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鉴赏 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 最好的巧劲,最大的捷径 答题 总则 :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 规律 : (诗歌答题 模板 ) 1、如果问 “写了什么 ”,则必答 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 2、如果问 “怎样写 ”,则必答 手法和内容 (即用了什么 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 “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 ”,则必答 手法、内容、作用、情感 (注意: 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 “为 什么这样写 ”,则 必答 内容 (即 原因 ,可从 诗句中概括 ,往往
2、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 “知人论世 ”),还要从 结构 上回答(即在 结构上的作用 )。 5、如果题目要你 “简析 ”,则可按 2 的方式回答。 一 .分析 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或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景:此 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境:渲染了(孤寂,凄清,喜悦)情: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例如: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 暗 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 静 ,高当 泪 满 悬 .南飞有乌鹊,夜 久落江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此诗描绘了春夜的月下景色,渲染了 冷清、凄凉 的氛围,抒发
3、了作者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安的 凄凉伤感 之情。 诗歌鉴赏 - 月 -杜甫 作者通过咏月抒发了哪些感情? 从 “ 万里 ” 、 “ 时时 ” 、 “ 夜久 ” 三个词中任选一个,分别简析它们 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 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 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 万里 ” 一词, a.突出空间范围之广, b.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
4、, c.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 夜久 ” 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 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 时时 ” 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 “ 故故 ” 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二 .分析 诗眼 提问方式 :某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 ?(春夜喜雨中的“喜” ) 答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还原到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所传达出的意境或感情。 例如:第三句 (颈联) 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 ? 过香积寺 .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
5、径,深山何处钟 . 泉声 咽 危石 ,日色 冷 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山中的 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鸣、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而显得阴冷; “ 咽 ” 和 “ 冷 ” 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烘托了 幽深孤寂的景象。 三 .表现 手法 提问方式 :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有什么作用 ? 答 :点明表现手法;阐释手法在句中是怎样运用的? 写出作用(烘托了或表达了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怀古伤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2描写手法: 1,衬托 正衬; 反衬: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或反衬人物内心活动。 2,虚实结合(联想、想象); 3,白
6、描、对比; 4,动静结合; 3修辞手法: 1,用典:含蓄凝练、丰富内容、富于文采; 2,比喻:写出本体的相似性; “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 .” ; 3,比拟:含蓄凝练; 4,夸张:强调突出; 5,对偶:含蓄凝练。 四 .分析 主旨型 ( 1) 田园山水诗 :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 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 2) 边塞征战诗 :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和草菅人命; 讽刺军中苦乐不均,表对战士的同情; 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征人念远思归、思乡怀亲; 憧憬美好生活、向往和平;投笔从 戎、建功立业; 奋勇杀敌、以身许国; 描写
7、塞外生活艰苦; ( 3) 咏史怀古诗 :凭吊古迹古人,感慨身世,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追慕古贤,表对古人缅怀之情,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怀古伤今,讽刺社会现实;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常用手法:用典; ( 4) 羁旅思乡诗 :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 5) 咏物抒怀诗 :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五 .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此诗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风格、艺术)? 答:点明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
8、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写出其表达效果。 2叠词的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 3)以景结情的作用 问:这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分析其表达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 元 稹 (唐代著名诗人 ,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诗作号称“元和体”。 ) 残 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 风吹雨入 寒 窗。 答:以景结情写了暗夜中的风吹着雨,拍打着冰冷的窗户;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惋惜和担忧,以及悲愤,感情浓郁而深厚结句以景结情,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9、为什么? 答: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 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折柳 ”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 折柳 ”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 关键 ” 之说,为什么? 答: “ 折柳 ” 的寓意是 “ 惜别怀远 ” 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 折柳 ” 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 折柳 ” 是全诗的关键 . 比较评价 提问方式: 答题思路: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 (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
10、法、修辞方法等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 恨 ,一时回首 背西风 。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 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 荷 ”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 ”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分) 答:都用了 拟人 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 绿荷 ” 有 “ 恨 ” 而 “ 背西风 ” 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 伤感不平 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
11、荷花 ”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 “ 愁热 ” 却呈现爱喜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 悦之情,基调 活泼有趣 。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注释 : 细草摇头 -指微风吹来,侬 第一人称代词,我。多见于古诗文。 披襟 -敞开衣襟。拦得 -挡住,承受。 碧伞 指荷叶。 (附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小池 、 宿新市徐公店 ) 大 意 ( 1) 小草早已探出了尖尖的脑袋,在微风中摇曳着它那婀娜的身姿。头,轻轻地摇摆着,带着对生命的喜悦,仿佛在轻声哼着小调。池塘里,碧绿的荷叶上滚动晶莹的露珠。小小的荷花抬着它那 张小巧 的脸,感受温暖的阳光。清风拂过它的脸庞,它好似一个害羞的女孩儿,躲藏在 田
12、田 的叶子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像一粒粒的明珠闪耀着光芒,也像天上眨眼的 繁星 ,那 么美丽!空气中弥漫着的是荷花散发出的阵阵馨香,让人们为它驻足,为它迷醉。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诗人不禁感叹道。 ( 2)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边乘凉。池边的小草摇头晃脑,向诗人报告 “ 风来了 ” 。诗人急忙敞开衣襟,企图把这阵西风全拦住,不让它溜走一点,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凉风。虽然已经到了傍晚,那些娇嫩的荷花还是害怕天气的炎热,低着头 在碧绿的荷叶下躲躲藏藏,不敢抬起脸来呢! 齐 安郡中偶题 杜牧 翻 译 : (其一)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上,荷叶亭亭、
13、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教材相关作品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翻译 一阵西风吹过,小草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向我点头致意,我的衣襟也被风儿兜满。在这闷热的傍晚,池塘里的荷花也热得发愁吧,此时她们一起将美丽的面庞深深地躲藏在碧绿的叶伞下。 江城子 南宋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 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 双阙远, 空怅望,过维扬 。 注: 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馘( gu):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 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
14、安策。 8从全词看, “ 徒感慨 ”“ 空怅望 ”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 5 分)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 在此基础上, “ 徒感慨 ”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 、 英雄已逝 的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 “ 空怅望 ” 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 壮志难酬 的惆怅心情。 9、( 6 分) 借景抒情 。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
15、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 运 用典 故。作者运用了 “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 ”“ 击楫中流 ” 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直接抒情。 作者直接运用 “ 徒感慨,漫悲凉 ”“ 空怅望 ” 抒发悲伤、惆怅之情。 对比。 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 对比。(每答出一种手法并分析,给 3 分;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 归思 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 早角 吹 霜 尽,郭里 残潮 荡 月 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曹松,晚唐诗人,舒州(治所在
16、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8颈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4 分) 答: 9请简要赏析 “ 心似百花开未得 ,年年争发被春催 ” 这一佳句。( 4 分) 答: 参考答案: 8选用了 “ 晓角 ”“ 晨霜 ”“ 残潮 ”“ 明月 ” 四个意象,营造了 凄清 的意境,融入了作者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 归思 。 9尾联把归心 比喻 为含苞待放的百花,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那就像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生动贴切的表现出诗人纷乱强烈、难以遏止 思归之 情,形象地揭示出 羁旅逢春 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