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概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引起较严重的健康危害的致病菌。O157:H7是EHEC中最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它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老人和儿童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时病死率可高达50%。,流行概况1-世界,该病七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发现,经过牲畜出口传至日本,九十年代日本连续发生的暴发流行轰动了世界,1996年日本发生暴发流行9000多名儿童感染,主要由污染的萝卜苗引起;1993美国发生暴发流行,700 名儿童感染,主要由污染的汉堡包的牛肉馅饼引起;2000年加拿大500
2、0人感染,是污染的水源引起。,流行概况1-中国,我国12个省发现该病。1999至2000年,在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如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爆发流行。此次爆发流行,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行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流行时间最长、发病原因最复杂的一次。1999年我国江苏、安徽两省发生了大规模O157:H7暴发流行。共发病195人,死亡177 人,病死率为90.77%,流行时间长,达 7 个月。,流行概况1-河南省,2000年,我省四个市发生可疑病例,开封、睢县出现暴发;睢县发病 35 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32 例,死亡 28 例,病死率 87.50%;2001年后没有发现新病例。,流
3、行病学,传染源:EHECO157:H7感染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可作为传染源。牛、猪、羊、狗和鸡等动物是EHECO157:H7的天然宿主,相对来讲,动物作为传染源更为重要,它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传播途径:食物、水、接触、媒介昆虫。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无持久免疫力。但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且症状往往较重,容易伴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特征,(一)地区分布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报道的EHECO157:H7感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似乎EHECO157:H7的感染偏向于在发达国家发生。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对EHECO
4、157:H7感染的高度重视以及较完整的病例报告都不能充分解释该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量出现。这一方面与EHECO157:H7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国家的饮食习惯、食品的加工供应等有关系。,流行特征,(二)季节性全年都可发生,但散发性病例大多出现在夏季,这与大部分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夏季发病高峰是一致的。美国和日本的一些调查资料显示:1月份O157:H7大肠杆菌的病例也明显多,可能与庆祝圣诞节和元旦消费肉类食品较多有关。(三)流行形式疫情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呈现局部爆发,乃至大爆发。,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轻度无并发症的腹泻;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栓形成性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潜伏期为2-7天(平均4天)出血性肠炎:腹泻、进而鲜血样便,血多便少; 低烧或不发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急性肾衰、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热、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急性肾衰)和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轻瘫、昏迷、间隙性谵妄)。,诊断标准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具有以下表现之一者即为疑似病例:1.鲜血便或鲜血样便(血便相混)的腹泻病例;2.腹泻若干天后继发以少尿或无尿为先驱症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附件4)的病例。,诊断标准,确诊病人:1.粪便中检出产毒的O157:H7或其它出血
6、性大肠菌;恢复期血清O157 脂多糖IgG抗体呈4倍升高;蛋白印迹实验证实含有O157LPS、EHEC溶血素、stx1、 stx2、eaeA特异性抗体;2.在流行区内,经专家确认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密切相关,并排除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为临床符合病例;,治疗,对出血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腹泻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支持疗法和慎重使用抗菌素。抗菌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和抗生素是否能够促进或诱导细菌释放志贺毒素的特征来确定。大多数抗生素可促进或诱导细菌释放志贺毒素,诱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但是,在周围发生了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后,慎重选择和使用抗菌素进行预防是必要的。,治疗,对出血性肠炎的
7、治疗并不特别困难,难在及时诊断,防止病情恶化、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特别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死亡率较高, 危害比较大。一些对住院患者的资料认为, 出血性肠炎基本上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够缩短病程或缩短住院时间。,预防控制措施,EHECO157:H7感染后,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又无特异性的治疗措施,所以EHECO157:H7感染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与预防其它肠道传染病类似,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一)加强食品、饮水和地表水体的监督和管理,严把“病从口入”关。引起EHECO157:H7感染的各种传播途径最终都是经口实现的,保证食品和饮水的安全可以预防大部分EHECO157:H7引起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二)管好传染源EHECO157:H7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动物和人,其排菌时间都比较长(带菌动物可长期排菌,病人排菌时间可2个月以上)。对确诊病人做好隔离治疗;和农业部门共同解决畜禽的带菌问题;在农村要做好人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预防控制措施,(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改水改厕”,不断改善卫生环境,是预防和控制EHECO157:H7的根本性措施。(四)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五)加强科学研究。尽快发展适宜我国的检测手段、免疫预防技术和临床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