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国医科大学.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7941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国医科大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国医科大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国医科大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国医科大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国医科大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疾病预后循证的分析与评价,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教研室,2,“患的什么病?”“这种病对健康损害严重么?”“是否有生命危险?”“是否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活多久?”,将发生什么结果? (定性)发生这些结果的可能性多大?(定量)何时会发生 ? (定时),3,第一节 预后证据分析与评价的意义,一、疾病预后的概念 指病人患病后,从发病到最终结局(痊愈、 病残或死亡)的全过程中,根据病人具体病情 等实际情况,事前对结局事件的预测。通常用 概率值表示,如:痊愈率、病残率、病死率、 生存率等。,4,二、预后证据分析与评价的意义 掌握有关疾病预后结局事件的准确证据, 有利于对有关疾病进行预后判断。 预

2、后证据的质量取决于科学的研究设计 与方法。 分析与评价预后证据目的在于指导医生 面临病人的实际问题,应用“证据”进行改善 病人预后的循证医疗决策。,5,第二节 掌握影响预后证据的有关因素,一、疾病本身与环境的因素 1. 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等; 2. 体质与心理因素体壮与体弱、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个人心理状态等; 3. 疾病特点病情轻重、病程早晚等; 4. 有关疾病发病与预后的危险因素高血压 与心脑血管疾病; 5. 医疗环境早诊晚诊、治疗恰当; 6.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与家庭的关心、医疗 保险、经济条件等。,6,二、影响预后证据的质量因素 1. 集中性偏倚(assembly bias) 不同级

3、别的医疗单位收治的病人病情轻重各异。 2. 存活队列偏倚(survival cohort bias) 收集医院研究的预后证据不能包括院外死亡的 病例,导致对预后的过好估计。 3. 回忆性偏倚(recall bias) 依靠病人或亲属回忆过去信息时,回忆不准确 或不完整,直接影响证据的真实性。,7,4. 失访偏倚(lost to follow up bias) 应高度重视。 20%的失访率严重影响预后证据的质量。5. 测量偏倚(measurement bias) 除了死亡存活的结局,其他与预后结局有关 的定性定量指标皆可能存在该偏倚。6. 零时不当偏倚 判断预后的患者,彼此不在同一病程或自然 病

4、史的同一时点造成的偏倚。,8,三、控制偏倚因素影响预后证据的方法 1. 随机化(randomization) 使两组基线可比。 2. 限制(restriction) 限制一定特征的研究对象以排除其他因素 的干扰,但所获得结论有很大的局限性。 3. 配比(matching) 最常见的混杂因素作为配比因素,如: 年龄、性别、种族。,:,9,4. 分层(stratification) 临床科研资料的分析阶段中最常用的检出 和控制混 杂偏倚的方法之一。5.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比较两个率时,两组对象内部构成存在的 差异可用率的标准化加以校正。6. 多因素分析 以COX回归模型最为

5、常用。,10,第三节 评价疾病预后的指标与方法,一、常用的指标 1. 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 2. 治愈率(cure rate) 3. 缓解率(remission rate) 4. 复发率(recurrence rate) 5. 致残率(disability rate),11,二、生存率分析(survival analysis)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从疾病临床过程的 一段时间内存活的病例数占总观察例数的百分比。 1. 直接法 2. 间接法 3. 寿命表法(条件概率法) 4. 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法 5. 生存率比较,12,一、真实性 (v

6、alidity)评价 1. 被纳入患者的代表样本,是否处于该疾病 临床病程的同一阶段或起点? 疾病预后研究,入组观测的病人最好始于 临床早期即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第四节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13,2. 研究对象的追踪观测的时间是否长、追踪是否完全? 根据研究的具体疾病和预后指标的特点制定,不能 太短,否则假阴性。为了保证追踪率(随访率)也 不能太长。 失访率5%时,结果可信; 失访率 5%20%时,结果可参考; 失访率20%时,结果不可靠。 敏感性分析: 发生率的最低、最高值,100例患者,失访16例,4例死亡。排除失访:4/84=4.8%最低率=4/100=4%最

7、高率=20/100=20%,14,3. 用作结果测试的标准是否采用了盲法?4. 如果已明确不同亚组其预后不同,那么对于 重要的预后因素及对独立的“测试组”的患者 是否作了校正?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或COX风险比例模型 亚组分析 统计学校正,图8-2 亚组分层模式图,15,二、重要性 (importance)评价 1. 预后的结果能否合理表达全时效应?,有生存率曲线的预后研究证据,甚有价值。可以说明提供较全面预后信息。便于比较。,3 6 9 12(月),生存率%,16,2. 预后估价的精确度如何? 不仅要提供率的点估计值,还应提供率的可信区间(95%CI)。 95%CI越窄,精确度越高,

8、结果越可靠。同时要注意样本量。,17,三、适用性 (applicability)评价 1. 是否我们的病人情况与被评价证据中 病人的情况相同? 考虑人口学特征、病人病情、病程、 医疗条件、医疗环境、经济状况等。 2. 根据预后证据拟作的临床重要决策与 病人进行了交流吗? 需要病人或家属配合。,18,实例1:467例期胸段食管鳞癌 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作者: 张冬坤, 苏晓东, 林鹏等单位: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杂志来源: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08, 27( 2) : 113- 118,第五节 疾病预后评价应用实例,19,

9、1. 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的因素。 2. 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生存分析方法 3. 研究场所(setti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20,4. 研究对象(research subjects)(1)入选标准(including criteria) 1)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患者; 2) 病理分期为期; 3)手术入路经左胸或右胸; 4)前未行化疗和/或放射治疗。 纳入1990 年1 月至1998 年12 月在中山大学

10、肿瘤 防治中心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术, 术后病理分期 为期的患者533 例,其中男332例,女135例, 中数年龄52岁(范围2678岁)。(2)排除标准(excluding criteria) 1)术后住院期间或术后30 天内死亡患者; 2)缺乏随访资料的患者。,21,5. 干预措施(intervention) 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 343 例,弓下吻合43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27 例; 右胸上腹二切口右胸顶吻合 8 例; 经颈右胸上腹三切口食管胃右颈吻合19 例,左颈吻合25 例,食管结肠左颈吻合 2 例。食管替代器官胃 465 例,为结肠2例。术中常规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2

11、2,6. 主要结果的测试指标(main outcome measures) 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 pT)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病理分期、组织分化、切缘情况和肿瘤复发11 项临床及病理指标。 7. 主要统计方法(Main biostatistics methods) 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时序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23,8. 主要研究结果(Main research results)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病理分期、组织分化、切缘阳性和肿瘤复发与预后有关; 年龄

12、、肿瘤位置和肿瘤长度与预后无关(见表8-1,图112)。 将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有关的因素引入Cox 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区域数、切缘阳性和肿瘤复发是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4,25,26,27,28,29,9. 结论(conclusion) 影响期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有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区域数、切缘阳性和肿瘤复发。,30,对此预后研究证据进行评价: 1. 观察疾病预后的研究对象是否都处于同一起始队列? 是。 作者采用的是统一的起始点,生存时间按期胸段食管癌手术日期至死亡日期计算。 2. 研究对象是否能

13、代表所研究疾病的目标人群? 基本是。 纳入研究对象有明确诊断标准,均按病理切片诊断。并且制定了排除标准(术后住院期间或术后30 天内死亡患者;缺乏随访资料的患者),使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31,3. 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随访是否完整? 基本是。 但由于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因此随访时间长短不一,随访时间2203 个月, 平均(66.156.7) 个月。失访率4.1%,属于可以接受范围。 4. 判断结局有无客观标准,是否采用了盲法? 是。 由于该文判断结局的标准是存活或死亡,因此,即使不采用盲法判断,亦能客观判断结局。,32,5. 是否对影响预后研究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统计学校正? 是。 该文对预后因素

14、分析,除采用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曲线分析外,还采用了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因此,可以矫正多个混杂因素的影响。 6. 报告预后研究结果是否完整? 基本是。 该文报告了点生存率,还有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但未报告95%可信区间。 切缘阳性和肿瘤复发。外科手术仍是A 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对于B 期患者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3,7. 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和临床意义怎样? 该文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它证实了影响期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有: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区域数、切缘阳性和肿瘤复发。外科手术仍是A 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

15、法, 但B 期患者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4,实例2:单病例预后循证,女性,72岁,退休教师,第二次就诊。一个月前,因认知困难第一次就诊。当时做一份标化智力问卷,其满分为30分,她得了18分,体格检查未提示有局部神经体征。考虑该患者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35,该患的丈夫 6 年前去世,其儿子说,她母亲三年前出现了严重的记忆力障碍,一年前起,焦虑和妄想症状加重,她已经没有能力处理经济问题,但绝对拒绝儿子帮助她管理财产。 患者儿子提出问题: 母亲是否会死于痴呆症?,36,循证具体步骤 :,1. 寻找资料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检索了 MEDLINE输入

16、“Alzheimers disease”,1990至今,共有3687篇文章,再输入“Prognosis”,共有27篇文章。其中Alzheimers disease门诊患者的预后1篇。 需要对找到的文献进行评价。,37,2. 研究结果是否真实?,(1)样本代表性如何?何时开始随访? Walsh研究中纳入了 19801982年间连续诊断并转诊至三级医院的Alzheimer病患者126例。 由内科、精神科、心理科、神经科、神经病理医生及护士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患者的诊断进行核实。 其诊断标准参照精神紊乱的诊断和数据手册(第四版)。文中未描述有关排除其他原因痴呆的诊断标准。 根据其研究小组的性质可推测,对

17、这些患者的诊断应排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抑郁症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38,Walsh文章中生存率计算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开始算起: 1)从转诊至三级医院时开始; 2)首次发现记忆障碍的症状出现时开始。 1)时间较为确定,缺点是患者来就诊时处于疾病的不同时期;2)患者虽处于相同的病程期,但由于是回顾性判断,且痴呆症状有时较为隐匿,故发病时间准确性不够。因此,可将第一种方法计算的生存率告患者的儿子。,39,(2)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完整? Walsh文章中的Alzheimers disease患者纳入期限为1980年1982年,均随访至1988年或患者死亡。该队列中61%的患者死亡。 文献中

18、没有关于随访方法和随访时间定义,但都有最后的随访记录,死亡者有死亡日期记录。,随访时间足够长,随访完整。,40,(3)对结果评定标准是否客观、无偏倚? 是否对重要因素进行了校正? 文章中未对痴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比较,而是采用对数秩和检验(the log-rank test)和比例风险线型模型(the proportional hazards linear model)方法,评价了队列中的21个预后因素,并用COX模型对年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其中,症状初发年龄、痴呆严重程度、游走和摔倒症、行为问题、听力丧失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41,Walsh有关老年痴呆预后研究的报道1. 采用了前瞻队

19、列研究,纳入了综合性医院 门诊患者,较少选择性偏倚;2. 诊断可靠,有明确纳入标准;3. 对研究样本的年龄,病情均有详细描述;4. 研究始点明确、疾病终点指标客观;5. 随访时间足够长,无失访;6. 对混杂因素进行了适当调整。 因此,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42,3. 结果是什么?,1)特定时间内研究结果发生可能性多大? 儿子问:“我母亲活5年可能性多大? 直接引用文献:“从来医院就诊时算起,有50的患者在 5年内死亡”。 但儿子说,他的叔叔10年前也诊断为Alzheimer病,现在已经65岁,依然健在。对他母亲在 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感到不理解。,43,向家属解释影响预后的因素: Alz

20、heimers disease的重要预后因素有年龄、痴呆严重程度、行为问题、游走和摔倒症、听力丧失等。 他母亲诊断为该病时的年龄较其叔叔大,因此,两人预后可能不一样。,44,与 Walsh文章中的患者相比,该患年龄和所报道的平均年龄相似,但她的标化智力问卷所得分数较低,而且她的行为问题提示了:该患的临床表现要比文献中患者的危险性更高。 故,他母亲在 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甚至大于50(文献61)。,45,儿子又问其母亲的生存预后是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对于该问题,缺乏任何绝对或相对的表达结果。为了回答该问题,须画出生存曲线。 从Walsh文章中的生存率曲线看,患者在确诊后 7年内的生存率情况相对稳定。,46,Walsh的文章提示 5年生存率的95的可信区间是3958,预后因素的RR值如:行为问题RR是1.5(95CI l.02.5) 表明有行为问题患者其危险性是没有 行为问题患者的1.5倍,而且这种 相对危险度的真实值有95 的可能在1.02.5之间。,2)研究结果发生可能性的估计是否精确?,47,根据文献结果,告诉该患者儿子 ,其母亲在 5年内死亡概率很高,应该有思想准备,如何让其母亲在有限的生存年限里尽可能高质量生活。,4. 结果对我的患者是否有用,还可一找一些其他文献,了解如何护理痴呆患者,帮助家属进行家庭护理。,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