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修改.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7623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针疗法修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腹针疗法修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腹针疗法修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腹针疗法修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腹针疗法修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腹针疗法简介,贵州省人民医院李琼,概 述,腹针疗法是以神阙经络系统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证的一种针灸疗法。,腹针理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美国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有两脑:颅脑(颅中脑)和肠脑(肠神经系统),并认为两脑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为神阙系统存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以脐为核心的腹部是最早先天经络,“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在母体内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最早通道是脐带。因

2、此,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脐带为核心的系统便是最早的经络系统或称为:先天经络系统。人出生后脐带被切断,就存在一个先后天交接过程,首先要会呼吸,故后天的第一条经络产生叫手太阴肺经。,全 新的针灸理念,传统针灸强调的“酸、麻、胀、痛”,“气至病所”的针感并非大多数患者能接受。很多疾病尽管针灸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病人对针灸治疗方法的恐惧而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腹针疗法要求“刺至病所”,提出“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针灸发展思路,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使针灸学的可重复性大大提高,任何医师经过严格的培训都能够很好地掌握。,腹针的适应证,心脑血管病 眼底病 球后视神经炎

3、 视神经萎缩肩周炎 颈椎病 腰腿痛 关节炎其他的针灸适应证,经治疗疗效不佳者。,腹针的禁忌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肿瘤并广泛转移妇女孕期,腹针的取穴法,以腹部的神龟生物全息影像为特征 颈部从两个商曲处伸出,头部伏于中脘,尾部从两个气旁(气海旁开5分)处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附近,前肢由滑肉门引出,在上风湿点(滑肉门外5分上5分)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滑肉门外1寸),后肢由外陵穴向外伸展经下风湿点(外陵穴下5分外5分)止于下风湿下点(外陵穴下1寸外1寸)。,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中脘】神阙穴上4寸 胃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

4、、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下脘】神阙穴上2寸 任脉上经穴主治: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水分】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主治: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神 阙】脐之正中主治: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5、,【气海】神阙穴下1.5寸的任脉上主治: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石门】(别名:绝孕,禁针)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主治: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禁针,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关元】(别名:丹田)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主治: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

6、、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商曲】下脘旁开5分处主治: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气旁】气海旁开5分主治: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气穴】关元穴旁5分主治: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

7、部位,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滑肉门】水分穴旁开2寸处取之主治: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肩,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天枢】脐正中旁开2寸处主治: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癫痫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侧腰,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外陵】阴交穴旁开2寸处主治: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髋,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上风湿点】滑肉门穴外5分

8、上5分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上风湿外点】滑肉门穴外1寸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气旁】气海旁开5分主治: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全息图功能: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腹针的针具选择,针具的选择 一般采用每一个病人使用统一长度的针具来治疗。直径0.180.22mm。体型较高大或胖短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较厚,选用50mm长度的针具治疗。中等肥胖及普通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适中,选用40mm长度的针具治疗.削瘦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很薄,较易刺穿腹壁层,选用30mm长度的针具治疗。,腹针进针的深度,一般腹针将进

9、针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病程较短或邪在表的病,针刺天部(即浅刺)。病程虽长,未及脏腑或邪在腠里的病,针刺人部(即中刺)。病程较长,累及脏腑或邪在里的病,针刺地部(即深刺)。,腹针的针刺手法,腹部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根据处方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根据疾病发生的病位来决定针刺的深浅。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手法,要求“刺至病所”即可。,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病程短和体质较差的病人留短些,病程长和体质较好的留相对长些。起针时按照进针顺序以序起针。从原来针刺的深度缓慢捻转出针,禁止向深刺然后起针。前三天每日一次后隔日一次,610次为一疗程。,留

10、起针时间,举例:腹针治疗网球肘,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针刺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4、上风湿点(患)。辨证加减:肘部疼痛较剧加上风湿点三角(患)。,落 枕,中脘、商曲(患)滑肉门(患)辩证加减颈项双侧疼痛:商曲(双、浅)、滑肉门(双)。颈项后正中疼痛:下脘(浅)、商曲(双、浅)。,肩周炎,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辨证加减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滑肉门三角(患)。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肱骨外上髁炎,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浅)上风湿点(浅)辨证加减

11、 肘部疼痛较剧加上风湿点三角(患、浅)。,腱 鞘 炎,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上风湿外点(患)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浅)、上风湿外点(浅)辨证加减 腕部拇指侧疼痛加列缺(患)腕部关节正中疼痛加外关(患)。,颈椎病,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针刺深浅:中脘、关元、商曲(浅)滑肉门辨证加减: 神经根型加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椎动脉型加下脘。上肢麻木、疼痛加患侧滑肉门三角。头痛、头晕、记忆下降加气穴(双)。耳鸣、眼花加气旁(双)。,腰椎间盘突出症,水分、气海、关元辨证加减: 急性期:人中、印堂。 缓解期:气穴(双)。

12、以腰痛为主: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 合并坐骨神经痛: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腰背痛,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辨证加减: 背痛较甚:滑肉门(双、浅)、太乙(双)、石关(双)、风湿点(双、浅)。 腰背俱痛:商曲(双)、天枢(双)。 腰痛较甚:外陵(双)、金河(双)。寒湿性:上风湿点(双、浅)、下风湿点(双、浅)。 劳损性:商曲(双、浅)、四满(双)、气穴(双)。 肾虚性:下风湿点(双、浅)、水道(双)。,慢性胃炎,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辩证加减: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便秘:加天枢下(左侧)虚寒型:加神阙温灸,消化性溃疡,中脘;

13、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双侧)。辩证加减:十二指肠溃疡:梁门(右侧、中刺)嗳气、泛酸:上脘(中刺),慢性肠炎,中脘;下脘;腹泻;关元;天枢(双侧)辩证加减:小腹胀痛:加大巨(双侧)。便溏、水泻:加水道(双侧)。脾胃虚寒型:加大横(双侧);神阙灸。,胆囊炎,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上风湿点(右侧)。辩证加减急性胆囊炎:大横(右侧)消化不良:天枢下(右侧)便秘:天枢下(左侧),上呼吸道感染,中脘;下脘;上风湿点(双侧)。针刺深浅:中脘(浅刺);下脘(浅刺);上风湿点(双侧)。辩证加减:咽部疼痛加下脘下(浅刺)。高热不退加气海、关元。,体会腹针治疗:穴位可双侧取针刺深浅可不拘泥掌握腹针精华穴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