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 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 杭州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构建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及其含义 1 低碳经济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提出,起源于 2003 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此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厘会议的路线图中被进一步肯定。 2005 年 2 月 16 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2009 年 12 月 7 日 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由 192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 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
2、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由此可知,各国已经为低碳经济的实践迈出了步伐。 2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各国各地的经济学家对其都有解释。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的王文军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指出了国外学者对低碳经济 概念界定的缺陷,并强调我国学者包建强等人的观点。王文军本人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以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范式。综合各类观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
3、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么模式研究一文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付允等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 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模式改造成为低碳经济的新模式。还提出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包含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三个层面。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杨志提出了“绿色 +资本 +网络”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借助绿
4、色网络和资本力量发展绿色经济;孟赤兵认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宋德勇提出要改进我国低碳经济政策体系,政策工具应该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改变。 三、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 1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 第一次出现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 ,是 2003 年 2 月 24 日由英国前辅弼布莱尔揭晓的我们未来的能源 建树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尹希果和霍婷等人在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中指出,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重点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碳减排对行
5、业发展的影响等;二是低碳经济实现的制度安排,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碳税和碳交易的讨论;三是不同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 2 国外低碳经济实践成果 英国:英国在出台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 低碳经济以来,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形成了清晰的低碳战略。具体包括 :( 1)到 2050 年将英国 CO2 的排放量消减 60%,并于 2020 年 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 2007 年 3 月发布的气候变化法 案中, 2020 年的目标被确定为 26% 32% ;( 2) 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促进国内外竞争性市场的 形成,协助提高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4 )确保每个家庭以合理
6、的价格获得充分的能源服务。 德国:德国政府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 了 5 期能源研 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2007 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又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 欧盟: 2007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欧盟为自己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到 2020 年 减少 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 2050 年则希望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60% 至 80%,并且提出,若其他主要经济体也 能承担此挑战性责任,则愿意在 1990 年
7、的基础上削减到 30%。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 2007 年新政府成立之后,批准了京都 协定书,于 2008年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减少碳排放计划 政策绿皮书,提出了减碳计划的三大目标: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立即采取措施适应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推动全球 实施减排措施。澳大利亚政府长期减排目标是 2050 年达 到 2000 年气体排放的 40%,并计划 2009 年出台具体法规, 2010 年正式实施。 日本: 2004 年,日本环境省发起的“面向 2050 年的日本低碳社 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 2050 年实现低碳社 会目 标而提出的具体的对策。 2008 年 6 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政
8、府的名义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 美国: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近二十年,美国十分重视节能减碳。如美国 1990 年实施清洁空气法, 2005 年通过的能源政策法, 2007 年 7 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在寻求一个综合、平衡和对环保有利的能源安全长期战略中,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四、国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从目前的理论 研究和发展来看,西方各发达国家及其经济学界在低碳经济的内涵、碳排放的驱动力因素、低碳政策工具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9、的研究是重点课题和热点。尹希果等人在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中介绍了外国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 尽管国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陶爱祥在地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成果评述及启示一文中指出了目前研究成果的一些明显不足。如: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大多是学者结合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从不同的角 度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定义。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纳入发展经济学的坚实理论基础。政府的政策、实证研究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等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五、低碳经济模式的研究趋势: 首先应该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做一个更为明确且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界定,这样
10、有利于各方面形成共识。并结合经济学、系统学、生态学能源学等学科,发展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低碳经济学。更为重要的是对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并突破。即如何从当前的发展理论过渡到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从体制机制方面来说,要在符合世界经济发 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总体战略框架。如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讲,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经济科技水平、不同的文化氛围。分别研究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3 如发达国家应侧重于如何建立健全碳交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应侧重于如何突破现有的生产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技术层面看,应针对各个行业的特点,设计出
11、一套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理论体系。 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攻坚期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时期,寻求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 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14-19 2 王文军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发展模式研究 J科学经济社会, 2010(2):69-77. 3 郭晶 .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 -以杭州为例 J.城市发展研究 ,2010(7):25-28. 4 程燕婉 .发展浙江低碳经济 J.浙江统计, 2009(12):4-6.
12、 5 张晓理 .构建杭州低碳城 市特色的市场体 J.杭州科技 ,2010(9):43-46. 6 林宏,岳凌云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及对浙江的建议 J.城市经济 ,2009(9):30-32. 7 尹希果 ,霍婷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9):19-22. 8 马驰,王芳,董晨萱 .杭州低碳城市建设初探 J.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2010(7):39-41. 9 高松青 .杭州:开拓低碳经济交易市场 J.产权导刊 ,2009( 9): 56-59. 10 马驰 .基于低碳旅游业发展 对策研究 J.现代经济 ,2009(7):17-19. 11
13、高继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J.国际商学院 ,2010(5):1-45. 12 陶爱祥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J.中国集体经济 ,2010(4):13-15. 13 王家庭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J.江西社会科学 ,2010(3):85-89. 14 孙桂娟等 .低碳经济概论 M.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15 张坤民等 .低碳经济论 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16 gaoxuelu,songjinming,lixuegang,lining,yuanhuamao.pCO2 and carbon fluxes 4 across sea-air interfac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Hangzhou Bay.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9(3):306-313. 17 F Urban R M J Benders H C Moll Renewable and low-carbon energies as mitigation o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china,2009(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