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482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 毕业论文 (设计 ) 题 目: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的研究 学 院: 学生姓名: 专 业: 水产养殖 班 级: 指导教师: 起 止 日期: 目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 . 2 1前言 . 3 2实验材料和方法: . 4 2.1 实验鱼苗 . 4 2.2 实验水质条件的控制 . 4 2.3 实验分组 . 5 2.4 标记方法 . 5 2.5 标记后的培育管理 . 6 2.6 注意事项 . 6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7 3.1各种标记的生长情况比较 . 7 3.2 实验结果分析 . 15 4. 讨论 . 16 4.1 实验对象的研究 . 16 4.2 实 验因子的控制 . 16 4.3

2、标记放流的发展 . 17 小结 . 18 致谢 . 18 参考文献 . 19 1 大黄鱼的标记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的标记技术的研究,比较 5 种标记技术(切臀鳍、挂牌标记、冷烙印、荧光注射、荧光染色)的优缺点。在大黄鱼的增殖放流过程中,当定期回捕时,最能体现增殖放流的真实效果。从不同的标记方法对大黄鱼的成活率,生长情况,标 记脱落情况、成本及简易程度等经行比较。实验周期为 30d,每天观察大黄鱼的进食情况,标记情况等,并记录。本实验研究表明挂牌和剪鳍标记对大黄鱼的行为习性,生存、存活影响较小,脱标率低,保留时间长

3、,操作简单的优点,是五种标识方法中结果最好的标识技术。并对大黄鱼的增殖放流时选择标记方式提供了相关的科学依据,也对其他鱼类的增殖放流标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黄鱼 标记 增殖放流 2 The mark of technology research Larimichthys crocea Abstractthe paper is mainly to the mark of the technology of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compares five markers (cut anal fin, H-bar, hot branding,

4、 fluorescent marker, fluorescence stain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discharge Larimichthys crocea proliferation, when regular stoppage time back, can manifest the proliferation of discharge reality effect. From different mark method to the survival rates of large, growth, mar

5、k fall off, cost, the line is simple and easy degree, etc. The experiment cycle for 30 days, and observe the Larimichthys crocea e a t i n g e v e r y d a y , m a r k , a n d r e c o r d . T h i s study shows that the listing andthe cut fins mark the behavior habits of Larimichthys crocea, survival,

6、 survival of less impact, off the standard rate is low, keep a long time, simple operati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best results in the five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results of the proliferation of large discharge selection markers way when to provide the relevant scien

7、tific basis, but also to other fish proliferation of releases markers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Larimichthys crocea mark enhancement 3 大黄鱼标记技术研究 1前言 随着世界性渔业资源的衰退和环境恶化 , 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注重负责任捕捞 ,进而十分重视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工作。在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工作中 ,为了评价放流效果 ,掌握放流鱼种的移动分布规律 ,开展标志放流是其重要的途径。标志放流技术是一种研究鱼类洄游和

8、鱼类资源的方法 ,先在鱼体做上标志 ,然后通过重新捕获标志鱼 ,根据标志放流记录和重捕记录 ,绘制鱼类标志放流和重捕的分布图 ,以推测鱼类游动的方向、路线、范围和速度等 ;若进一步结合鱼体长度、重量和年龄资料 ,则可研究鱼类的生长和死亡规律 ,以及检验增殖放流的效果等。此外 ,根据鱼类标志放流的结果还可估算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动。现有的标志技术有多种 方法方式 ,近年来在国内应用较多的外部标志方法有挂牌法、荧光标记法、切鳍标志法、烙印法等 ,内部标志法有金属线码标记法等方法 ,现将不同标志方法的应用情况简介如下。 1.1 剪鳍标记法 剪鳍标志法一般是将鱼类的 1 个或者几个鳍条经行全部或者部分的切

9、除,若是切除全部的鳍条必然会阻碍鳍条的再次生长,以至于产生终身的标记,对于部分切除的鳍条,会由于再次生长而使标记变得难以辨认 1。但有许多研究表明,再生鳍条要辨认会比较困难。汤建华 14对真鲷的标记放流采用切除尾鳍的一侧的方式,结果表明尾鳍有较为明显的生长,经过较长时 间后,已分不清尾鳍是否曾被切除。通过实验说明剪鳍标志并不完全可靠,但是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标记,操作简单迅速,适用大多数的鱼类,不过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不可用于个体的识别 2。 1.2 挂牌标记法 这类方法费用比较低廉,且易于渔民认识标记。根据体型,把标志直接用银丝系附在鱼体上,或夹于鳃盖上。在利用体外标志时,应考虑鱼类在水中

10、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材料腐蚀等问题。目前一般多用小型的塑料牌和金属标牌签,材料以银、铝。标记牌上一般刻上放流单位的名称和相关的编号。标记牌要求小而坚固。其大小和形状根据不同的标 记位置而定。所用的穿刺材料也采用白色涤纶线,或者是银丝。挂牌的位置一般在鱼类的背部。 1.3 烙印标记法 烙印法就是在鱼类身体上用烙印工具烙出可清晰辨别的印记。烙印法一般有两种方法 :热烙印和冷烙印。在通常情况下冷烙印用的较多 ,烙印的过程相对比热烙印简单 ,将烙印板接触鱼类身体部位几秒后 ,这些经过烙印的部位经过数天的恢复会留下一定形状的的伤疤。烙印部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体侧和尾部。烙印技术属于短期的标记技术 ,

11、这些标志只能在鱼体上保存几个月左右 ,这种技术只适用于短期放流研究。这种标记方法适用的范围也较窄 ,只适用 于无鳞或细鳞鱼类 ,且鱼体上烙印的清晰度和持续时间也与水体的环境,鱼类的生长情况等各种因素相关。 1.4 荧光注射标记法 荧光注射标记法就是在鱼类的将荧光胶体注射入鱼类的体表,荧光胶体是由特制的荧光液体组成的,它无毒,可与鱼类共存。荧光胶体在注射入鱼体表后 24h 后可形成固体状,从而形成可识别的标志。荧光标记一般注射在鱼类的头部,眼眶后部以及背鳍和胸鳍之间。荧光注射有较高的保留率等优点,可用于标记各种鱼类,对于其的影响也是很小的,比如存活、生长和行为等。荧光注射易于辨认,在晚上利用发光

12、二极管等可明显区分标记的鱼 类。但是4 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不具编码功能,并且对有色素的鱼类不适用,比如大黄鱼不可用黄色荧光注射。 1.5 荧光染色 即用无毒的荧光染液对鱼体经行染色,将一定量的荧光染液和一定量的水混合,制成100ppm 的浓度,放置在一定容积的水箱中,将鱼浸泡 18 个小时,使荧光染液充分将鱼鳞染色,使鱼体整体显色,类似和荧光注射,但方法较为复杂,耗用时间相对较长,成本也比较大,适合的染液对于辨别有很大的帮助。 1.6 大黄鱼的生活习性 大黄鱼在分类上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大黄鱼体形延长,侧扁,背缘和腹缘广弧形; 尾柄细长。头侧扁,大而尖钝,具发达的粘液腔。眼中

13、位,上侧位。鼻孔每侧 2 个。口大,前位。牙细小;鳃盖条 7 条。具假鳃,鳃耙细长。侧线完全,前部稍弯曲,后部平直。背鳍连续。胸鳍尖长,腹鳍较小,尾鳍尖长。唇橘黄色。 大黄鱼是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自然分布于南海、朝鲜西南岸、东海和琼州海峡以东的南海北部沿岸。大黄鱼为浅海近地层鱼类,通常栖息在 60m 内的近海中下层。厌强光,喜浊流。具生殖洄游。 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其摄食对象主要有小鱼、虾类、虾菇类和蟹类等。也食同种小鱼,因而易同类相残。大黄鱼多在晚间及小潮时摄食。大黄鱼 一般在 3 龄以前生长较快,而后趋于缓慢。体长生长高峰在 1 龄,绝对量在 15cm 以上, 2 龄开始迅速下降;体重生长

14、最快是在26 龄。而且,大黄鱼的雌鱼生长明显比雄鱼快。 大黄鱼的性成熟年龄,雌性为 34 龄,雄性 23 龄。南方比北方成熟早。初次性成熟时体长为 18.530.5cm,体重 150350g。大黄鱼的产卵多在傍晚至午夜进行。发情时亲鱼会发出“咯咯”的声音。其受精卵为浮性卵,在水温 18时,约 50h 孵出仔鱼。大黄鱼为分批产卵鱼类,产卵可延续数天。 我国有关资源增殖放流的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滞后,没有形成有效的增殖 放流研究应用技术,以往开展的规模生产性种苗放流缺乏科学指导,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回捕率的悬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解释。为探索符合 大黄鱼 省时、低成本、易检测且适合大量标识操作

15、的方 , 提高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技术水平, 开展本实验研究 。 2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鱼苗 实验大黄鱼来源于舟山市西轩岛外塘网箱养殖基地,为人工驯化后的幼鱼,共计 300 尾,体长 6.1cm10.4cm,平均体长为 7.84cm,体重为 4.812.5g,平均体重为 7.27g。实验前放在育苗池中暂养 7d 的时间,手术前抽样进行病害 检测,确保在无异常的情况下经行标记手术。 2.2 实验水质条件的控制 因为大黄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 1032,最适生长温度为 1825。大黄鱼适宜生存的盐度范围是 1035,最适合盐度在 30.532.5 之间。并且要保证足够的溶解氧和酸碱度所以要

16、所用的海水中,这些都要符合标准,才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验用水都是统一由西轩岛实验基地过滤的海水,根据每日的监测得到如下的平均数据,见表 3-1。 5 表 3-1 实验水桶中的各条件的平均值 Tab 3-1 Average conditions in experiments bucket 项目 /时间 (T) 8:00 12:00 16:00 X 温度() 27.2 27.3 27.3 27.27 盐度() 26.53 26.60 26.67 26.60 溶解氧 6.3 6.6 6.5 6.5 酸碱度 8.14 8.14 8.15 8.14 由上表观察可知,虽然各种条件并不都是大黄鱼的最适

17、范围中,但是都是在生存范围中,并且都较为稳定,波动性都不大,这对于实验来说都是在同一环境下经行的,对最终的结果没有较大的影响。 2.3 实验分组 实验设置 6 个实验组,分别为背部挂牌、尾部冷烙印、切臀鳍、荧光染色、头部荧光注射 5 种标记组和不进行标记处理的空白对照组,每个实验组设置 3 个平行组,每组 10 尾。 2.4 标记方法 2.4.1 标记手术工具及其他材料 几种标记技术相关的工具:手术剪刀、手术针、标识线、荧光标记用品、 H-Bar 式标记工具,消炎剂(二溴海因、呋喃西林等), 95%酒精。 其他实验材料:镊子一把,塑料手套 2 盒,实验记录本 2 本,标签纸 5 卷,烧杯若干,

18、量筒 1 个,试管刷 1 把等等。 2.4.2 操作流程 工作人员清洁双手并用 酒精擦拭消毒后才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剪、手术针、标识线等经过医用酒精浸泡。 挑选健康、全身无伤残、游泳姿势正常、活动能力好的鱼苗待用,标识鱼苗在手术前先用 50 10-6浓度为 98的医用酒精轻微麻醉,并测量记录体长 (全长 )、体重。 2.4.3 标记手术 包括挂牌、切臀鳍、冷烙印、荧光染色和荧光注射五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挂牌法:如彩图 1 所示,用标记抢把标记牌打入鱼体的背部。 彩图 1 彩图 2 切臀鳍:如 彩图 2 所示,用手术剪刀将鱼体的臀鳍全部减去。 6 彩图 3 彩图 4 荧光注射:如彩图 3

19、所示,用荧光注射针将荧光液注射到鱼体的头部。 冷烙印:如彩图 4 所示,用冷烙印工具在鱼的尾鳍部上烙印,形成一个圆孔。 荧光染色:将鱼放入荧光染液中 18 小时。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2.4.4 标记手术后的处理 鱼苗标识后经过二溴海因浸泡消毒。手术完成后将鱼苗放入已经准备好的网箱中进行暂养,暂养 箱 中的海水事先经过处理,鱼苗放入暂 养 箱 后用 2 mg/L 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防止标识鱼苗的伤口感染。 2.5 标记后的培育管理 鱼苗经过标识手术后,分别放入 各自 的小型硬质塑料网箱 (可以考虑在室内池中用网片隔开)中暂养,水箱水体约 0.5m3。培育周期 15 d。培育用水为沙滤自然海

20、水,换水量和换水次数依水质状况而定,一般为每 2 d 换水 1 次,每次换水量 80%,水箱内充氧 ; 考虑到箱内水体浑浊度, 培育 饵料以颗粒饲料为主,张网杂鱼等为辅 饲料, 1d 投喂 3 次,日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 5%8%,并根据鱼苗摄食和水质情况酌情调整。 2.6 注意事项 (1)大黄鱼是 一种尊贵的鱼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撞壁等行为,对鱼体产生伤害,所以实验水箱尽量放在安静的地方。 ( 2)投放饵料时,避免人对鱼活动的影响,另外,投放力度不宜过大,以免使鱼收到惊吓; ( 3)注意控制每日投饵的量,避免残饵过多影响水质,但也不能过少,使鱼互相撕咬,应参考前人研究的数据,做到适宜。

21、 ( 4)经常换水。每日进行观察,若水质有变化或水池底部污物较多,应及时进行吸污、换水,保持水池的清洁; ( 5)每日观察并记录水温和室温,控制温差不要太大,使它们保持在较适合大黄鱼生长的范围内。 7 3实验 结果与分析 3.1 各种标记的生长情况比较 3.1.1 无标记对照组 由图 1、图 2 可知,经过 15d 的饲养,对照组的大黄鱼的体长和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初始体长(体重)和最终体长(体重)呈现出正相关性, Lt1=1.137Lt2+1.0894(R2=0.9982, P= 0.00196 0.05), Wt2=1.7123 Wt1+2.7199( R2 = 0.9669, P =0.

22、032853 0.05)。 图 1 对照组大黄鱼初始体长和最终体长关系 Fig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itial length and final length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croaker 图 2 对照组大黄鱼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长关系 Fig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itial weight and final weigh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croaker 8 3.1.2 挂牌标记 由图 3,图 4 可知,挂牌标记组的大黄鱼的初始体长(体重)和

23、最终体长(体重)呈现出正相关性, Lt1=1.186Lt2+0.1286(R2=0.9969, P= 0.00423 0.05), Wt2=1.9876Wt1-1.4668( R2 = 0.9864, P = 0.043206 0.05)。 图 3 挂牌标记组大黄鱼初始体长和最终体长关系 Fig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itial length and final length of the listing group of croaker 图 4 挂牌标记组大黄鱼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重关系 Fig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itial weight and final weight of the listing group of croak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