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简介.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7110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8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技术:人乳头状瘤病毒,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引发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获得0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70的宫颈癌与HPV16和HPV18有关系,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人乳头状病毒,08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人,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克蒙塔尼。,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

2、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包含约8000个碱基对。其中包括8个早期开放读码框架(E1-E8)、2个晚期读码框架和1个非编码长控区。在早期开放读码框架中,E6和E7基因对细胞生长刺激最为重要,E6、E7编码的E6、E7蛋白引起宫颈上皮细胞永生化。而晚期读码框L1和L2基因分别编码HPV的主要和次要衣壳蛋白,组装成HPV的衣壳。自从1976年zur 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人乳头状瘤病毒基本概念,病毒分析已经发现100种类

3、型的人乳头状瘤病。发现其中6型和11型危险性低,发育异常也很少;而16、18、31、33、35、45型则具有高危险性,常可引起发育异常。而绝大多数肛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都是6型和11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至少引起人类10余种疾病。常见的为寻常疣,学龄儿童的发病率高达50%。它还可引起多种性传播疾病,其中最主要的为尖锐湿疣。而引起手、足部位 “寻常疣”的HPV与在生殖器和肛门区域引起疣的HPV是不同。 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还与生殖道恶性病变的发生有关,如子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和阴茎癌。但在生殖器或肛门周围能引起外生型疣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类型并不会引起癌症,人乳头状瘤病毒对人体的危害,病毒发现的

4、意义,在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对官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及追踪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8倒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对检测的HPV-DNA阳性患者(阳性组)和HPVDNA阴性患者(阴性组)的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并对HPVDNA阳性患者一年后的转归情况进行追踪。结果(1)22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阳性)159倒,感染率697。(2)细胞学检查诊断:HPV-DNA阳性组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发生

5、率176(28159),显著高于HPV-DNA阴性组145(169)(P001)。(3)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283(45159),显著高于HPV-DNA阴性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29(269)(P001)。(4)HPV-DNA阳性患者一年后转阴率884(130147)116(17147)的患者持续感染,宫颈炎患者HPVDNA转阴率最高922。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感染者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检测和追踪高危型HPV感染对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有重要的价值。,人乳头状瘤病毒传染途径,人乳头状瘤的患者和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美国,人乳

6、头状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它的感染性很强,最常由性接触传播,它可以在疣未产生前或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传染给他人。另外,密切接触、皮肤擦伤、婴儿通过感染的产道、自身接种(通过抓搔传染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和污染物传播也是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 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危险因素 1、有多个性伴侣; 2、过早的性生活(在16岁之前); 3、吸烟; 4、患有其它性传染病; 5、因为临床治疗、艾滋病和其它原因而导致的免疫系统缺陷,使得机体抵抗力下降。,人乳头状瘤病毒临床表现,多数肛门生殖器疣都没有明显症状,但患者多有肛门瘙痒、烧灼等症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潜伏期时多没有任何症状,出现症状时估计感

7、染已经有3个月或几年了。,人乳头状瘤病毒预防,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主要是避免性接触传播。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可以帮助预防HPV的传播。临床研究已经显示那些经常使用避孕套的男性比那些偶尔使用避孕套或从来不使用避孕套的男性,患上生殖疣的机会更少。 夫妻之间保持忠贞(没有婚外性关系)也是很好的保护方法。有HPV的人在与人发生性关系之前应告诉对方,做好防护措施。并且,在有生殖器或肛门周围疣的情况下也不应发生性关系。 临床研究还显示,包皮切除术对于抵抗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可以起到一个保护作用,生殖疣常好发于没有行过包皮切除术的男性。另外,包皮切除术还可使阴茎癌的发生率降低1/10。 由于大多数的子宫颈癌的发

8、生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传染有关,所以子宫颈癌的筛查很重要。它可以在肿瘤扩散以前就得到早期的发现和治疗。所有性生活活跃的妇女或所有年龄在18岁以上的妇女,都应定期进行妇产科检查。其中要包括能发现子宫颈周围异常细胞的巴氏试验(Pap test)。,人乳头状瘤病毒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本身无法治愈,治疗的主要目的的缓解症、治疗疣体。患者可以自行使用的药物有0.5% podofilox、5% imiquimod软膏(咪喹莫特软膏)以及凝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有10-25的鬼臼毒素酊、80-90的三氯醋酸。另外,干扰素、激光也可用于治疗。确诊为尖锐湿疣后推荐使用革疣擦剂.,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

9、,Hpv感染与宫颈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危险性,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此后许多流行病学和分子学研究均毫无疑问的证实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学联系。Bosch和Mano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99.7%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而且各国间无显著差异。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人类肿瘤致病因素中的最高检出百分数,同时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具有普遍意义。,),病例-对照研究是检验病因假说的一种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不论是在拉丁美洲采用准确性较低的检测技术(FISH)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还是采用较高灵敏度检测技术(PCR,HC

10、-II)的研究,所有的结果均显示HPV感染与宫颈癌有明显的相关性(OR=3.6-254.2),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Muoz等在哥伦比亚和西班牙(宫颈癌发病率前者比后者高8倍)进行的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包括436例组织学确诊的病例和随机抽取的387例来自病例所在人群的对照,同时采用了三种HPV DNA检测技术(ViraPap、SH 和PCR)。这一研究避免了人群和地区的选择性偏移,同时又考虑到检测技术间的差异,在调整了一些混杂因素后三种检测方法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在两个国家中HPV16,18,31,33和35型与宫颈癌均呈强相关性,提示HPV与宫颈癌具有病因关系。队列研究是用来验

11、证疾病病因假说另一种重要的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它能够直接体现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时序性,更有力地验证病因假说。Campion对100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随访了两年多,56%的HPV16,18阳性者进展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II),而HPV6阳性的对象仅20%发生进展。Murthy等用原位杂交方法的研究显示,63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原位癌,对组织标本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68.3%,而44例非进展性不典型增生其阳性率为27.3%,相对危险度为5.9(95%CI:2.5-14.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也获得了人乳头状瘤病毒致癌的

12、有力证据。1995年WHO和IARC已将HPV确定为是宫颈癌的病因,HPV型别与宫颈癌,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型别即16,18,6,11型。HPV6和11型经常感染外阴、肛门、阴道等部位,属于低危型别,湿疣或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妇女中多常见,与宫颈浸润癌无明显关联;而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别。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HPV16和18型感染率最高,在检出的所有型别中,HPV16占50%,HPV18占14%,HPV45占8%,HPV31占5%,其它型别的HPV占23%。HPV的型别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关,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HPV16占主要地位(51%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标本),而

13、在宫颈腺状上皮细胞癌(56%腺状上皮细胞癌标本)和宫颈腺鳞细胞癌(39%腺鳞细胞癌标本)中HPV18占主要地位。HPV16、18型感染很普遍,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有些HPV型别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HPV感染型别中52和58型检出率较高。在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52和58型较常见。HPV45型在非洲西部宫颈癌组织中很常见,而HPV39和59型仅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宫颈癌组织中出现。,HPV感染在宫颈癌自然史中的作用,HPV感染生殖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潜伏在细胞内若干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的病毒可恢复活动。HPV感染过程通常分为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的肿瘤期。

14、宫颈癌也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即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在病理上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常又根据严重程度分成三级: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CIN I)、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CIN II)和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 III),这些癌前病变均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在某些自然的或实验条件下,HPV病毒诱发的乳头状瘤虽具有转化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倾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者和CIN都会进展为癌。对于大多数乳头状瘤,这种转化还需要其它辅助因子的存在,例如吸烟、化学物质、宿主因素(例如HIV感染)和环境协同因素等,均对疣、乳头状瘤转为恶性肿瘤有致突变及启动作用。有学者提出了HPV与HSV协同作用诱发

15、宫颈亚性转化的假说:特异性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导致乳头状瘤细胞增生,在HSV感染的启动下,引起宫颈表皮内恶性转化的发生,最后导致浸润癌。这一假说还需进一步验证。,有关HPV感染和CIN对象转归的研究有很多。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HPV感染阳性的妇女在2年内有15-28%进展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尤其是HPV 16和18型感染危险性更高。HPV阳性妇女能否进展到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和癌症,与HPV的型别有很大联系。有研究显示在宫颈低度病变的妇女中,高危型别HPV感染阳性的妇女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性大于低危型HPV感染或HPV阴性的妇女。此外,HPV DNA剂量水平、HPV首次感染的时间等也很重要。,选择原因,健康是一个人奋斗的资本,健康是一家人幸福生活的保障,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最简单也最难的事情。人乳头状病毒的发现让我们找到了导致女性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人乳头状病毒。女性为家庭,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爱女性健康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话题。,关爱生命,人乳头病菌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预防女性宫颈癌的方法和措施。让我们进一步找到可以彻底治愈女性宫颈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灵丹妙药。,和谐生活,让我们为拥有健康和谐的生活而努力!,美好生活 健康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