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历史学 隋唐观音信仰 一、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选题理由 中国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成分,并把它们改造为自己的组成方面。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所以研究这门宗教具有深远意义,而其中的观音信仰可谓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核心,是大乘佛教中大众 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不仅仅在寺院 ,在中国几乎
2、大多普通百姓的家庭 ,都供着观音像 ,早晚一炉香。由此可见,剖析观音信仰,挖掘观音信仰之所以影响深远的社会背景,能够对已知的历史有更深层的理解。 而本人之所以选取隋唐这样一个时代,考虑到了隋唐做为我们历史上一段结束了常年战争纷乱,渐进入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之一 唐朝,这样一个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的朝代,在宗教上又是如何一个盛况呢? 观音信仰伴随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魏晋南北朝 ,期间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观音信仰也逐渐本土化,进入盛世之后,它更是影响到哲学、道德、文学、音乐、雕塑、美术等各个文化领域。透过宗教来研究一段历史
3、的文化层面,借助一个时代来看一个宗教信仰的发展进程,不求填补该领域的空白,但求本次梳理能帮助自己和读者更明晰这样一个盛世和一个重要的信仰。 二、研究动态 观音信仰在中土弘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目前国内一般学者认为 ,观音信仰是自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八年 (公元 406 年 ) 译出妙法莲华经后 ,随妙法莲华经在社会上的流行而逐渐为人熟知。由于 隋 唐时期对于观音信仰的重视,官方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由国家部署专门的有组织的翻译机构,诸如唐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第波罗密多品解深密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六册)、十一面神咒心经(大正藏第二十册),唐 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
4、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册),唐 天竺三藏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册),唐 不空译观自在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唐沙门智通译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大正藏第二十册)等等。此外隋唐学者还述撰了诸多关于观音的著作,诸如 隋 沙门吉藏撰法华义疏,共十二卷(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唐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第三十五册)等。因此现今后人对观音信仰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经典出发的。 (一)中国大陆的观音信仰研究 近现代对于观音信仰的研究,并不缺乏,如王青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杨曾文的观音信仰的传入和流传、周一良跋观音赞、孙昌武的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和董
5、志翘的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注译是关于这个魏晋时期观音信仰流传情况的原典整理与研究。也有研究隋唐时代的,如曾其海天台宗对观 音信仰的推动、郭绍林的论唐代的观音信仰;还有研究宋以后的,如赵克尧的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孙昌武先生的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也有大量的篇幅在探讨明清时期的观音与文学。按照李利安先生的说法,“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观音信仰的初期传播和灵验故事与造像研究等方面;唐代以后的观音信仰则集中在观音的女性化以及观音信仰与文学之关系等方面”。 (二)台湾的观音信仰研究 台湾地区的佛教研究具有方法新颖、资料翔实、精微独到等许多大陆所难以达到的特点。在观音信仰研究方面台湾学
6、者也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主要成果有:黄国清的观世音普门品偈颂的解读 梵汉本对读所见的问题、释道昱的观世音经考、再谈观世音经 请观世音经译本考、于君方的伪经与观音信仰、观音菩萨的经典依据及其名号和其他一些不明问题等等。 (三)国外学术界的观音信仰研究 除了日本之外,国外学术界对观音信仰现象的研究是从六七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在西方,一些大学的亚洲研究机构和宗教系的亚洲宗教研究专业常有对菩萨信仰感兴趣者,如洛克什钱德拉敦煌壁画中的观音,宫治昭斯瓦特的八臂观音救难坐像浮雕 敦煌与印度 的关系, 日本西上青曜观世音菩萨图像宝典,日本佐伯富近世中国的观音信仰,法国石泰安著观音,从男神变女神一例等等。 如上
7、罗列的三类观音信仰研究中,大都是对观音经典的研究和整理、观音形象的研究、 观音信仰之流传与影响的研究 、 观音信仰的神话传说、宗教礼仪、神秘信仰等方面的研究 。虽多多少少涉及到了隋唐时期的观音信仰,但是专述隋唐的却不多。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内容 1、隋唐观音信仰之发展态势 2、隋唐观音信仰之宗教思想 3、 隋唐观音形象 4、 隋唐观音文化 5、隋唐观 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的比较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隋唐观音信仰受重视的原因 2、隋唐观音在各地的不同表现及原因 3、隋唐观音性别争议 4、隋唐观音信仰与各文化融合的意义 5、本土化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的区别
8、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查找有关隋唐观音信仰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二)熟悉资料,辨别真伪。 (三)进行初步构思,确定论文基本框架。 (四)形成初稿后,请指导老师修改。 (五)反复修改后,最后定稿。 四、参考文献 1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学术研究 2001 年增刊。 2王海梅:西游记与观音信仰,潍坊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3夏广兴:观世音信仰与唐代文学创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4杨曾文:观音信仰的传入和流传,世界宗教研究 1985 年第第 3 期。 5程俊:观音与妈祖 浙闽台海洋宗教信仰之比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5.1。 6蔡少
9、卿:中国民间信仰的社会特点与社会功能 以关帝、观音妈祖为例,江苏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7张小东:中国化观音性别以女为主的原因初探,广西师范 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2期。 8刘长久:从观音信仰说起 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华文化论坛 2004 年第 2 期。 9赵克尧:从观音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 1990 年第 4 期。 10邢莉:观音信仰与中国少数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2 期。 11邢莉:观音信仰,学苑出版社, 1994 年 7 月。 12郭绍林:论唐代的观音信仰,世界宗教研究 1992 年第 3 期。 13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 1990 年第 4 期。 14李利安: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意义,中国宗教 2005 年第 6 期 15李利安:中国观音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法研究 1999 年创刊号; 16李利安:观音文化简论,人文杂志 1997 年第 1 期; 17李利安:试论观音信仰的中国化,载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8李利安:观音信仰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