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谐谑诗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649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谐谑诗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轼谐谑诗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轼谐谑诗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轼谐谑诗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苏轼谐谑诗问题研究 引言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才能最为全面的文化巨匠。千百年来,他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主要原因是人们从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中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执著的人生追求、刚直不阿的品格、旷达超然的胸怀、谐趣圆融的人生境界。这种人格魅力是他以儒家经世济时思想为人生目标,融汇道、佛思想的结果。而他的人格魅力中最为闪耀,令人为之倾倒,为之折服的便是他的幽默谐趣。苏轼大量的谐谑诗,以超越的笑化解现实的苦痛,以了解的笑善待他人,以含泪的笑解嘲自己,以惘然的 笑对抗排挤,给自己饱经磨难的人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显示其超凡的心力和智慧。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起伏

2、,正式经受生活之磨练,他对人生一切看得淡然。所以才有了诗文中播撒幽默的情怀,才有了苏轼在生活中体味幽默的快慰。幽默在诗人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人研究 颜中其先生的苏东坡轶事汇编中,苏轼的幽默故事有一百则之多,其性格之诙谐多趣,由此可见一斑。而这些记载散见于宋明之际的杂史笔记和诗话,或为苏轼门人、朋友或同时人所记,或为苏轼自己所记,真实性不可否认。 东坡善嘲谑 (东皋杂录), 东坡滑稽 ( 耆 旧续闻 ), 东坡以文滑稽 ( 竹坡诗话 ), 子瞻之清谈善谑 (渑水燕谈录) , 东坡好戏谑( 晁氏客语 ),东坡多雅谑(独醒杂志)也早已成为 众口一辞 的共识 。 如此幽默善谑之人,必定会在诗文

3、中有所表露。发而为文,便有东坡志林、调谑篇中的幽默故事,戏而作诗,遂成别具一格的谐谑之诗。 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指责苏轼说: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评苏诗说: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稚言都不知。认为俳谐怒骂违反雅的 传统,是诗所不宜的。除此之外,他还说: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又说:金入洪垆不厌频,金针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他所批评的奇、新,显然是针对苏诗中的俳谐怒骂内容而言。 清人方东树虽承认苏诗横截今古,却指责他遂开后人作滑俗诗之风(昭昧詹言),也是感于苏诗谐谑的特点而发

4、。 刘熙载的艺概一书中在比较李杜韩苏四家之长时谈及:太白长于风,少陵长于骨,昌黎长于质,东坡长于趣。 叶燮原诗一书中认为苏诗的嬉笑怒骂是创新: 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欲出,此韩愈后之一大变也,而盛极矣(卷一)。苏诗包罗万象,鄙谚小说,无不可用(卷三)。他认为苏诗开辟了古今未有的境界,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题材范围 其中自然包括嬉笑怒骂的谐谑诗。 瓯北诗话的赵翼品评苏轼的诗讲到:游戏及之,可想其风趣涌发,忍俊不禁。 杨生顺的幽默情趣自然人生 苏轼、林语堂之比较、张丽华的论苏轼诽谐词、杜晓霞和张海燕的论苏轼小品文的幽默与诙谐特征谈及到

5、苏轼的谐谑诗时候主要 表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曰友善,此类谐谑诗很是普遍,大都体现在诗人和周围人们的笑谈中,诗人运用幽默得心应手,这种方式在给别人带来趣味的同时更为自己赢得了世人的赞许。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类友善的谐谑诗大量运用,激发了生活的乐趣,增添了朋友间的友谊,因而诗人很有人缘。快乐时大家共享,患难时总有朋友无私相助,进而诗人无论在何种境遇下总是生活得很洒脱。二曰反抗,对作为封建官员的苏轼而言,他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有一颗亲民的心,当不公平社会给人们带来苦难的时候,他总是乐于相助,当他无能为力时就通过诗歌来揭露社会的黑暗,以便 表达对疾苦人民的关心。喜剧理论家徐侗说:对于一切丑陋的东西,幽默

6、有着胆大妄为的攻击力。诗人于是通过谐谑诗来无情的揭露当时的暴政。诗人爱民之心一览无余,改变现实的思想植根其中。三曰自嘲,在苏轼的诸多幽默中,最能体现其人生智慧的便是那些解嘲自己的幽默。苏轼自嘲的幽默在他坎坷的仕途人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在被贬期间,他就用谐谑诗来化解人生苦难,从而让自己活得很洒脱。苏轼在诗歌中自嘲自解,昭示着他那奋斗的灵魂在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表现了他蔑视苦楚,笑看人生的豁达心怀,正是有了被贬生活的磨练和玉成,才有 了后人赞叹不绝的苏东坡。 总结 生活的磨练,造就了苏轼的幽默情怀,幽默的态度,成全了苏轼的洒脱人生。幽默为何如此钟情于苏轼,这与苏轼的性格、智慧、阅历等诸多方

7、面息息相关。苏轼自称: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他易于亲近世人,与歌妓舞女开玩笑,同聋医庞安常戏语,为馓子老妪戏作诗,与小儿辈调笑等等。狂放的天性造就了他活生生的幽默。苏轼在少年时代写的咏物赋黠鼠赋就非常诙谐风趣,可见苏轼本有幽默的天性。狂放的个性引领着幽默的天性,幽默的天性嫁接在狂放的个性上,使得他的幽默尽显风情。 当然幽默风趣不 能说是作诗的关键,但很多题材、形式的诗,加上这种气质、风格,自会引起阅读时于共鸣会心之外别有一种轻松、脱俗的快意,因而更富于艺术魅力,这恐怕无需争论。对于苏轼来说,无论具体评价如何,不讲其诗歌的幽默风趣,恐怕不能说全面真实的反映了苏轼诗歌的全貌。但无论

8、是时行的文革前的游国恩本、社科院本中国文学史,或刘大杰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还是文革后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复旦版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主编的两宋文学史,甚至包括袁行霈主编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高教版文学史,都未把苏轼诗这一重要特征拈出来加以论 述。更勿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从根本上把以苏轼为代表的宋诗摒弃在讨论之外。只有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用五六行字指出苏诗善于雅谑并稍加阐述,在众多的文学史中显得形单影只。 多少年来,苏轼诗中的幽默没有被诗坛的正统所接受,封建礼教要求人们坚守被神化的信念 儒教,循规蹈矩,按章作人。而幽默却恰恰建立在反对盲目依赖陈规旧矩的基础上。有幽默感的人常常是思维

9、活跃,能独立思考,能解脱于从众,解脱于僵化的人。无怪乎最了解苏轼的侍妾朝云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无怪乎他的谐谑诗一直被认为不符传统 诗教温柔敦厚的原则,因而受到历代批评家普遍的批评。但是,中国的幽默仍是源远流长。且不说敢于怀疑一切,幽默的哲人庄子;就是被后人装扮得道貌岸然的至圣先师孔子,在他的理想政治到处碰壁时,他也能用微笑来解脱困顿。从诗坛来看,且不说充溢在民歌中的乐观、诙谐的基调;在大家中,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也都闪烁着幽默的光华。在幽默越来越受到关注,新时代的幽默文学已经构成不容忽视的潮流,冲击着我国文坛的今天,让我们探溯一下我国古代文学中,那虽遭贬抑而始终不曾断绝的幽默情趣的代表者 苏轼,来更深刻的理解苏轼的 中国式幽默,也许不无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