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虚拟股权激励办法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健全公司激励机制,增强公司管理层对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制本办法。 2. 定义 虚拟股权指公司现有股东授予被激励者一定数额的虚拟的股份,被激励者不需出资而可以享受公司价值的增长,利益的获得需要公司支付。被激励者没有虚拟股票的表决权、转让权和继承权,只有分红权。被激励者离开公司将失去继续分享公司价值增长的权利;公司价值下降,被激励者将得不到收益;绩效考评结果不佳将影响到虚拟股份的授予和生效。 3. 激励对象 3.1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3.2 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3.3 能创造企业未来的业务骨干; 3.4 对
2、公司历史有卓越贡献人员;( 有助于元老甘为人梯,扶持新人成长) 3.5 与公司经历十年风雨共同成长的老员工。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及认同感) 4. 激励对象的确定方法 总经理室会根据当年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岗位重要性和人才的变化情况,在年度股权激励计划中提出当年度具体的激励岗位 ,经 董事会批准 生效。 后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如果符合 上述 条件,总经理室会可以调整 当年的 股权激励计划,经董事会批准后,新员工可作为当年度的激励对象。 5. 当期虚拟股权持有数量 虚拟 股权分为 虚拟 职位股、 虚 拟 绩效股和 虚拟 工龄股 , 根据虚拟股权激励对象所处的职位、工龄长
3、短以及绩效情况,来确 定其当年应持有的虚拟股权数量。 虚拟股权的持有数量 =虚拟职位股数 +虚拟绩效股数 +虚拟工龄股数 5.1虚拟 职位股 指公司根据虚拟股权激励对象在公司内所处不同职位而设定的不同股权数量。 虚拟 职位股数当年不变,次年 虚拟 职位股依据当年绩效考核结果做相应调整,即: 次年 虚拟 职位股数 =当年 虚拟 职位股数 绩效系数 5.1.1 激励对象股权级别评定标准,见表 1 5.1.2 虚拟职位股数评定标准,见表 2 2 表 1:激励对象股权级别评定标准 股权级 别 基本条件 评定标准 1 3 级 1、通过按指令能基本完成岗位说明书的工作任务 2、具有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 1
4、、具备本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基本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70 分): 1 级 2、具备本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较好的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80 分): 2 级 3、具备本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出色地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85 分): 3 级 4 6 级 1、能独独当一面 ,合格地完成岗位说明书的工作 2、具有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 1、能独当一面 ,并能合格地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 效考 80 分): 4 级 2、能独当一面 ,并能较好地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85 分): 5 级 3、能独当一面 ,并能出色地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90 分): 6
5、级 7 9 级 1、通过自己的技术专长或团队管理能较好地完成岗位说明书的工作 2、具有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 1、具有某一领域的技术专长或团队管理并能较好地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80 分): 7 级 2、为他人提供一些专业支持或团队管理并能很好地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85 分): 8 级 3、在本岗位服务超过 5 年,个人或团队管理口碑好,并能出色地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绩效考 90 分): 9 级 10 12 级 1、通过他人或团队管理能优秀地完成工作目标,并且团队稳定 2、具有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 1、对某领域有深刻而广泛的理解,通过他人或团队管理能较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绩效考 80 分
6、): 10 级 2、为他人提供有效的或创新的指导,通过他人或团队管理能较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绩效考 85 分): 11 级 3、为他人提供业务增长的机会,通过他人或团队管理能较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绩效考 90 分): 12 级 13 15 级 1、通过战略远见和全局观,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 2、具有长 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 1、具有系统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发展达到 85%: 13 级 2、可根据专业判断制定战略;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发展达到 90%: 14 级 3、推动专业水平的发展;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发展达到 95%: 15 级 5.2 虚拟 绩效股 指公司根据股权享有者的实际个人工作绩效表
7、现情况,决定到年底是否追加和追加多少的绩效虚拟股权。每年年初,总经理室确定虚拟股权享有者的年度考核绩效指标;每年年末,根据绩效实际完成情况,按比例分别确定最终增加的股权数量。当年绩效完成情况低于 90 分的人员,取消其享有当年虚拟股 的分红资格。 次年 增加 虚拟绩效 股数本人 所在岗位的初始 职位股数 50%绩效系数 5.3 虚拟 工龄股 可以依据员工在本公司工作服务年限,自劳动合同签订后员工到岗之日起至每年年末,按照每年 100股的标准增加股权数量。 3 表 2 虚拟职位股数评定标准 职系 等级 高级管理人员 (股) 其他人员 (股) 1 级 500-2000 2 级 500-2000 3
8、 级 500-2000 4 级 500-5000 5 级 500-5000 6 级 500-5000 7 级 1000-10000 500-8000 8 级 1000-10000 500-8000 9 级 1000-10000 500-8000 10 级 1000-20000 1000-10000 11 级 1000-20000 1000-10000 12 级 1000-20000 1000-10000 13 级 1000-30000 5000-20000 14 级 1000-40000 5000-30000 15 级 1000-80000 5000-50000 6. 激励基金核算、提取 6.
9、1 每年以公司年度净资产 收益率 6%作为确定是否授予股权激励基金的考核基准指标。凡年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低于 6%(不含 6%)的,不得提取股权激励基金。在实现公司业绩目标的情况下(即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6%),按照公司该年度净利润的 5%核算和提取股权激励基金,在超额完成公司业绩目标的情况下(即净资产收益率超过 6%),激励基金计提的比例和净资产收益率 增长的比例同步提高 。 6.2 某一年度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且 总经理室 会认为激励基金提取比例需调整,则可在年度计划中提出新的激励基金提取比例。如果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6%的情况下调整后的激励基金提取比 例高于 5%,则须由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重新审
10、议通过后才能执行。 6.3 激励基金在下一年度的 经营成本中列支 。 7. 绩效考核办法 7.1 绩效考核周期:以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为一个周期。 7.2 每年年初,根据激励对象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确定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考核,其中工作业绩是重点考核内容。 7.3 对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与该岗位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通常包括财务类指标,如净利润、投资回报率等;经营类指标,如市场份额,新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等;管理类指标,如流程规范性、员工 满意度等;技术类指标,如技术先进性、新品研发进度等。 7.4 每年年末,根据年初确定的考核内容,进行个人绩效评估,其结果作为激励
11、对象参与股权激励基金分配的一个依据。 7.5 绩效系数确定标准,见表 3 4 表 3 绩效系数确定标准 绩效得分 绩效系数 110 分 1.2 100 分 1.1 85 分 .=1.0 75 分 0.8 65 分 0.6 60 分 0.5 60分 .=0 8. 激励基金分配及处理的方法 将当年激励资金总额分为即期基金和预留基金,即期基金和预留基金的比 例为 9: 1;即期基金是指当年可分配给激励对象的激励资金;预留基金是指当年可用于奖励的基金总额扣除即期基金后的奖励基金,用于储备或支付具备资格的新增员工及岗位职务升迁员工进行期股激励的需要。 8.1虚拟股权的每股现金价值 首先确定参与分红的股权
12、总数,即加总所有股权享有者当年实际参与分红的股权数量,得出参与分红的股权总数。然后,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每股现金价值。 虚拟股权每股现金价值当年参与分配的分红基金规模实际参与分红的虚拟股权总数 实行虚拟股权激励制度的第一年,假定其当年实际分红基金数额为 12.75 万 元,而当年实际参与分红的虚拟股权总数为 115800 股,所以根据公式,其当年虚拟股权每股现金价值 127500 元 115800 股 1.10元 /股。 8.2每个虚拟股权持有者的分红办法和分红现金数额 将每股现金价值 乘以 年度考核系数 乘以股权享有者持有的股权数量,就可以得到每一个股权享有者当年的分红现金数额。 再 按照
13、 “ 当年分红兑现:结转下年 90: 10 ” 的比例结构滚动分配分红现金。即当年发放分红现金的 90%部分,剩下的 10%部分计入个人分红账户,然后结转到虚拟股权享有者下年的分红所得中。 个人实际可分配虚拟股红利 =虚拟股权每股现金价值 年度绩效系数虚拟股股数 90% 8.3 虚拟股权红利的发放 当年的虚拟股红利在次年 4 月份发放,虚拟股红利以公司公告为准。虚拟股红利发放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到员工银行卡上,涉及到征税,由员工自己缴付。 单个激励岗位分配金额不得高于当年激励基金总量的 25%。 9. 虚拟 股份 的 退出 9.1 离职:从离职之日起所授予虚拟股份自动丧失;不再享有任何分红权。退还本金。 9.2 解雇: 从解雇之日起,所授予虚拟股份自动丧失;不再享有任何分红权。退还本金。 9.3 强制退出: 有损于公司利益的一切活动,包括 同业竞争,所授予虚拟股份自动丧失;不再享有任何分红权。 5 10. 附则 10.1 本计划的修改、补充均须经公司 股东会 同意。 10.2 本计划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实施此激励办法的激励对象不再享有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