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海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 2017-2025 年) - 1 -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 1 (一)发展基础 . 1 (二)发展环境 . 5 (三)战略机遇 . 6 (四)主要问题 . 9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12 (一)指导思想 . 12 (二)基本原则 . 12 (三)战略定位 . 13 (四)发展战略 . 14 (五)发展目标 . 16 三、有体量的先进制造业 . 17 (一)提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 . 18 (二)做大做强现代交通装备产业 . 21 (三)高起点打造新型临港产业 . 25 四、有活力的新兴高潜产业 . 29 (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 29
2、 (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33 (三)推动海洋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 35 (四)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 . 36 - 2 - 五、有品质的现代服务业 . 37 (一)建设粤港澳金融深度合作示范区 . 38 (二)建设对接港澳、辐射大西南的商贸物流中心 . 39 (三)建设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 40 (四)培育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 . 41 六、有品牌的现代都市农业 . 44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45 (二)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 45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46 (四)健全现代农业支持体系 . 47 七、优化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 . 47 (一)打造
3、“一轴贯通、两带支撑、三区拓展 ”的产业布局. 48 (二)构建产城融合度高、承载力强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 53 八、重大战略性工程 . 55 (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 56 (二)开放合作促进工程 . 56 (三)珠海制造 2025 工程 . 56 (四)珠海服务品牌工程 . 58 (五)精品农业培育工程 . 59 (六)百强企业打造工程 . 60 (七)高端人才汇聚工程 . 60 - 3 - (八)军民融合示范工程 . 61 九、保障措施 . 61 (一)深化改革,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61 (二)完善政策,构建普惠制、规范化、常态化的支持体系. 63 (三)优化服务,
4、搭建高能级、高质量、高效率的支撑平台. 66 (四)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 68 附件:珠海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大项目表 - 1 - 珠海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产业兴,则珠海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珠江西岸核心城市以及城乡共美的幸福之城发展目标,关键在产业。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部署,按照中共珠海市委第八次党代会 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开放引领战略,增强珠海发展新动能”和“加快构建以高端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的产业大格局”的要求,为确保珠海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在区域竞争格局重塑中脱颖而出,在广东实现“
5、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上体现特区担当、贡献珠海力量,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期近期至 2020 年,远期至 2025 年。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珠海始终秉持不破坏生态和不过度消耗资源的理念,在产业更迭中超前谋划、笃定前行,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开放合作、结构新颖、绿色环保 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力支撑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 2 - 力。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26.3亿元,比 2010年增长 83.9%,年均增长 10.6%,增速居广东省前列。经
6、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排位从 2011 年的第 100 名上升到第 92名。人均 GDP13.6 万元,折合 2.1万美元,在珠三角 9 市中排名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43.2 亿元。形成了若干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石油 化工、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1%。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占全国的 12%,是全国最大的空调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供应全球 70%以上的打印色带、 60%的兼容墨盒、 30%的再生激光碳粉盒组件,是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生产基地;合成纤维单体、电话单机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 6%。 图
7、 1 2016 年珠海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人均 GDP 比较(元 /人) 数据来源 :各地市 2016 年统计公报。 - 3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2016 年三次产 业结构为 2.2 47.6 50.2,服务业占比实现了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首次超过 50%的“双突破”。制造业发展亮点纷呈,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 51.3%和 25%,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海工装备、集成电路等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速,高栏港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
8、58%,金融、商务、会展、物流、旅游、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珠三角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 2016 年研发经费( R&D)占 GDP比重达 2.8%,在全省位居第二。申请专利 1805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0 年的 6.5 件提高到 32 件以上,居全省第二。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137 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 53 家。 2016 年新增新型研发机构 13家,总数达 29 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 216 家。 2016 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 13家、众创空
9、间 8 家,总数分别达 27家、16 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 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6家。涌现出一批具 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787 家,是 2010 年的 4 倍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4 -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56.1%,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0.8%。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以横琴自贸区为核心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国际友好交往深入推进 ,已缔结国际友好城市 12 个, 与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
10、往来,位列 2015 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 6 位。 与拉美国家合作稳步推进 ,中拉企业家联络地方办公室落户珠海, 2017 年 11 月成功举办首届中拉博览会。珠港澳合作加快推进,实际吸收港澳资本占全市吸收外资的比重超过 60%。201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414.5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2.9亿美元。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城市群、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江 -西江经济带、泛珠合作建设,珠中江阳合作不断加强。 园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园区化格局基本形成。 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步伐加快, 2016 年 9个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 89.7%
11、,比 2010 年 提高了 9.1个百分点。珠海高新区成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从 2014 年的第 41 位提高到2016 年的第 25 位,高栏港经济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横琴新区成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形成了三大国家级园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格- 5 - 局。南屏、新青、三灶、富山、航空产业园、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园(珠海园区)、联港工业区等园区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集群效应显现。 图 2 珠海市产业园区现状布局图 (二)发展环境 从全球看 , 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全球化遭遇挫折,发 达国家纷纷回归实体经济,美国实施了“先进制
12、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出台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 4.0”,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引发国际分工和- 6 - 贸易格局重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以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新能源、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和加快应用,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全球产业体系向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化、绿色化、平台化方向发展,产业增长动力、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从国内看,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资源要素低成本投入、低附加值产业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成 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从珠三角看 , 区域发展处于创新驱动发轫期和产业裂变期,进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拐点”,科技、人才、信息、知识等成为各城市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产业创新能力变化正在重塑珠三角城市间的发展位势,更有能力、更有效率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的城市,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加快转型、率先崛起。 (三)战略机遇 展 望未来,珠海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厚积薄发的潜能释放期,面临多重机遇叠加的优势,具备加快转型、提升位势的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珠海拓展产业外向发展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