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开发研究 一 、 前言 郭春华和张今会在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探讨中规定:湿地是地球上由水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中规定:“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 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 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 的海域。”湿地旅游开发是指以旅游为目而对湿地资源进行利用的活动,是一种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模式。湿地旅游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对湿地的适度利用, 满足旅游者的求知、尝新、猎奇、休闲、健身等需求。对湿地的保护和维持,强调湿地生态环境的
2、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我国于 2000 年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把保护湿地、发挥湿地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定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目标。湿地旅游开发应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而且需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就要求在湿地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特别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进行适度开发,使湿地旅游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二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唐代剑和何玮在国内外湿地旅游保护 开发 经验及发展态势研究中说明了欧美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湿地研究现状。 首先,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确保政府在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的主导地位,其从20 世纪 70 年代起就开
3、始重视通过立法明确湿地保护的社会责任,通过法律规范来制约人类的行为,构建了湿地保护及利用的综合政策体系,从而确保政府在湿地开发中的主导地位。以北美湿地保护法案为例,美国和加拿大为了保护水禽生物的多样性,于1986 年共同签署了北美水禽管理计划 (NAWMP),对适合水禽繁殖的湿地加以保护,并于1986 年出台了北美湿地保护法案,建立了相应 的湿地保护基金。到目前为止,该基金共支持了北美近 1600 个湿地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北美通过该法案的成功运作,积极地调动了一切个体和组织的力量介入到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中, 甚至将保护范围扩1 大至私人湿地。 其次,鼓励当地社区和有关利益团体参与湿地管理。
4、国际经验表明,当地社区与有关利益团体共同参与湿地资源管理是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 。通过社会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可积极调动一切个体与组织的力量,普及湿地恢复的专业技术、知识,使直接利用资源的当地社区,包括政府、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湿地保护与恢复可给他们带来 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从而成功拓展湿地保护与开发事业。以荷兰 Naardemeer国际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为例, 190 年,阿姆斯 特丹市政府决定将 Naardemeer 湿地改造为垃圾填埋场,受到了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为了保住这片湿地,荷兰民间最大的环保组织 vereniging natuurmonumenten ( 非政府组织 )
5、决定集资购买这块宝贵湿地,并设立保护区。 199 年,政府开始介入此块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制定了恢复规划。在该湿地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基本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但政府积极介入规划,很好地处理了湿地开 发中各利益团体的关系与矛盾,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再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湿地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对于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涉及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因此,在国际湿地公园的开发过程中,将规划视作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确保对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面积达 61h 的湿地公园项目的土地价值不言而喻。为了确保该湿地公园成为一
6、个世界级的生态景点, 香港政府将其列为一个战略性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专业设计单位,以确保项目品质。独具匠心 的设计理念、精雕细琢的设计工艺使其从规划初始就站在了世界的顶端。设计完成后,先后得到了世界滨水杰出设计奖、 2005 年香港建筑大奖和 2007 年美国城市土地学会全球卓越奖等国际重要奖项。 三 、 存在问题 谢理挺在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指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湿地由于其本身的生态脆弱性和对环境敏感度,极易受到人类的干扰而使生态功能退化,进而丧失。甚至由于环境问题而给城市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目前城市湿地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化迅速扩张,城市湿地面积锐减。由于中
7、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城市人 口快速增长,因此城市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对湿地的认识不够重视,使得城市湿地锐减。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湿地同样污染严重,湿地景观丧失。由于对环境的不重视 ,2 城市发展突破了环境承受的负荷。环境污染严重,其水资源污染通过其他地方而聚集在城市湿地。生活垃圾也不断地往城市湿地蔓延,最终超过城市湿地自身的调节能力,这也是城市湿地污染的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垃圾及水污染而使得城市湿地景观受到严重污染,甚至丧失了其景观作用。 再次,开发湿地旅游超过了城市湿地的负荷。这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 ,城市湿地以 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同时,城市湿地一般处于城市交通方便
8、之处,于是成了城市居民所首选的场地之一。人们大幅度干扰城市湿地其自身的运转和制定不合理的开发政策给城市湿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超过了城市湿地自身调节系统的承载能力。 最后,城市湿地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受损,城市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减弱。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城市湿地环境污染,从而使湿地内很多生存物种无法存活,其资源便大幅下降,物种锐减,植物无法存活,鱼类死亡,鸟类的栖息地丧失,生物环节丧失。植物无法和从前一般多样化,湿地的生态功能 减弱。由于环境恶化,渔业、农业等产量减少 ,因此社会服务功能相应减弱。 四 、 发展趋势 张健华,余建辉在论生态旅游给湿地带来的保护与威胁中提出湿地发展的趋势
9、。首先,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使湿地保护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湿地的认识还停留在浅 层次水平上,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科研价值还远未被人们认识,这对湿地的保护相当不利。生态旅游注重游客的环境教育当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后,游客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湿地在提供水源、防护堤岸、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能够认识到一个健康的湿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理 想的环境教育效果。 其次,生态旅游获得的收入可以为湿地保护提供经费。 中国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拥有许多多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一些湿地景观秀丽,鸟类众多,水道曲折,野趣盎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寻乐,这些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有着较为
10、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得到较高的生态旅游收入。湿地可以把这些旅游收入用于弥补保护经费的不足,增加设施,培训员工,从而使湿地景区的保护设施得以完善,保护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 再次,注重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减轻了湿地保护压力。湿地在开 展生态旅游后,能解决当地一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从而使这部分居民得到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此外社区其它一些居 民也可以从交通、餐饮、购物和住宿上得到经济收入,他们的利益得到3 了补偿,社区居民和湿地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不但不会去破坏湿地,反而还会与其他部门或个体的湿地破坏行为进行斗争,成为湿地保护的一个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 1】谢理挺 .
11、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 J .商场现代化 ,2010,( 610) :75-77. 【 2】张健华,余建辉 .论生态旅游给湿地带来的保护与威胁 J . 湿地科 学与管理 , 2008, 4(4). 【 3】唐代剑 ,何 玮 . 国内外湿地旅游保护 开发经验及发展态势研究 J .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37 (31) : 15506 15508. 【 4】张建春 .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J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27(1). 【 5】郭春华 ,张今会 . 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探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0) :480
12、3 4804,4808. 【 6】刘慧媛 .对湿地旅游资源的探讨 J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7,24( 1) . 【 7】何新法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区开发构想 J .人与自然, 2010,( 6) :32-34. 【 8】王国平 . 保护西溪湿地造福人民群众 关于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思考 J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05,( 3): 4 10. 【 9】童道琴 . 论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例 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4( 174) . 【 10】刘慧媛,陈金华 . 湿地旅游资源分类探析 J .福建林业科技, 2
13、007,34( 2) . 【 11】马冲亚,王海霞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 J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5(3). 【 12】陈久和,徐彩娣 . 城市边缘湿地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研究 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J .2005,5( 5) . 【 13】 耿英姿,张鸿呜,刘昱 . 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J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0,( 3) . 【 14】 Athanassios Sfougaris, Dimitrios Pikios, Olga Christopoulou, Angelos Kotios,Panagiotis Plageras.Managing Wetlands Tourism Interactions J .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4 200915(6): 119-138. 【 15】 Mohan Siwakoti .wetland types and associate vegetation in Nepal: an overview J .Wetland Science,2007,5(3).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