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亡与死亡教育,案例引入,小学生自杀事件,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 “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10月30日,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军军(化名),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这句遗言后,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事发前,语文老师曾因军军不遵守会场纪律批评了他。这起悲剧给所有人都带来伤痛,11月1日上午,语文老师见到孩子的遗体后晕了过去。”,死亡教育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所进行的教育。它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护理学和法律学等不同方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善待生命,在面对自身或他人的死亡时能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
2、,还包含人们对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感觉与情感,死亡教育的原则,1.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2.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3.广泛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作用:1.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死亡时的生理和心理改变。人的死亡无外乎3种情况:意外死亡、自然死亡和疾病死亡。作为护士,着眼点是占3种死亡总数90%-95%的疾病致死。一般来说,疾病致死都经受不同程度的生理痛苦和精神折磨,所以需要护士以各种科学方法去减轻病痛,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2.有助于形成新的生命观。传统生命观告诉我们,生命是最神圣的,生命是最幸运的,生命是最珍贵的,生命不能轻易地结束。其映射在医学活动中就是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患者的生
3、命,维持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过程。而这样做其实并非真正的人道主义。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它让人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在筹划个人有生之年的蓝图时,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3.了解相关医疗机构服务和丧葬习俗。让护理人员了解临终护理服务的进展,诸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SARS等特殊疾病的临终护理,替代疗法的功效等。同时,提倡摈弃一些旧的殡葬习俗。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约700万人左右,其中土葬者达400万之多,仅此一项就挤占了耕地74万亩,消费高达100多亿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活不起”,因为看病太贵,死也死不起,大办丧事负担重。中国几千
4、年的传统文化中,“孝道”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病、老、死上,这一点已深深融入人们的价值观里,因此加强死亡的文明建设,任重道远。,4.了解与死亡相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主要是对安乐死、尸体解剖和器官移植等问题的认识。美国有1例30多岁死亡的青年,捐出了7个器官,同时挽救了37条生命,这是一项爱的举动。而我国每年患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几十万,其中只有几千人能获得移植;因角膜疾患致盲者达 200多万,接受角膜移植者仅3000例左右。其主 要原因就是器官来源少。,死亡教育的发展,以各国死亡教育为例,在“死亡课”上,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
5、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等。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 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美国,死亡教育 (death education)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 1928 年,正式兴起则是在 20 世纪 50年代末。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之后死亡教育渐受重视。据统计, 1973年美国已有六百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性教育。到1976年,已有 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英国,在英国
6、,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 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 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 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呼应课程”,德国、法国,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专业教材,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面对死神的挑战。 法国成立总统委员会专门处理有关生与死的社会控制问题。,小视频,日本教育界则是提倡一种“余裕教育”,试图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
7、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恢复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 此外,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日本政府于1989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敬畏的观念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日本,中国现况,其中15-34 岁为第一自杀高峰年龄组占40.17% 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而且低龄化趋势日渐严重.,我国的自杀率超过“0.2万”是世界上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自杀死亡的绝对人数很大. 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中国内地并未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死亡教育;而是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
8、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研究,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更不用说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意义等,总体上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中国,2003年4月8日,湖北省教育厅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日益突出问题,专门组织召开了有全省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 。 2004年12月,辽宁省教育厅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以此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全省各中小学校不仅要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还要配备专门教师、专门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推动全省中小学
9、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2005年6月17日,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对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生命教育原则、生命教育内容、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做出了详细的规定。,2005年12月11日,湖北省地方教材生命教育通过“立项初审”,并拟由人民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当前大学生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启示,一 淡化生命意识 二 否定生命价值 三 漠视生命崇高感 四 抹杀生命成就感,当代大学生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淡化生命意识,教
10、学内容的规范性、统一性,使得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对生命责任意识的淡化,否定生命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活在无意义的生命状态里,漠视生命崇高感,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是神圣的、是崇高的,它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承载着人生的期待和愿望。,否定生命价值,每个真实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原因分析,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思想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 个体心理因素学校环境的影响,启示,(一)正确对待死亡,通过死亡教育唤醒大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三)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为支撑点,通过责任和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对生命负责,(二)以生命体验和心理辅导为两翼,通过挫折教育,使大学生体会生命的精彩,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正确对待死亡, 珍惜我们的生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