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内科学,第五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邓凤坤 宋佳颖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一、 口腔医学专业1.掌握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病因;掌握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熟悉牙髓组织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二、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1.熟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临床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2.了解牙髓组织、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学习目标,03,02,01,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牙髓病的分类及各型牙髓炎临床表现与诊断,第一节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被无让性的牙本质包围,易产生疼痛。,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一旦出现炎症难以恢复。,基质富含纤维且具
2、有黏性,临床可用拔髓针将有活力的牙髓从髓腔内完整拔出,牙髓组织的特点,牙髓组织的特点,形成功能,营养功能,感觉功能,防御功能,牙髓的功能,Vb_man,Vb_man,Vb_man,体积变化,结构变化,功能变化,牙髓增龄性变化,功能变化,随着牙髓中细胞、血管、神经等的减少,各种功能会逐渐减低,防御和修复功能逐渐丧失,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结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内的结缔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细胞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减少,牙髓基质逐渐失去水分,胶原纤维在牙髓内堆积使牙髓出现纤维变性,牙髓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等。,(,体积变化,成牙本质细胞具有不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髓
3、腔周围的牙本质不断增多,牙髓体积不断缩小,甚至闭塞,髓室、髓角、根管、根尖孔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临床进行根管治疗时,需要先拍X线片了解髓腔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根管的情况再进行操作,避免造成髓底或髓腔侧壁的穿孔。重度磨损或龋病可诱导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加速牙髓增龄性变化。,(,第二节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 病因及发病机制,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途径,血源感染,牙髓感染途径,内毒素,荚膜、纤毛,酶,代谢产物,牙髓致病物质,(一)物理因素: 1. 创伤:(1)急性创伤 包括外伤和医源性损伤。 (2)慢性创伤 创伤性咬合、磨牙症、窝洞充填物或冠修复体过高都可引起慢性咬合创伤。,致病机制-物理和化学
4、因素,(一)物理因素: 2. 温度 3. 电流 4. 其他物理因素,致病机制-物理和化学因素,(二) 化学因素1.垫底和充填材料 如果选择磷酸锌粘固剂,因其凝固前可释放出游离酸,可引起牙髓炎或充填后即刻疼痛;另外磷酸锌粘固剂较差的边缘封闭产生的微渗漏是引起牙髓损伤的重要因素。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对牙髓有镇痛、安抚作用对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直接作为深洞垫底材料。 复合树脂充填窝洞时,深龋和中龋如不垫底,材料中的有毒物质可穿过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引起牙髓的退变和坏死。,致病机制-物理和化学因素,(二) 化学因素2.酸蚀剂和粘结剂 临床使用酸蚀剂、粘结剂也可引起牙髓损伤。使用酸蚀
5、剂应注意酸的强度、酸蚀时间和剩余牙本质厚度。 绝大多数粘结剂中含有树脂成分,其化学物质刺激牙髓。近年来,粘结剂的粘结成分不断改进,从而减少其细胞毒性作用。如第七代粘结系统,集酸蚀和粘结于一身,细胞毒性小,对牙髓仅有温和、短暂的刺激,已大量应用于临床。,致病机制-物理和化学因素,(二) 化学因素3. 失活和消毒药物 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治疗过程中,若使用药物不当,药物会成为一种化学刺激,引发根尖周炎,称为药物性或化学性根尖周炎。如在露髓处封亚砷酸时间过长,或亚砷酸用于年轻恒牙,砷就可能扩散到根尖孔外,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又如在根管内放置酚类和醛类等腐蚀性药物过多,特别是在治疗根尖孔较大的患牙时,药物也可能溢出根尖孔而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致病机制-物理和化学因素,第三节 牙髓病的分类及各型牙髓炎临床 表现与诊断,可复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可复性牙髓炎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鉴别,急性牙髓炎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急性牙髓炎与龈乳头炎的鉴别,急性牙髓炎与急性上颌窦炎的鉴别,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