世界领先的天然物提取技术培育发展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动天然色素产业发展。产品产量占全球的 25%,居世界第一位,总投资20.4 亿元的世界天然提取物基地项目,带动辣椒、紫橄榄种植8 万亩,实现人均年增收 238 元。日前该企业作为河北省唯一入选企业,荣登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第 38 位。引进林业加工、节能环保项目培育发展了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赛博板业集团,带动了林板
10、一体化产业发展。总投资 3.2 亿元的 24 万方生态刨花板项目,带动发展商品林种植 20 万亩,使林板产业由线性发展转向循环发展,形成多种模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农民年增收 1.5 亿元。利用中国农科院专利技术培育发展了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宇龙粮油公司,带动了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总投资 3.1 亿元的小麦胚芽油和麦麸食品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小麦分三个层次加工、100%食用,带动优质小麦、大豆种植 30 万亩,农民年增收 2.9 亿元。以创新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先进农业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让科技掌握在农民手中,农业、农村的发展才有持续动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
11、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曲周县活化培训载体、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体系,加强新农民培训,累计推广先进种养技术 100 余项,培训农技人员 1100 人,种粮大户680 户,致富能手 1500 人,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建立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加速农业技术转化。以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为核心,建立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多功能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逐步形成了高校实验站基地农村农民“五位一体”的科技推广体系。无偿向中国农大提供土地 300 亩,作为长期定位试验田,农大先进技术优先在曲周摆放。目前,该基地已研发新技术 38
12、项、新品种 17 个,并全部在县内推广,辐射带动全县高效种植 10 万亩。发挥与高校合作优势,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全国首家农科教联盟网,采取在线答疑、网上授课、网上发布信息等形式,培训农技知识,目前网络接收点已覆盖全县各乡村,累计培训农民 10 万余人次。在全国首创“科技小院” ,农大专家教授和县农技人员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传授先进农技知识,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技服务站、村有科技小院,户有技术明白人的四级农技培训体系,使先进技术直接进村入户,转化为生产成果。突出带头引领,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加强农村党员培训,组
13、织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课件,让党员干部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使网络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长知识、增才干的平台。同时,与中国农大共同实施了“红色11”活动,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政策咨询、党建信息、致富本领等方面提供服务,先后建立了前衙、张庄等一批科技型党支部。通过集中办班、巡回报告、选树典型、深入宣讲等形式,先后培树了张敬云、王孟堂等一批创业典型。完善政府主导的服务体系:科学技术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能指望“自由落体运动” ,政府主导的服务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为了加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曲周县多措并举,全方位为科技推广应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搞好配套服务。一是资
14、金重点扶持。加大争跑力度,仅去年就争取测土配方施肥、高产示范创建等支农资金 287 万元,争取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支农等项目 38 个,并对所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重点支持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同时,通过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三农”贷款20 多亿元。设立专项基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种植大户实行奖励。二是乡镇聚焦“双高” 。因事定岗、因岗定责、因责定人,压减机关,充实一线,使乡镇 60%的干部聚焦在推进农业高产高效的基层一线。三是引导土地流转。先后以公司租赁经营模式,建成后寨大棚蔬菜基地;以集体反租经营模式,建成付庄甜叶菊种植基地;以村户联合经营模式,建成禾秀寨优种花生种植基地。四是优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扶持、部门规范、典型带动,培植了一大批农业生产、经营、运销、储藏、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服务市场化。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 232 个,入会会员 4.3万人,辐射带动农户 2.6 万户。并规划和建设了以金梧桐农资配送中心为代表的农药、化肥、种子等专业化市场 12 个,推动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依托县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统一、定期发布信息,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品市场供求、病虫测报、农业科技等信息,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邯郸市委研究室 曲周县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