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T 单钩移动电动葫芦起重机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桔 就 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雏形。 14世纪,西欧出现了人力和畜力驱动的转动臂架型起重机。 19世纪前期,出现了桥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重要磨损件如轴、齿轮和吊具等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开始采用水力驱动。 19世纪后期,蒸汽驱动的起重机逐渐取代了水力驱动的起重机。 20世纪 20年代开始,由于电气工业和内燃机工业迅速发展,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基本形成 。 电动葫芦是起 重设备的主要型号之一。它主要由 减速器,运行机构,卷筒装置,吊钩装置
2、,联轴器,限位器 , 锥形转子电动机 等部分组成。 随着世界经济及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动葫芦及其驱动装置“三合一” (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三合为一 )部件的技术发展,以电动葫芦为起升机构的葫芦式起重机,以其高度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为前提,在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发展。 “葫双”小车中小车是由电动葫芦、车轮及支承架组成。带“三台一” 运行组为主动部分,“三合一”运行组中,减速器为全封闭轴装型,硬齿面磨削而成,锥形转子鼠笼 电机可变极 1: 4速比,全部带锥盘制动器,车轮由高强度球墨铸铁制成具有接触强度好,耐磨等优点。配置副钩需要和司机室操纵时,起重机运行速度高,小车上电动
3、葫芦与主梁成垂直布置形式,以减少载荷的摆动。 起重机制造厂家要按用户的要求承担特殊的设计,即包括起重机的所有部件和起升高度、所必须移动物料的距离等,在厂房建好前,就必须将厂房建筑蓝图或厂房的主要尺寸提供给起重机制造厂家,设计者按用户的要求,设计起重机的外形及确定其主要参数,用户确认后,才开始设计制造。从这个过程,国内起重机制造厂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目前国内起重机行业存在的问题已严重阻碍着自身的发展。 本文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主要对 3t 单钩移动电动葫芦的总体方案选择和确定,然后对传动系统进行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和目的,参考 CD 型电动葫芦对首先对 3t 单钩移动电动葫芦
4、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合理机构及装配方案,然后对减速器和电动机进行外形设计,钢丝绳的选用及强度验算,卷筒的参数计算及验算,再计算齿轮的传动比,确定各个齿轮的参数,进行强度计算 ,选择合理的轴承、键、轴套等各种零部件,画出总体装配图。最后对轮胎式弹性联轴器作了一些简明的阐述。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内容: 1 了解葫芦小车的设计 2. 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总体方案设计 2) 卷筒设计及钢丝绳的选用 3) 其它零部件设计 4) 对电动葫芦的安全性能理论分析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 1. 了解葫芦小车的设计 2. 通过查阅资料对葫芦小车进行初步的设计 3.
5、 接下来对钢丝绳的选用及卷筒的设计定方案 4.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电动葫芦的安全性能理论分析及其完成图纸 5. 文献综 述的完成 四、参考文献 1 袁秀峰 . 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小车设计的改进 . 起重运输机械 2008 年 04 期 2 王书中 . 2 10t 组合式过轨起重机 .水利电力机械 , 2006 年 09 期 3 仇明清 .新型 LX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端梁的设计特点 .起重运输机械 , 2006 年 11期 4 滕启 .起重机异 型梁的强度计算 .起重运输机械 , 2005 年 3 期 5 杨洪英 .浅谈低高度 LH 型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的设计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2 年
6、 3期 6 黎克英 .LS 新系列电动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的开发 .水运工程 , 2001 年 8 期 7 郭宏 .大吨位电动葫芦单梁门式起重机 .起重运输机械 , 2001 年 5 期 8 罗婉霞 .新型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的研制 .机电工程技术 , 2000 年 2 期 9 李秀林 .LHB 型隔爆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 .电气防爆 2000 年 1 期 10 陈登云 .新结构电动单梁起重机的设计 .起重运输机械 , 2000 年 4 期 11 张质文等 .起重机设计手册 .1998 年第一版 12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二卷 .2009 年一月第五版 13文斌 .联轴器设计选用手册 .
7、2009 年一月第一版 14刘武胜 .蔡虹 .袁旭潞 . 起重机的构造特征与发展趋势 .钢丝绳电动葫芦篇 .2010年 4期 15宫本智著 .葫芦式起重机 .1994 年八月第一版 16 陈道南 盛汉中 .起重机报警手册(修订版) .1993 年 10 月第一版 17 苏万斌 电动葫芦发展现状与检验中常见问题分析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10 年第一期 18William Altenhof. An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teering wheel armature in an imp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Volume 27, Issue 2. 19 Weber, L.: Formenbau in der Mikrotechnik.Darmstadter Erfahrungsforum Werkzeugund Formenbau,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