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遗址文化游初始阶段的小众旅游发展方式辨析 “新旅游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遗址文化旅游的开展,但我国遗址文化游刚刚起步,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管理系统,在遗址文化游初始阶段,探索、实行合理的旅游发展方式对遗址文化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大众旅游与小众旅游在遗址文化游初期对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影响,论证小众旅游将是遗址文化游初始阶段建设的合理发展方式,有助于真正实现遗址文化游产业的永续发展。 2007 年宁波东钱湖的一次研讨会上,参会人员首次提出了“新旅游时代”, 旅游市场将出现旅游产品 多样化与差异化、旅游服务精细化、旅游营销品牌化等诸多新变化,尤其是旅游内涵文化化,游客们将更加
2、注重对旅游目的地的特性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的特殊体验,追求旅游的品位化。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得文化产业成为旅游产业的未来支撑,遗产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而作为遗产旅游的一种,遗址文化旅游的开展是时代的必然。 一、国内遗址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遗址文化游基础薄弱旅游设施不足、管理系统不健全、遗址区的环境承载力有限,根据加拿大地理学家 R?W?Butler 的 S 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 模型(图 1),我国 遗址文化游 尚处于探索 阶段( Exploration stage),即以自然、文化为吸引物吸引少量游客,很少有专门旅游设施。旅游开发中频现注重短期收益的粗放开发模式,造成许多
3、2 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不可修复性的破坏。 结合遗址文化游的开展必须以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为前提,以实现永续发展为目的,提供文化性强、品位高的精细化产品和服务,当下发展遗址文化游的旅游开发方式的选择需慎重。 二、遗址文化旅游的独特性 结合 PALMER C 的认识,遗址文化游是基于遗址本身,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吸引旅游者,构建 与维持国家、民族、个人的文化认同感的一种文化体验旅游模式。故遗址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与遗址自身的特异性息息相关。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2),遗址定义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由此可
4、见,遗址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是探究古人类生产生活及其生存环境的重要史料。 (二)具有神秘感,遗址距离现代人生活时代久远,保存不完整,需要人去考证。 (三)具有独一性、不可复制性 。 (四)对真实性要求严苛,遗址是有别于一般的人造旅游吸引物的,一般旅游吸引物的生命存续取决于开发者的经济利益得失,而遗址一旦失去真实性,则毫无价值可言。 因此,依托于遗址发展起来的遗址文化游不仅先天具有浓烈的历史人文气息,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对一些猎奇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在旅游3 资源上更是独一无二的、不可仿制的。更为突出的特征是遗址文化游必须保证遗址的真实性,否则基于失去真实性的
5、遗址建立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必然会失去特色,体验也将变得索然无味。 三、传统大众旅游发展方式在遗址文化游初始阶段的适 宜性分析 学者张凌云( 2002)认为:从需求角度看,大众旅游即大众消费;从供给角度看,大众旅游就是以普通大众为目标市场,生产其需要并具有相应消费能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大众旅游以其固定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以及大批量的销售形势成为逐渐兴起的旅游热点。Auliana Poon 在 专 著 Tourism ,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提出大众旅游下的旅游产品促销是不考虑顾客差异的大众消费,其消费是大批量的,是不顾及旅游
6、目的地的社会习俗、文化、当地 居民和环境的,而这些正是遗址文化旅游最珍视的内容。 众所周知,遗址是古人类建造的,尤其是我国遗址不同于外国石制遗址,多为土遗址,这类遗址经历岁月的沉淀,风雨的侵蚀,早已变得脆弱不堪,除遗址本体外,遗址周围环境也是遗址存在的重要维系,近些年,其生态平衡和风貌保持也变得极不稳定。 在开展遗址文化游的初始阶段,由于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已经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故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资金匮乏,各类旅游服务设施配备不健全,甚至很少有专门的旅游设施,若采用大众旅游发展方式,则无法满足发展大众旅游将会带来的大量游客的 需求,无法承载大批量的各类消费人群给遗址带来的客流量压力,以及无法避
7、免其对遗址产生的巨大环境压力,易破坏遗址区的稳态。 4 因此,就遗址自身的特殊性和大众旅游的特征而言。在遗址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实行大众旅游发展方式,不仅影响了旅游体验的深刻性和精细化,而且威胁着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极易造成环境与文化的退化。 四、小众旅游发展方式在遗址文化游初始阶段的适宜性分析 小众旅游指小范围或小圈子内的旅游,它更深入与独特,需要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和人文精神。在遗址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相对于极易造成遗址区过 度人工化、商业化和同质化的大众旅游相比,小众旅游在旅游消费人群的选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承载力等方面更易于挖掘、弘扬遗址价值,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更利于遗址文化
8、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遗址文化游的消费人群的选择 在遗址文化游的初始阶段,实行小众旅游发展方式,主要从利于保护遗址与弘扬遗址文化的角度出发,在遗址文化游人群的选择上锁定那些更有利于遗址文化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消费人群。 对于以游乐观光为主的游客,因很多遗址的观赏性欠缺而不能正视遗址的美学价值,尤其是一些位于乡野地区的史前聚 落遗址,出于保护的需要,遗址在考古挖掘后就回填土进行封存,以至于除了一些在博物馆陈列的陶罐、石器和长期暴露在外的灰土层之外,就是一片农田或山林,游客只能凭借一块遗址保护碑得知遗址的确存在;还有一些遗址仅将遗址本体的一角做罩棚展示,如汉长安城遗址,几根石柱,几块巨石,几条壕
9、沟,这相比于那些或壮观或秀丽的湖光山色,着实不能让这类游客提起兴趣。在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旅游讲解配备匮乏或缺失,又因为这类游客大多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故看不出遗址结构特征,想象不出遗址的恢弘,也不5 明白遗址的艺术价值所在,基本上是在索然无味中 离去。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这种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的古墓葬参观旅游,若无导游的实时讲解,根本体会不到参观的趣味性,这难免会起到负面的旅游宣传作用。 相比旅游观光型游客,文化至上的旅游消费者期望体验到独特的具有深厚底蕴和品位的遗址文化及其相关文化,他们可能是文化协会,狂热的文化爱好者,或是带着学生的老师。故这一人群可再分为猎奇者,专业人员和注重文化教育的求知者
10、。 这类群体最先考虑的问题是本地是否具有特有的、有价值的遗址文化产品,以及这种文化特色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具备她们认为有价值的遗址文化特色,这一群体的游客往往会不惜代价去景区参观,并且这一群体往往不会选择参加旅行社组团出游,尤其是文化协会和带着学生的老师,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寻找信息、设计线路和亲身体验,在游览过程中极少需要导游的讲解,而是希望以自身作为遗址文化的传播着和解读者。 文化至上型的旅游消费人群多具有相应的文化素养,或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懂得欣赏遗址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彼此之间也可进行深刻的学术交流,进行知识的补给,促进文化的交流,当地居民在耳濡目染中也对遗址有着深入
11、的认知和理解,使遗址渐渐家喻户晓, 有利于提高遗址的知名度;同时,民间的对遗址发掘栩栩如生的传说又增加了遗址的神秘色彩和趣味性,为今后的遗址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旅游消费群体的选择上,小众旅游更加慎重与明晰,这更有利于发展处于初始阶段的遗址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6 (二)遗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遗址的保护事业具有关注人类的基本价值和超越时代的高雅文化属性,旅游活动从内在文化逻辑上不可能自觉地关心或者完全符合遗址真实性保护的要求,大众消费逻辑的充分而自发的运作有可能确立“劣币驱逐良币”的审美的各类新法则,即通俗的文化产品 展示形式会排斥高雅、严肃的遗产诠释方式。 在遗址文化游的初始阶段
12、,小众旅游针对特定的人群制定更加精细化的产品,可以缩小文化遗址保护与现代旅游在内在文化品向上存在的差距,更多的对沉重的历史、民族的文化进行思考,而非只关注产品的娱乐性,利用遗址的某些内在的、深层上的东西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遗址文化旅游产品,使遗址文化旅游的核心产品更加有深度,更加专业化,并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更加注重本地文化特色,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例如挖掘遗址历史文化内涵,确立遗址的文化形象,塑造遗址的时代环境,创造游客可亲身参与的旅游产 品制作,体验真实的古代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从而防止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表现形式更加商业化、娱乐化、同质化,使遗址文化游变得肤浅与庸俗。 (三)遗址文化旅游旅游环境
13、承载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明显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包括游客密度、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发展强度)。根据崔凤军( 1995)所述,依据旅游环境组分特征,旅游环境承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分量:环境生态承纳量,旅游者感知承纳量、经济承载量、当地居民心理承载量,如图7 2 所示,其共同构 成了遗址文化旅游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 就环境生态承载量而言,在遗址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其承载游客规模是有限的。对知名的遗址,在初期开展小众旅游,可以使遗址区内脆弱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在旅游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免受旅游需求扩张所带来的数量庞大的旅游
14、客流的破坏,同时可以合理的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最大程度的保障遗址组成要素及其整体环境风貌的完整性,确保旅游发展从伊始就建立在生态坏境的承受力可承载范围之内,自觉理智地循序渐进。 就旅游者感知承载量而言,在遗址文化旅游初始阶段开展小众旅游,由于锁定的小 众游客本身具有一定的学识素养,这使得遗址的遗迹在旅游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其原生态的展示依旧可以满足游客的观赏和学习,更激发了游客探索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避免由于利益驱动而进行的短期旅游开发行为的出现,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保持历史文化景观的纯净,满足旅游者的视觉感官需求。 就经济承载量而言,由于在遗址文化旅游开展的初始阶
15、段,各类旅游设施不健全,如食宿和交通运载设施明显匮乏,无法满足大规模、不同类别游客的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遗址区的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还不清楚,若强制开发大量旅游设 施以满足游客需求,则会威胁到遗址区生态环境的平衡,破坏遗址区整体风貌。初期发展小众旅游,其旅游消费群体规模小、组成简单,日常的住行即可满足其基本需求,可以避免对现有环境造成负担。 就当地居民心理承载量而言,即当地居民对游客密度承受能力,在遗8 址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其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游客管理体系不成熟,若大量游客涌入,遗址区将面临大量旅游垃圾,以及陷入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噪声污染的困境,并扰乱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习俗、
16、秩序,很容易造成当地居民的抵触情绪,不利于遗址文化旅游的开展,更不利于遗址 的保护。在初期开展小众旅游,可以缓解和逐步协调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矛盾,当地居民更在聆听、观望古文化爱好者、猎奇者的谈论和探索活动,或是与一些对遗址认识资深的游客相互之间慢慢的交流与沟通中对遗址有了更深的认知,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饭后谈资中也能对遗址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无形中对遗址进行了宣传,并且提高了遗址的知名度,为遗址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总结 遗址文化旅游是遗址利用的一种方式,在遗址文化旅游开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小众旅游路线要优于大众旅游路线,它更加有助于遗址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 如下: (一)强化“旅
17、游保护”,淡化“旅游开发”,遗址的保护强调的是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小众旅游在遗址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开发,保护了遗址区的整体风貌环境、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强化“旅游文化”,淡化“旅游经济”,它更加关注的是对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历代旅游主体游览旅游客体时所创造的旅游文化的探索、发掘与批判、继承;重视真实的遗址文化知识的传播、深度展示遗址景点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者在旅游中追求文化享受这一需求;尊重遗址本身,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9 (三)强化“旅游供给质量”,淡化 “旅游项目数量”,在遗址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优质的旅游产品对遗址的文化宣传有积极作用,细腻、深刻的旅游产品更加凸显了遗址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有利于区分遗址与其它一般旅游吸引物,提高遗址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在遗址文化旅欧的初始阶段开展小众旅游是适宜的,这有利于遗址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今后步入成熟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