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血管病预防指南,永清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李慧慧,Company Logo,Hot Tip,临床指南:是系统地制定出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根据特定的临床情况做出恰当决策的指导意见。作为中国顶级医生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社不断跟进医学学术前沿发展,在众多专家的协作下制定了权威性的指南和共识类文件,作为指导国内临床一线工作者的法宝。,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Company Logo,Hot Tip,20042005年完成的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跃升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1。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单
2、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尽管近年来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已经向全国推广使用,其中包括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建议。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对该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3。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国外指南的更新4,2014年
3、末,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再次对一级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参考文献截至2014年12月。,Company Logo,Hot Tip,2015版指南撰写组复习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背景综述并提出推荐意见,经国内多位专家几次讨论后定稿。推荐级别和证据级别的标准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一致。相较2010版指南,本版指南增加了偏头痛、遗传因素和首次脑卒中风险的评估与预警3部分新的内容,其他各种危险因素与2010版指南相同。,Company Logo,Contents,Company Logo,Contents,Company Logo,Cont
4、ents,Company Logo,Contents,Company Logo,Contents,Company Logo,Hot Tip,1.高血压研究证实,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和脑卒中风险的关系是连续、分级、一致、独立、可预测的,而且在病因学上有显著性;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指出,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脑卒中的相对发病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 mmHg,脑卒中相对发病危险增加46%。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率以减少脑卒中等合
5、并症的发生。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但重点应放在收缩压的达标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特别是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建议应用非药物或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血压8。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应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旦患者开始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或剂量,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具体方法及要求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一致。,Company Logo,Hot Tip,推荐意见:(1)各级医院需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应积极建立示范社区,及时筛查新发高血压
6、患者并给予治疗和随诊;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规律药物控制治疗,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级推荐,A级证据)。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以促进血压控制(级推荐,A级证据)。(2)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3)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伴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级推荐,A级证据)。老年人(65岁)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 mmHg(
7、级推荐,A级证据);但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低(级推荐)。(4)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级推荐,A级证据);如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5)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应推荐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2.吸烟: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强有力的危险因素,可使其风险增加近1倍12,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24倍13。研究证实被动吸烟
8、同样也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风险几乎是主动吸烟的2倍14。去除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史的影响后,长期被动吸烟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者的相对危险增加1.82倍,但也有一项研究发现被动吸烟与脑卒中无关15。有研究还表明,社区禁烟令的颁布与降低脑卒中风险相关16。国内有研究指出,戒烟可使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迅速降低,可降至接近却无法达到从不吸烟者的水平17。中老年人群既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也可能是戒烟的最大受益群体18。尽管持久戒烟难以做到,但目前已经出现针对尼古丁依赖切实有效的行为干预与药理学治疗措施19。在一项荟萃分析中,尼古丁替代药物、安非他酮与伐
9、尼克兰的化学惰性均优于对照药物,但是伐尼克兰在直接比较中优于其他任何一项积极干预措施20。最新证据表明,相较于尼古丁替代药物,伐尼克兰的成本效益比也许更高21。,Company Logo,Hot Tip,推荐意见:(1)吸烟者应戒烟,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级推荐,A级证据)。(2)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级推荐,B级证据)。(3)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险性的认识。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区和特定吸烟区,以减少吸烟的危
10、害(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3.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以将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而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死于脑卒中。糖尿病患病期间同样增加非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患病期间每年增加3%)22。对于那些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高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的风险相关23。在纳入3 298名无脑卒中病史社区居民的北曼哈顿研究(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NOMAS)中,572例有糖尿病史、其中的59%(338名)有空腹血糖水平升高24。,Company Logo,Hot Tip,推荐意见:(1)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
11、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级推荐),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浆白蛋白或糖耐量试验。(2)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可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进一步降低(级推荐,A级证据)。(4)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级推荐,A级证据)。不推荐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预防脑卒中(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4.心房颤动国外研究显示调整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后,单独心房颤动(at
12、rial fibrillation)可以增加脑卒中风险的45倍33。我国14个省市共29 079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心房颤动的人群发病率为0.77%,男性略高于女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达12.1%,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人群的2.3%(P65岁的患者,建议在初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脉搏评估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颤动筛查(级推荐,B级证据)。(2)应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的绝对危险因素分层、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意愿以及当地医院是否可以进行必要的抗凝监测,决定进行何种抗栓治疗(级推荐)。(3)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如CHA2DS2VASC评分2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人群,建议
13、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目标值范围在23;级推荐,A级证据。(4)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患者,建议口服抗凝治疗(级推荐)。可选择华法林(INR目标范围23;A级证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选择新型抗凝剂,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及利伐沙班(B级证据)。(5)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1分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不选择抗栓治疗,也可选择抗凝或阿司匹林治疗(级推荐,C级证据);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14、,不需要抗血栓治疗(级推荐,B级证据)。(6)对于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5.其他心脏病除心房颤动外,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也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对14项包含25 30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研究的荟萃分析报道,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达到INR目标范围23)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更能降低死亡、非致死性心梗与非致死性血栓栓塞性脑卒中的风险,但是大出血风险却可加倍43推荐意见: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级推荐)。怀疑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可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及可能存在的
15、其他危险因素制定具体的脑卒中预防方案。,Company Logo,Hot Tip,6.血脂异常推荐意见:(1)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6个月)检测血脂(级推荐)。(2)血脂异常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决定血脂的目标值。首先应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并定期复查血脂。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型决定(级推荐)。(3)血脂异常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为脑卒中高危/极高危状态,此类患者不论基线LDLC水平如何,均提倡采用改变生活方式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1.8 mmol/L(70 mg/dl)以下或
16、使LDLC水平比基线时下降30%40%(级推荐,A级证据)。(4)对于他汀类药物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非他汀的降脂疗法,例如贝特类、依折麦布、烟酸等,但这些药物降低脑卒中风险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级推荐,C级证据)。(5)可以考虑将烟酸用于HDLC降低或脂蛋白(a)Lp(a)升高者,但其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因烟酸治疗有增加肌病的风险,应谨慎使用(B级证据)。(6)可考虑贝特类药物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但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级推荐,C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7.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推荐意见:(1)建议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每日
17、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脑卒中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治疗并改变生活方式(级推荐,C级证据)。(2)脑卒中高危患者(狭窄70%),在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70%),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行预防性CAS(级推荐,B级证据),但CAS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4)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定期进行超声随访,评估疾病的进展(级推荐,C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8.饮食和营养推荐意见:(1)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采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
18、均衡食谱(级推荐,A级证据)。(2)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推荐的食盐摄入量6 g/d,钾摄入量4.7 g/d(级推荐,A级证据)。(3)强调增加水果、蔬菜和低脂肪奶制品的摄入并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小于10%;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 g、水果100 g、肉类50100 g、鱼虾类50 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 g;食油每日2025 g;少吃糖类和甜食(级推荐,A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9.缺乏身体活动推荐意见:(1)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脑卒中风险(级
19、推荐,B级证据)。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力活动前,应考虑进行心脏应激检查,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运动限度,个体化制定运动方案。(2)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 min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72(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0.肥胖伴发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的脑卒中与超重或肥胖相关。国内对10个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073。无论男女,脑卒中与腹部体脂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此相关性并不独立于糖尿病、吸烟与高血压74。我国一项涉及26 607例患者的研究
20、证实,体重指数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当调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并无显著增加75。一项纳入25个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体重每下降5.1 kg,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4.4 mmHg和3.6 mmHg76。虽然有充足证据表明,体重增加与脑卒中发病率的上升相关,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推荐意见:(1)在超重和肥胖者中,推荐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以减少脑卒中风险(级推荐,A级证据)。(2)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级推荐)。,Company Logo,Hot Tip,11
21、.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由一组独立疾病组成的疾病群,其定义或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和国际糖尿病联盟等4个标准,这些标准在入选诊断条件的多少和诊断值的切点上仍存在差异。入选的诊断条件一般包括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目前的观点认为,在代谢综合征中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的核心作用被血脂异常取代了。代谢综合征内脏脂肪过多的特点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炎症及其他代谢及心血管紊乱等因素相关77。目前针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仍是针对各个独立疾病进行的,包括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推荐意见:(1)代谢综合征患者
22、应从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2个方面给予积极主动干预,针对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独立疾病进行管理(级推荐)。(2)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治疗(包括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及抗血小板治疗等)。,Company Logo,Hot Tip,12.饮酒 大多数研究表明,酒精消耗和全部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一种J形关系。也就是说,轻、中度饮酒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过量饮酒则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升高。相比而言,酒精摄入量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存在线性关系78。轻到中度饮酒与较高的HDL水平79,减少血小板聚集80、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8
23、1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相关82。大量饮酒能够导致高血压83、高凝状态、减少脑血流量84以及增加心房颤动风险85。研究表明大量饮酒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难以控制,并因此增加脑卒中风险。推荐意见:(1)饮酒者不提倡大量饮酒(级推荐,A级证据)。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饮酒者应适度,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 g,女性减半(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量研究结果均支持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存在联系,可使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23倍87. 另有研
24、究显示,包括吡多醇(维生素B6),甲钴胺(维生素B12)的复合维生素B和叶酸联合应用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但并不能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推荐意见:(1)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应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满足每日推荐摄入叶酸(400 g/d)、维生素B6(1.7 mg/d)和维生素B12(2.4 g/d),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级推荐,B级证据)。(2)高血压病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加用叶酸可能会减少首次脑卒中发生的风险(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4.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oral
25、contraceptive, OC)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之间的联系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般来讲,OC对脑卒中风险的影响较小,但对于高龄或伴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及先兆性偏头痛等危险因素者,OC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大幅增高。因此,上述女性应尽量避免使用OC,而在OC使用者中应积极治疗脑卒中的危险因素92。推荐意见:(1)不推荐年龄35岁,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或既往血栓栓塞病史等危险因素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B级证据)。(2)对于那些使用口服避孕药,并由此而导致脑卒中危险增加者,应更加积极治疗已有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级推荐,C级证据)。(3)推荐在使用激素类避孕药之
26、前进行血压测量和管理(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5.绝经后激素治疗多数研究显示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HRT)可增高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妇女健康促进会(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93研究显示,HRT组的脑卒中风险较安慰剂组显著增高,其风险与激素类型、剂量和持续时间相关。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者的脑卒中风险增高44%,仅服用雌激素者的脑卒中风险增高55%。一项汇总分析显示,HRT能使脑卒中风险增高约30%。推荐意见:不推荐绝经后激素替代结合雌激素(conjugated
27、 equine estrogen,CEE),联合或不联合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MPA)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他莫西芬或替勃龙)治疗用于脑卒中一级预防(A级证据)。,Hot Tip,16.睡眠呼吸紊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参数,AHI描述了在睡眠期间呼吸事件(呼吸暂停或气流减少)发生的次数。睡眠呼吸暂停定义为每小时AHI5,AHI增加提示严重性的增加94。有研究结果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睡眠呼吸暂停严重性相关(在每小时AHI20的人群中脑卒中风险增加了3倍)
28、95。睡眠呼吸暂停主要的治疗方案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能改善很多的临床预后(例如日间嗜睡)。与不使用CPAP治疗相比,CPAP治疗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减少相关,这种相关对于特别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更加显著96。但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随机试验来证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作为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有效性。推荐意见:(1)对有睡眠呼吸紊乱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有条件时可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监测睡眠呼吸紊乱(级推荐,C级证据)。(2)对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可以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治疗(级推荐,C
29、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7.高凝状态遗传性和获得性高凝状态称为易栓症,获得性易栓症称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大部分遗传性和获得性高凝状态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而与动脉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不大。在年轻的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数据证实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阳性率升高97。但大部分病例对照研究没有发现在其他人群中遗传性和获得性高凝状态与脑卒中相关。近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不能预防脑卒中98。推荐意见:(1)通过基因筛查检测遗传性高凝状态对
30、首发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级推荐,C级证据)。(2)对具有遗传性和获得性的无症状易栓症患者采用特异疗法对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级推荐,C级证据);不建议对持续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8.炎症和感染炎症不仅可以加剧脑卒中急性期的继发性脑损伤,也可以阻碍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99。炎症具有致栓作用,它和心房颤动一样,也是一个主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100。急性感染常为脑卒中的触发因素,而慢性感染的组织炎性反应则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增长和稳定性101。研究已经证实超敏C反应
31、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均与脑卒中风险相关102。通过对LDL水平正常但hsCRP大于2.0 mg/dl的非管病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试验和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03。推荐意见:对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检测炎性因子,如超敏C反应蛋白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评价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将炎性因子作为临床常规检查以预测人群脑卒中发生风险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级推荐,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19.偏头痛有文献报道,先兆性偏头
32、痛患者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有证据显示吸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使年龄45岁的女性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进一步增加110女性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 WHS)发现,45岁且不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女性患者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发作频率增加能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风险111,不伴恶心、呕吐者更明显112。WHS研究还发现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升高113。另有文献报道,偏头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114。 推荐意见:(1)对于有先兆的女性偏头痛患者,应重视脑卒中的预防。吸烟
33、者建议戒烟(级推荐,B级证据)。(2)通过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有可能减少脑卒中发生风险,但应避免过度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级推荐,C级证据)。(3)不建议在偏头痛人群中使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来预防脑卒中(B级证据)。,Company Logo,Hot Tip,20.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阳性脑卒中家族史增加近30%的脑卒中风险(OR1.3,95%CI1.21.5;P10%),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疾病是合理的,其获益远超过风险(级推荐,A级证据)。(4)可以考虑阿司匹林用于预防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45 mlmin11.73 m2)首次脑卒中的发生(级推荐,C级证据)。但这一建议并不适用于严重肾病患者(4或5期,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1.73 m2)。,Company Logo,Hot Tip,首次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评估个体首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无论对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都是有帮助的。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可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个体可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他们及早重视预防并注意监测自身的危险因素,以及评价治疗和干预的效果。推荐意见:使用经过验证的脑卒中风险评估工具有助于识别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和可能从干预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但对于筛检出的高危个体,具体治疗还应根据其整体风险状况确定个体化方案(级推荐,B级证据)。,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