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的诊治与护理,一、概念,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二、病因,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49岁以后发展较快,男性多于女性,近年呈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可造成动脉壁含氧量不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较正常人增加25倍,且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迅速。其他危险因素:肥胖 、缺少体力活动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 ;遗传因素 ;A型人格,三、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2、,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非 ST段抬高)、猝死性冠心病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X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四、临床表现,一般症状:1、1/3左右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2、其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心脏缺血程度有关,最常见的就是心绞痛。,胸痛最为常见1、常有压迫感、发闷或烧灼感。2、突然发作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常在劳动或兴奋时、受寒或饱餐后发生。3、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20分钟,超过20分钟怀疑有心肌梗死的可能。,其他症状:1、运动或劳累时出现左肩或左上肢前臂内侧疼痛;亦可表现为牙痛。2、易疲劳或气短;恶心或胃部烧灼
3、感;心悸或心跳不规律等。,心电图 :最简便、常用的方法。1、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2、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常有特征性、动态改变。辅助检查: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五、专科检查,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年龄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
4、坏死。,六、治疗,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其他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七、冠心病的护理,护理问题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有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引起心源性休克有关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排便方式改变和焦虑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心电图变化。评估患者胸痛,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奔马律、水肿、肺部湿罗音等。观察患者有无心
5、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行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卧床休息1周。重症患者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直至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外科手术治疗:,3、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戒烟:戒烟是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劝导病人戒烟。,4、症状护理:胸痛:卧床休息,心电图及血清标志物检查,遵医嘱使用扩血管等药物,配合进行冠状动脉血供重建术。心悸、胸闷:卧床休息,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心律失常:严密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并配合抢救。心源性休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尿量、皮肤黏膜颜色及温度,给予补充血容量、升压等处理。,5、用药指导: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并观察药物疗效。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如华法林),观察是否有出血。,6、心理护理: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心理因素与康复的关系,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