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 毕业论文 (设计 ) 题 目: 嘉善田歌中的情歌研究 学 院: 中文系 学生姓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指导教师: 起 止 日期: 嘉善田歌中的情歌研究 摘 要 嘉善田歌为吴歌的一个品种, 主要流传于浙江省嘉善县及其邻县, 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时,借以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歌曲。田歌的历史十分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关于其来源,有着三个传说。其中,情歌是数量最多、最有研究价值的部分之一。情歌又被称为“私情山歌”,包括各种爱情故事,主要有年轻女子的 等待之情,追求自由爱情的男女自结之私情,有情人的送别及相思之情以及地主小姐与贫穷青年的悲剧之情。而产生如此丰富的情歌是有其深刻的
2、社会原因的。 关键词 嘉善田歌;来源;情歌;社会原因 “正月梅花开来是新年, 窑岸村东浜出了一个徐阿天, 徐天哥哥屋里穷来呒饭吃, 要到方家浜杨金元拉屋里去做长年。 做长年来话长年, 小小价钿勿连牵, 五姑娘摇手额脚、额手摇脚、捧出一碗茶来给徐天哥哥吃, 双眼夹夹、盖碗底上托出两个白洋钿。” 悠扬动听的歌声在嘉善的上空徐徐飘扬,这承载了嘉善农民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田歌如今又一 次焕发出了夺人眼球的光彩。 据辞源记载: “山歌,榜人(即舟子)所歌,吴(苏州一带)多能之,即所谓水调也。 ” 这里的“山歌”又叫“吴歌”,是太湖以南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山歌。 又如叶盛水东日记卷中说: “吴人耕作或舟行之
3、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各唱山歌。 ” 嘉善田歌即为浙江山歌的组成部分,是吴歌的一个品种。 语言的形成与地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因此,以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歌也以地域为主要的分界线。翻开浙江省的地图来看,很明显的分为了平原和丘陵两大块,因此,浙江山歌基本上也可分为两大风格区,即“杭嘉湖平原风 格区”和“丘陵山地区风格区”。嘉善位于杭嘉湖平原之上,素有“吴根越角”之称,田歌具有浓郁的吴地色彩,曲调以“滴落声”为主,另有“大头歌”、“羊早头”、“落秧歌”、“平调”、“急急歌”、“嗨罗调”六种曲调。 田歌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选中的“吴声歌曲”就是最早的对田歌有明确记载的文献。但是
4、,嘉善田歌的研究者金天麟先生则认为,嘉善田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远以前。他在中国嘉善田歌一书中就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有关于嘉善田歌起源的三则传说中,有一则提到了“种棉花”和“剥棉花”。虽然 现在嘉善以种植水稻为主,但从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实,嘉善曾大面积地种植棉花。 而之所以将嘉善的民歌称为嘉善田歌,是因为它是以种田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这跟舟山渔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出海捕鱼的过程中,渔民们不仅要跟自然天气作斗争,跟大海作斗争,还要跟寂寞烦闷作斗争。苦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一些聪明的渔民救想到了通过唱歌来赢得这些斗争。于是,渔民将航海知识、生产知识等编成渔歌,在唱颂中牢记掌握捕鱼技能,这不失
5、为一举两得的方法。而在农田里劳作,不需要与恶劣的自然天气作斗争。因此,嘉善田歌更多的 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 、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声 。朱秋枫认为:田歌“是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在杭嘉湖平原地区最为丰富和流行,它是过去劳动人民在笨重的体力劳动下寻求慰藉、书法思想感情的歌声,是农民世世代代用传诵的方法不断丰富和保留下来的。”所以,至今仍有些年长的农民称唱田歌为“解疲劳”、“解烦闷”,会在闲暇时吟唱一曲。 嘉善作家柯万源在其 1840 年写作的斜塘竹枝词 100 首里写到了有关嘉善田歌的内容。“只待东皋农事起,付他牧竖当山歌。”同时,辅以注释:“我乡播种时,农人每以歌节劳,谓之落秧山歌。”由此可见,嘉善
6、农村在距今一百六十多年前 就已盛行唱山歌。 关于嘉善田歌的来历,大致有三个传说。前两个都与一位叫张良的农民有关。其大致由来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个叫张良的年轻人很会唱田歌,他来到了嘉善。一位农村姑娘听到他的歌声后心生爱意,两人就喜结连理。可惜,生活实在是太过贫苦,张良就外出谋生,甚至来不及见一见自己未出生的女儿。多年后,张良回到嘉善,一切都已经变得截然不同。有一天,张良看到一位年轻姑娘在地里剥棉花,就唱道: “啥人家地来啥人家花? 啥人家姑娘在啦地里剥棉花? 如果同我张良阿哥眠一夜,给你冬穿绫罗夏穿麻。” 从未听过如此露骨的歌曲的 小姑娘马上面红耳赤地回家告诉了妈妈。这位等候良人归来多年的老妇
7、,马上就认出了这是自己等待的那个人。于是也教了女儿一首田歌,并嘱咐她唱给张良听。第二天,张良又唱着歌来了,姑娘就接唱道: “ 张良啦地来张良啦花, 张良啦女儿有啦地里剥棉花, 我啦同姆妈同得张良阿哥眠一夜,给你冬穿绫罗夏穿麻。” 张良听罢,就认出了眼前正是自己从未谋面的女儿,占便宜占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他十分懊悔,就用石灰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发誓从此不再唱此类田歌。这个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传说。 而第二个传说与第一个类似,可能是上述传说的变异。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很善耕种的农夫叫张良。张良带着儿子张子在摘茄子时,随编随唱,唱了很多很多的歌曲。后来,张良是带着儿子告别妻女,摇着一条小船外出贩杨
8、梅,他摇橹过村,唱着田歌就这么一路远行了。聪明的儿子将他唱的歌词刻在木船的平棋板上。过了九年零六天,张良回到家乡时,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认得妻子女儿了。他对着路上的一个姑娘唱情歌,谁知那正是自己的女儿,讨便宜讨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懊悔的张良十分羞愧,就将满满的刻了田歌词的平棋板全部都烧毁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十支田歌九支唱不全。 相比较而言,第 三个传说就显得最为简单,最能表现嘉善农民的朴实和智慧。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夏天的天气特别炎热,辛苦了一天的长工们,因为天气炎热与蚊虫叮咬,此时辗转难以入眠。为了吹得那习习凉风,长工们围聚在银杏下,乘凉睡觉。此时,便成了蚊虫进攻的最好时机
9、。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一位平时能说会道的长工就随口编起了顺口溜,诉说白天的劳累,夜晚的蚊虫,终年所受的苦难。这风趣幽默的句子,大概激起了大家的共鸣,所以大家添的添,学的学,哇啦哇啦唱开来了。神奇的是,长工们此时警觉地疲劳消解了,蚊虫也不再叮咬。于是,他们每天晚上聚在一起,田歌 就在你一句我一语的随编随唱中形成了。 一、嘉善田歌中的情歌内容 由于是在田间劳作期间形成并传唱的,因此,田歌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翻看一曲曲的田歌,就好似翻开一幅幅画,上面画着的是嘉善人从古至今的生活,栩栩如生,仿若身临其境。 在现在所搜集到的作品中,按篇幅可分为中短篇和长篇。按内容则可分为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
10、、历史传说歌和儿歌等。此外,还可按照其演唱形式,分为独唱歌、对唱歌以及多人演唱等类别。 从书中所收录的田歌作品来看,情歌是数量最多、最吸引人,同时也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之一。受封建礼教束 缚的年轻人,总会对自由婚姻产生向往,从而与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进行反抗。在田歌中,也体现了大量的男女之间的爱慕、相思、热恋、苦情。有勇敢地嫁到外地的好阿姐;也有相思情郎,托白鸽送情书的思妇。有巧手姑娘,做了擅长的馄饨等情郎来尝;也有利嘴姑娘,巧妙应对父母的询问。有妙织绫罗,与郎君过美满生活;也有穿孝啼哭的小孤孀。 (一)等待之情。 妙龄少女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不免对爱情长生一份美好的期许。在那个较为封建的年代,
11、对自由恋爱的渴望是每个年轻姑娘都会有的。看着老人白头偕老,父母相互扶持,姐姐甜蜜恋爱,少女都会产生一种 怀春之情,田歌中很多都唱到了少女期待爱情、等待爱情的内容。 如十月思情: 正月思情是新年,小妹姑娘拖拖扳扳、有心有意要见郎面, 郎叫一声姐呀姐:穷人穷世那介攀得起你姐啦格头高亲戚,破老鸦那介想见凤凰面?” 小妹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情郎听:“当年出了个王十朋,从小是个穷苦命,后来要同千金小姐成连理。” 二月思情白洋洋,小妹姑娘缄信情郎君白相相,小妹姑娘好比肉桩上格副铁打连环双钩子,日吊心肝夜吊肠。 情郎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小妹听:“当年出了个薛仁贵,征东十八年勿曾到妻子房,征平辽东
12、才进妻房门 。” 三月思情满树红,情郎买大香大烛去烧香,情郎烧香姐要跟:“我搭你好比黄梅里蚂蝗叮牢鹭鸶脚,上天下地一同行。” 情郎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贤妹听:“当年出了个齐孝文,齐孝文夫妻双双到南海南边普陀山上烧香点烛、点烛烧香、求天拜地、拜地求天求男女,后来路上抛开各修行。” 四月思情蕾头红,情郎有病在柴房中,郎叫一声姐啊姐:“情哥有病要想叫你姐来服侍,勿晓得你拉姆妈娘允勿允?” 小妹姑娘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情郎听:“当年出得一个蒋士龙,有病耽搁姐格爿饭店中,后来头翰林小姐服药调理请郎中。” 五月思情 种田忙,“哪有功夫到你姐房中,掼掉蕻秧来耘耥,待等知了停叫稻头红。” 小妹姑娘
13、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听:“当年有个蔡伯喈,求官来到京城里,后来头要同丞相小姐勒断结成亲。“ 六月思情蚊虫多,郎呒蚊帐叮的浑身肿,小妹姑娘思思想想、想想思思,要叫情郎君哥哥来歇夜,只怕闲人眼睛多。 情郎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姐来听:“当年出个何文秀,落难辰光捉到杭州城里,涌金门金曲奖,关进水牢里,手铐脚镣,脚镣手铐,何曾见拨蚊子叮杀,后来做本府太爷坐嘉兴。” 七月思情七秋凉,情哥郎到姐拉房中套年庚。“年庚八字在娘房里, 我快快跑去问爹娘。” 情郎哥哥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你姐来听:“当年出个孟姜女,孟姜女出帖辰光勿问爹来勿问娘,自配终身万杞梁。” 八月思情喷喷香,姐要叫情哥郎常到姐格房
14、中来白相,“你拉爹娘勿答应,我偷偷摸摸跑来终究勿像腔。” 小妹姑娘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我比你听:“当年出个张生和莺莺小姐自配鸳鸯在西厢,老妇人气得眼睛白洋洋。” 九月思情梗子长,情哥郎君一头吃饭一头行。“你就耽耽搁搁登拉姐香房里,勿要跑去干营生。” 情郎一听笑盈盈,自有古人比方你姐听:“当年出个朱太师,朱太师是四九三十六岁做龙庭。” 十 月思情雨绵绵,郎到外面苦凄凄,跑过东墙来冻要话,跑过西墙来怕快嘴丫头搬是非。 姐叫一声郎啊郎,自有古人比方你情郎听:“当年方家门里一个穷子穷孙穷秀才,要到湖北襄阳城里,陈家陈彩娥小姐送了四两七钱一只珍珠塔,后来要做七省巡抚御史转家乡。” 这首词采用对唱的形式,
15、唱了十个月份,根据每个季节的不同时兴事物,唱出了姑娘的思念之情。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梅姑娘是一个家庭环境较好的小姐,而她思念的郎君却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孩子。面对家庭环境的差距,小伙子产生了犹豫之情,而小妹姑娘十分勇敢,她大胆的向小伙子唱出了思念之情,还 用古代王十朋之例说服自己的情郎。在两人你来我往的对唱中,体现出了小妹姑娘和情郎的机智幽默,用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唱着歌就能向对方抒发出自己的感情。在词中,还运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小妹姑娘思思想想、想想思思,要叫情郎君哥哥来歇夜,只怕闲人眼睛多。”通过“思”与“想”的回环,透露出了小妹姑娘与情郎相约时的既急切期待又害羞的心思, 听来回环往复,绵延
16、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美感 ,小女孩的思情也写得 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感人至深。 (二)自结私情 孟子 藤文公下 中有“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之句。在那个讲究父母、媒人的年代里,年轻男女的情感都遭到了畸形的压抑,于是,一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人就会开始反抗。在田歌中,关于这类私情的内容很多。甚至,情歌也有“私情山歌”的称号,充分的体现了就是农民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讽刺,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有力抗争。 如十月私情,也是通过讲述十个月中发生的事情,来表现青年男女私定终生,与男子约定相守的故事。“正月私情梅花开,情郎跑进奴房来;双手合胸还郎
17、礼,兄妹称呼拜啥年。二月私情杏花开,要着新衣奴房来;长衫马褂由你穿,小妹脸上添光 彩。三月私情桃花开,要吃东西奴房来,山珍海味样样有,人生补品家常备。四月私情蔷薇花开,要住楼房奴房来;丫头使女来服侍,情郎日夜心花开。五月私情石榴花开,郎用铜钿奴房来,要金要银奴家有,金银珠宝满身戴。六月私情荷花开,情郎乘凉奴房来,细筋蒲扇同你扇,大红西瓜切开来。七月私情凤仙来,郎戒烟酒奴房来;烟酒勿戒害身体,勿吃烟酒活百岁。八月私情木屑花开,情郎省钱奴房来;赌铜钿人称赌鬼,卖田卖地败家产。九月私情菊花开,情郎省钱奴房来,吃穿小妹家中有,夜里困在奴楼台。十月私情芙蓉花开,小妹有话听明白。小妹有话你要听,知心 话儿
18、记心内。” 又如花鞋写的是两人是只隔一条街的邻居,在长年累月的相处中渐渐产生了情愫。心灵手巧的姑娘为心中的郎君做了一双绣花鞋,想要在九月重阳之时“叫你郎君来着花鞋”。这双花鞋体现了姑娘的机智与灵巧,也是两人爱情的美好见证。“为你格双花鞋结娘怨,拨我阿妈娘打到十八面杖九门闩,敲到满身满脑乌青块,想着你郎君好处无埋怨。”即使遭到母亲的毒打,姑娘想着郎君的好就仍无怨无悔的为他做花鞋、与他定终生,这也描绘出了嘉善姑娘有情有义、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美好形象。 心里爱郎要用啥媒人这首歌可以说是对当时媒妁之言 的公然反抗,“划船用啥格根橹绷绳?小囡头相打用啥和事佬?小妹心里爱郎要用啥媒人!”大胆的唱出了对媒
19、人的不屑。 此外,还有搭识私情隔条河 、搭识私情 、四金刚捉私情等也描写了这方面的内容。 。金梅在吴越文化的宝贵音乐遗产 嘉善田歌中,就说到了嘉善田歌内容以男女之情为多,“结识和情隔条浜” 、“搭识私情隔壁郎”等等,都带有“私情”之词。 (三)送别与相思之情 离别与相思向来是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的主题,在嘉善田歌中也不乏这也的歌曲。姑娘与郎君依依惜别,只能靠着一件信物睹物思人,这些田歌唱出了一丝 哀伤之情。 说到送别的经典桥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就不得不被提起。而在田歌中也有十里亭相送。“送郎到一里亭,小妹姑娘身边摸出三百银洋钿,一百给你零星用,一百给你盘缠费,一百给你考状元。送郎送到二里
20、亭,小妹姑娘是你真心着意人。你一路上鲜花都勿要采,回来采我小妹格朵铁梗荷叶海棠花。”送别了一里来到了二里,小妹姑娘与郎君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一边送小妹一边要嘱咐远行的郎君,既有对郎君“不采野花”的叮嘱,又有看到路上蝴蝶成双成对不禁悲从中来的羡慕;既有“夜间头并无半个到我姐香房”的承诺,又有对“ 恩爱私情永久长”这样美好未来的向往。一直送到十里亭,才依依不舍的“话别早回家”,一亭又一亭的送,一亭又一亭的唱,早已唱尽了姑娘家的不舍与留恋。 (四)悲剧之情 在众多的作品之中,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十二月花名体的五姑娘了。而这代表作品就是以长工和地主小姐的爱情悲剧为基础,由民间歌手进行口头创作所形成的它
21、以十二月体的形式,唱十二月花名,即分成十二个小节,每小节代表一个月,叙述了长工徐阿天和地主小姐五姑娘的凄美悲惨的爱情。经研究调查证明,这是一个发生在清代咸丰年间的真实事件。 五姑娘的家在嘉善县洪溪乡塘东村方 家浜。她姓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哥哥叫金元。因排行第五,所以叫五姑娘。徐阿天家住下甸庙乡窑岸村东浜,与方家浜相距三里地。他家中贫困,以做长工为生。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来到杨金元家,在讲工钿时,他与杨金元发生了争执。争执声惊动了杨金元的妹妹五姑娘。五姑娘隔窗一看,立刻产生了一个主意 。 原来,徐阿天生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而且农活件件精通 , 同时还能唱一口好田歌,附近一带很有点小名气。五姑
22、娘心中早有爱慕之情 , 现在,五姑娘见哥哥克扣徐阿天的工钿,深怕徐阿天生气不做,就急急忙忙走出来,手托了两碗茶,一碗给哥哥,一碗给阿 天。给阿天的那碗,在盖碗底下放着两个白洋钿,示意阿天留下。阿天是个聪明人,对五姑娘也早有好感,心中有数,就留了下来。 徐阿天留下后,五姑娘对他百般照顾,两人恩恩爱爱,私定了终生。不料,却被五姑娘的哥哥发现,他认为这是伤风败俗的举动,因此就决定赶走徐阿天,逼死五姑娘。 杨金元 拿出一把刀,一根绳子,关紧了大门,让五姑娘自己挑选粱上死还是刀上死。五姑娘不愿死,她要活,要和徐阿天一起活着。她想与阿天一道逃走,但是阿天不见了,被她哥哥赶走了。 她 悲痛地呼喊: “ 阿天
23、,快快来吧! ” 当徐阿天得讯赶到半路时,杨金元已紧闭着大门 ,把五姑娘活活地勒死了!五姑娘死后,徐阿天化装成一个挑换糖担的卖糖人,半夜里把五姑娘的灵位偷走,供在自己家里。 杨金元知道后,又下狠心 挑 断了徐阿天的脚筋。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徐阿天只能咬着一条敲梆船,靠乞讨为生,不久之后,就抑郁而终。 当五姑娘死时,一个姓顾的裁缝师傅,被杨家叫去替五姑娘做落材衣,知道了五姑娘的遭遇,深感同情。顾裁缝又是个有名的田歌手,就用 “ 十二月花名 ” 的形式,唱出了田歌五 姑娘,并很快就流传开来。 读完了这个传说,我也不禁为他们两人的爱情感到伤感和惋惜,如此一对佳人就在礼教制度的摧残下成为一双 冤魂。我想,
24、其本身的悲剧色彩也是促成五姑娘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四姑娘则讲述了玲珑乖巧的四姑娘与面貌英俊的顾三官彼此爱慕,因为父母的反对两人想到了私奔。但无奈被抓回家,顾三官因此而被打死的惨剧。最后,四姑娘“披麻戴孝上法场”,“你们拆散我夫妻活勿长”,是对封建制度的诘问和控诉。 二、嘉善田歌中情歌文化出现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与交通是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嘉善地处杭嘉湖平原区,没有高山的阻挡,河流密布,因而交通十分便利。且江南地区从明代开始是商品经济萌芽之地,故而经济发达。据田歌概 论记述嘉善田歌 在 明清 时, 达到鼎盛时期,现在保留下来 大多数田歌 都是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 。经济的发展
25、促使妇女有机会从深闺走向市井,在参与劳作的过程中,对了与男子接触的机会,同时也为青年人爱情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二)生活本身的因素。 不得不说,情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农民在田地里劳作了长时间,总需要一些方式来自己调整、休息一下。而歌颂爱情,说说别人的爱情故事,则成了很好的休闲方式。 (三)乐曲特点 嘉善田歌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其节奏自由,旋律悠长,风格清新,此类曲调适合较为浪漫的歌词,而爱情故事则是自古以 来的浪漫之事。 (四)地理历史因素 嘉善田歌起源于鱼米之乡 嘉善,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这座小镇历史上没有见证过朝代的更替,没有经历过较大的灾难战争,这也减少了田歌描写政治、战事内容的曲词
26、。 三、嘉善田歌的传承 有关于嘉善田歌的书面资料并不多,专门的田歌词也是由嘉善文化馆在 1957 年编印完成的,而田歌的传承主要是靠人们口耳相传完成的。田歌手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学和师承。 自学是在无意中听到他人的演唱,默默地听着记着,边听边学边记。而师承,是“向一个或两个、三个以至更多的人学习,由他或他们口头传承。”据调查, 很多优秀的田歌手都是通过向老师学习成才的。不管是哪种方式,田歌的传承都是口传的,并且都是博采众长。因此,田歌的传承与田歌手的演唱能力和创作能力大有关系。 田歌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之后,著名作者顾锡东回到故乡,听到了这动人的歌谣,就将其改编成了大
27、型越剧。这是对五姑娘的创新同时也是对其的保护,更多的式样能保证其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也使其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 在看到了越剧五姑娘取得的巨大成功后,积极进取的嘉善人又给五姑娘披上了新装,请高手创作了音乐剧五姑娘,并且获得了许多的奖 项。这是,嘉善田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优秀的民间作品,要靠保护才能发扬其光辉。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群众中流传。嘉善田歌,从山歌变成戏剧,从戏剧变成音乐剧,这一步步的尝试恰恰是给我国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之处。身为一个嘉善人,我为故乡的田歌骄傲,我为故乡的人骄傲,我为我的故乡而骄傲。 注释 : 1叶盛 .四库全书 子部 水东日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5 2金天麟 .中国 .中国 嘉善田歌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3金天麟 .中国 .中 国 嘉善田歌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4朱秋枫 .浙江民间歌谣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5金天麟 .中国 .中国 嘉善田歌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6嘉善 .田歌词资料第二辑 .嘉善文化馆 ,1957 7金梅 .吴越文化的宝贵音乐遗产 嘉善田歌 .中国音乐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