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76823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油气储运工程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 【前言】 油库作为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类油品的储存基地,担负着中转、储运油品的重要任务,是油品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其是否正常生产运行直接关系到对应区域内的油品供应和各类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油罐作为油库中储存油品的重要设施,是油库中一切生产工作的核心。鉴于油罐中储存的油品以成品油居多,而成品油又多为易燃易爆物质,所以其火灾爆炸风险性也较高。因此,为保证油库的安全生产,研究油罐的消防灭火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置 【主题】 1. 储油罐概述 在油气储运工程上,一般按建造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将油

2、罐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过去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非金属油罐曾一度被广泛使用,但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和各类施工技术的革新进步,目前除了少量还在使用的早期建造的非金属油罐外,新建的油罐已普遍采使金属油罐的形式。金属油罐主要有立式圆柱形油罐(以下简称为立式罐)、卧式圆筒形油罐(以下简称为卧式罐)和特形油罐三种。卧式罐主要用于油品的运输和少批量存储(如加油站内的储油罐);而油库由于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需储存的油品量较多,因而多使用立式罐。立式 罐按其适合储存的油品不同,又分为拱顶油罐、(外)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 由于能源消费需求的急剧增加和金属储罐设计及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金属油罐出现了大型化发

3、展趋势。目前比较普遍的规格通常有 1000m3、 2000m3、 3000m3、 5000m3、 10000m3、30000m3、 100000m3 等。单罐容量的增加,在说明我国油气储运技术正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表明油罐事故风险在加大。因此,对于油罐消防灭火设施的设置要求也日益提高。 2. 油罐潜在的危险性 油罐作为石油产品中转、储存的“仓库”,由于石油产品本身的理化特性 ,使其具备了火灾的危险性 3: 2 ( 1)易燃易爆性。一些闪点比较低的油品(如汽油),由于在不同的大气温度下油蒸气均能大量挥发,挥发出的油蒸汽只要遇到极小的点燃能量(一般只需 0.2mJ 0.3mJ)就能将其引燃。此外,油

4、蒸气挥发到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即可发生爆炸,而这个浓度范围是非常容易达到的。 ( 2) 易产生积聚静电。油品的电阻率一般在 1.0 1011 cm 左右。无论是油品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发生摩擦或是在运输时油品震荡与罐壁发生冲击、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如不能有效导除,静电积聚后释放产生 的电火花极易将油品点燃。 (注:电阻率是指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某种物质的电阻,常用单位为“欧姆厘米”,其倒数为电导率。) ( 3)流动、扩散性。 油品在常温下一般以液体和气体状态存在,具备流体的流动扩散性。因此,如果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将是极其危险的。 ( 4)易挥发性。油品尤其是轻质油品

5、具有汽化温度较低的特性。由于油品挥发出的油气相对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容易在低洼处积聚,且不易扩散,具有较大的潜在火灾危险性。 ( 5)重质油品起火后容易产生沸溢。在各类重质油品中一般含有 1以下的水分,这些水分以游离态存在 于油层中或沉积于罐底。在油品燃烧时的热力作用下,水汽化并形成气泡或油品被加热到沸点,使油品体积扩大。这使得油品容易以沸腾状或喷溅状溢出油罐体外,造成火灾范围的扩大和火势的蔓延 2。 此外, 自然环境和人也是油罐火灾危险产生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震、雷击、强风、强降水(雨雪)天气等。相比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影响更大:又要有违章动火, 违章携带火种或使用明火,操作员工工作

6、责任心差,施工质量不过关,设计不当,违章操作,思想麻痹,擅离职守等。 上述危险性表明,除了主要的消防 泡沫灭火系统设施外,还应辅 以配套设备,如排气扇、油气检测装置、防爆电器等。 3. 油罐 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 鉴于上述油库油罐的重要性、危险性和事故多发性,因此合理设计设置 油罐 泡沫灭火系统设施对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在现今使用的油库灭火方法中,泡沫灭火系统是使用最为广泛和灭火效能较好的一种,所以以下主要围绕此种方法进行论述。 根据 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的一般规定,油罐的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6: 3 1.单罐容量大于 10

7、00m3 的油罐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2.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 1000m3 的油罐可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3.卧式油罐、覆土油罐、丙 B 类润滑油罐和容量不大于 200m3 的地上油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4.当企业有较强的机动消防力量时,其附属石油库的油罐可采用半固定式或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其中,固定式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产生器、泡沫管、泡沫水溶液等组成。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主要有泡沫枪、泡沫炮、泡沫钩管、泡沫管架等。除了设置泡沫灭火系统外,为使其得到更好的灭火效果和防止火势扩大蔓延,还应辅以冷却水系统对起火油罐和附近油罐进行冷却水罐壁冷却喷淋。 对于具体的泡沫液选用,泡沫

8、混合液混合比例、供给强度、供给时间,泡沫产生器设置数量,泡沫枪配制数量,水压要求等设计计算,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和设计规范,具体可参看石油库设计规范等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在此不再赘述。 【 结论 】 在分析了油罐的特点以及 油罐潜在的危险性 和 油罐 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的一般要求 等基础上,对油罐安全防范等问题作出分析,得出如下对策结论: 1.设计方面:可采取二次或多次审查法。初步设计时要听取建设单位和消防部门的意见、要求,再进行初步设计,尽可能的采用自动化的设计思路,提高各系统的快速应变 能力。同时,还要在设计计算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标准,从而保证消防系统在建成使用后能够充分起到消防灭火作

9、用。 2.施工管理方面:严把施工质量关,防止消防灭火设施出现质量问题或施工质量问题。 3.日常维护方面:对消防系统设备及其组件要做到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使用能够正常运行。 4.人员教育方面:要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演练,提高其安全意识,从而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达到综合治理效果。 根据我国消防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和我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其实最 好的消防方法就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所谓防患于未然,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虽然我们做不到完全不发生事故,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而这就是 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设施存

10、在的意义。 4 在整个消防系统中,除了那些必备的消防系统设施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再完善再高效的系统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的操作控制,也是无法达到预期成效的。这里所说的“合适的人”必须要符合一定要求:强烈的安全意识,较强的消防参与能力,良好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对系统的功效、使用方法等方面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不仅仅是 负责消防系统的人员,以上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油库中的每个人。 【 参考文献 】 【 1】 王丰 ,车旭东 .油库消防管理与技术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0 【 2】王丰,郭继坤 .油库安全技术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7 【 3】郭继坤 ,王丰 .油库安全管理 .中国石化

11、出版社 ,1997 【 4】 孙维礼 .大型油罐的结构特点及其对基础的要求 .油气储运 ,1993 【 5】竺柏康,徐玉朋 .油库加油站设计与管理 .浙江海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2010 【 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 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 7】 郑学志 .油罐灭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9 【 8】 商业部设计院 .石油库工艺设计手册 .商业部设计院出版社 ,1982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 92)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 10】 郑学志 等 .油罐灭

12、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9 【 11】 范继义 .油库安全工程技术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 12】 竺柏康 .油品储运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 【 13】公安部消防局 .石油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中国消防在线 . 【 14】 竺柏康等 .石 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2 【 15】 郭光臣等 .油库设计与管理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7 【 16】 樊宝德 ,朱焕勤 ,许军 .油库安全技术手册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 【 17】 马秀让 .油库设计实用手册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 18】 樊宝德 ,朱焕勤 .油库安全技

13、术问答 .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 19】 WANG XiShi, LIAO YaoJian , LIN Lin. Experimental study on fire extinguishing 5 with a newly prepared multi-component compressed air foam.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r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2009 【 20】 Archibald Tewarson. Generation of Heat and Chemical Compounds in Fires. In SFPE Handbook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ring, Third Edition, section 3 Chapter 4. Nationg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Quincy, MA, USA, 3-131,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