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693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 2 - 目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 . 2 1. 前言 . 1 1.1 基本概念 . 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 2.材料与方法 . 2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 2.2 取样站位、样品采集 . 2 2.3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3 3.结果分析 . 4 3.1 种类和优势度组成 . 4 3.2 生物量与密度 . 9 3.3 生物多样性特征 . 11 4.结果与讨论 . 13 致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 . 15 - 3 - 摘要 浙江 六横岛潮间带的研究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无较为完整、准确记述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详尽资料,为了便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更好地搜索相关的内容,文章 分析了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 -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 56 种,其中, 8 种多毛类动物, 2 种棘皮动物, 19 种甲壳动物, 24 种软体动物,其它种类包括鱼类在内共 3 种,潮间带大型底栖 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 122.88 g m2,总平均密度为 250.67 个 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以平均生物量和种类数分别以 95.74 g m2和 19

3、种居于首位。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的分布范围分别在 1.02 3.07、 0.67 1 73、 0 40 0 97、 0.39 0.91 和 0.140.68,平均值分别为 2.03、 1.15、 0.80、 0.66 和 0.33。研究发现,在人群居住稀少的地方物种数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指数明显高于人群居住密集的地方。调查最终认为认为六 横岛潮间带越来越多用于开发利用和临港工业建设可能是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生物量减少较明显。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潮间带 六横岛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Int

4、ertidal Macrobenthos in Liuheng - 4 - Island, Zhejiang Abstract Although the research of Liuheng Island intertidal zone has lasted for decades in Zhejing, there are few complete, accurate records of intertidal macrobenthos in Liuheng Island. Therefore in order to the further study and work for searc

5、hing, in this paper , community structure such as species composition, density - biomas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intertidal macrobenthos was analysed in Liuheng Island. 56 species of macrobenthic animals were collected, which received 8 polychaetes, two kinds of echinoderms, crustaceans with 19

6、species, 24 species of mollusks, including fish total of 3 other species of the intertidal macrobenthics. The total average biomass of animals is 122.88 g/m2 and the total average density is 250.67 ind/ m2. During each group of benthic animals, molluscs with the average number of types of biomass of

7、 95.74 g/m2 and 19 species topped the list. Liuheng Island intertidal macrobenthic diversity index, richness, evenness and dominance degree range at 1.02 3.07, 0.67 1.73, 0.40 0.97 and 0.39 0.91 , while average values were 2.03,1.15,0.80,0.66 and 0.33. The study found that species and relevant index

8、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were obviously higher of few living than living densely populated. In this paper, we made a conclusion: with more and more using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n Liuheng Island for development and harbor industry construction,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species exhibited a decreasing

9、trend, especially the species biomass decreased more apparently Key words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intertidal zone Liuheng Island 1 1. 前言 1.1 基本概念 潮间带又称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 1。潮间带就是介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区域。潮间带的幅度、随潮差的大小、地区及坡度而异,潮间带可以缓冲海浪直接冲击陆地的力量,如果潮间带太窄太小,大浪将对陆地造成大破坏。 潮间带是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交错带, 海边丰富

10、的生物,也是自然教育最佳教室 ,但 也是受人类干扰最为敏感的生态区域之一 2。 底栖生物是海洋生物中的一个大的生态类群,是栖息在海洋沉积物表层附近,及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所组成,它们几乎包括所有无脊 椎动物。 底栖生物不仅组成复杂,而且生活性也多种多样,包括爬行、葡萄、附着、攀缘、穴居和暂时游动等各种生活方式。这是底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底栖生物与浮游生物及自游生物在某些情况下也难于划分清楚。 大型底栖生物是用网眼为 1mm 的筛子所能筛到的底栖生物。 综上所述,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就是栖息在潮间带的用网眼为 1mm 的筛子所能筛到的底栖生物。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潮间带大型底

11、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VAILLANT及 STEPHENSON3,4研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领域以来,国内外已 对潮间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相关的报道。 位于悉尼的海洋生态实验室与沿海城市的生态影响研究中心分析了沉积物中底栖组合相关与潮间带的巨石领域的联系,确定了在底栖环境下,潮间带的巨石领域对底栖动物的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于巨石下的底栖生物的类群与存于非巨石沉积物中的类群大多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 5。也有对潮间带底栖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探讨了底栖动物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6,很好的与当前环境保护的接轨,现实意义重大。 如 介绍了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

12、学研究的概况 7, 具体分析了中国潮 间带海域的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等一系列问题,也对今后深入开展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创新和改进研究手段和方法;潮间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还有很多的资料研究了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 8,9,分别调查研究了浙江海岛潮间带的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以及潮间带生物的数量组成与分布。 虽然有不少关于舟山群岛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研究资料 10,11。有研究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文献 12,分析了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 征,研究了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

13、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范围,指出随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大量有机营养成分排入海域,这为潮间带底栖动物良好生长提供了发展空间,因而东沙海塘的物种数、生物量与密度与多样性指数都较高;此外,由于岱山潮间带的泥滩与岩礁沙滩平缓,滩面宽度都达千米以上,涨落潮缓慢,所以底栖动物在不同潮区均有分布,呈镶嵌式分布特征,得出的结论是岱山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污染或者干扰,这也印证了人类活动对潮间带及其附近海域的深刻影响。 也有调查秀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的 13,在秀山岛潮间带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 51种,隶属于 4门、 7纲、 33科、 41属,研究认为秀山岛潮间带湿地越来越多用于旅游开发

14、和临港工业建设可能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且临港工业建设对潮问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比用于旅2 游开发所产生的影响大,特别是物种数减少较明显。 其中几篇关于嵊泗列岛潮间带生态学的文章 14,15,16对嵊泗列岛研究的非常详细,全面分析了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分布;另有研究嵊泗海岛不同底质 潮间带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格局 17的文章,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调查的嵊泗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资料做的 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也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污染或者扰动。 如此

15、多的文献,却缺少了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 相 关资料。调查得到的日本菊花螺( Siphonaria japonica)、西格织纹螺( Nassarius siquijorensis)、纵肋织纹螺( Nassarius variciferus)、小荚蛏( Sliiqua minima Gmelin)等软体 动物,中华近方蟹( Hemigrapsus sinensis)、特异大权蟹( Macromedaeus distinguendus)、平背蜞( Gaetice depresss)、钩虾( Gammarus sp.)等节肢动物,海葵 1( Actiniaria sp.1)等腔肠动物,在其他有

16、关舟山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文献中未曾提出,却是六横岛比较有代表性的物种,当然研究价值也非同寻常。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六横位于 浙江 省 舟山群岛 的南部 ,由六横岛、佛渡岛、悬山岛、砚瓦岛等 105个岛屿组成 , 其中六横岛是六横镇镇政府所在地,全岛陆地面积 121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的第三大岛。岛上山峦起伏,依次有 6座山体横亘其间,六横之名或由此而来。 六横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 ,长江口南侧 ,杭州湾外缘,宁波象山湾东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 ,面向太平洋 ,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 ,踞我国南北沿海 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 ,是长江流域

17、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 ,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六横位于大陆东部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可使用海域面积 20 平方公里,是国家一级渔港,也是渔船避风、锚泊、补给的良港,港畔陆域纵深辽阔具有多种开发优势。 六横岛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物产丰富、市场繁荣、民风淳朴、气候湿润、文化底韵深厚,是度假休闲投资的理想之地。 2.2 取样站 位、样品采集 于 2010 年 1 月在六横岛及附近海域设置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取样站 5 个 (图 2-1) ,代

18、表不同的人群密集度。每站取面积 25*25*20cm 的样方 6 次 ,分别在 高潮区(上区 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 )、 中潮区(中区 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 )、 低潮区(下区 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 )的不同区域取样 2 次 。 用 1mm 网目的套筛冲洗 , 获得的样品用 75 %酒精固定 , 随后将样品进行种类鉴定、个体计数、生物量计算。 3 122 .05 122 .1 122. 15

19、 122. 2 122. 2529. 6529. 729. 7529. 829. 85LCH 01LCH 02LCH O3LCH 04LC H05六 横 岛郭巨元山岛虾 峙 岛桃花岛图 2-1 采样站位 Fig.2-1 Sampling stations 同时,每站广泛采集定性样品,并采样时用手持式 GPS(美国 Garmin eTrex Venture)定位。用体积分数为 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样品,带回实验室以供分析鉴定。室内样品的称重 (FA2104N电子分析天平 )、计算和分析整理均按海洋调查规范一海洋生物调查 (GBl2763 62007)18与海洋生物生态调 查技术规程 19方法进行

20、。 2.3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采用的公式如下: 物种多样性指数 (H)(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H=-ni ii PP1 ln; ( 1) 物种丰富度指数 (D)(Margalefs species richness index): D= lnN1S ; ( 2) 物种均匀度指数 (J)(Pielous evenness index): J= SHln ; ( 3) 4 优势度( Y): Y=(ni N)fi; ( 4) 式中, N为所有种的个体总数; S为总种数; ni为第 i种的个体数; Pi为种 i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出现率

21、 fi为该种出现的站位数占总站位数之比的百分比。 3.结果分析 3.1 种类和优势度组成 对在六横岛潮间带采样调查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鉴定、分类、统计,结果如表 l 所示。其中,以 “+”表示该底栖动物种类出现在各调查断面。 2010 年 1 月在六横岛潮间带采样调查共鉴定 滩栖蛇尾( Amphiura vadicola) 等棘皮动物 , 海葵 1( Actiniaria sp.1) 等腔肠动物 , 巢沙蚕 (Diopatra amboinensis)、吻沙蚕( Glycera unicornis) 、 双鳃内卷齿蚕 (Aglaophamus dibranchis) 等 多毛类的环节动物

22、 , 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 japonica)、 纵肋织纹螺 (Nassarius variciferu)s、 疣荔枝螺 (Purpura clavigera)、 短滨螺 (Littorina brevicula)、 僧帽牡蛎( Ostrea cucullata) 、 棘刺牡蛎( Ostrea echinata) 、 青蚶( Barbatia virescens) 等软体动物,弧边招潮蟹( Uca arcuata)、 钩虾( Gammarus sp.)、 海蟑螂( Ligia exotica) 等甲壳动物, 弹涂鱼( 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 等具有代

23、表性的大型底栖动物 56 种 (表 1)。其中,根据陈亚瞿等的优势种标准,当物种优势度 Y0.02 时,该种即为优势种 20,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有 渔舟蜒螺( Nerita albicilla)、史氏背尖贝( Motoacmea schrenckii) 、 齿纹蜒螺( Nerita yoldi) 、 单齿螺( Monodonta labio) 等几种 。 5 表 1 六横潮间带 种类名录统计表 Tab.1 Schedule of series in Liuheng Island intertidal zone 种类名 学名 LCH 01 低 LCH 01 中 LCH 01 高 L

24、CH 02 低 LCH 02 中 LCH 02 高 LCH 03 低 LCH 03 中 LCH 03 高 LCH 04 低 LCH 04 中 LCH 04 高 LCH 05 低 LCH 05 中 LCH05 高 纽虫 Nemertinea sp. + 海葵 1 Actiniaria sp.1 + + 巢沙蚕 Diopatra amboinensis + 围沙蚕 Perinereis sp. + + + + 吻沙蚕 Glycera unicornis + 索沙蚕 Lumbrineris sp. + + + + 丝鳃虫科 Cirratulidae sp. + + 双鳃内卷齿蚕 Aglaophamu

25、s dibranchis + 海稚虫 Spio sp. + 色斑角吻沙蚕 Goniada maculata Oersted + 日本菊花螺 Siphonaria japonica + + + + 纵肋织纹螺 Nassarius variciferus + + 红带 织纹螺 Nassarius succinctus + 西格织纹螺 Nassarius siquijorensis + + + + + + + 疣荔枝螺 Purpura clavigera + + + + + 扁玉螺 Neverita didyma + + 微黄镰玉螺 Lunatica gilva + + + 小翼拟蟹守螺 Cerit

26、hidea microptera + + + + + + + 短滨螺 Littorina brevicula + + + + + 塔结节滨螺 Nodilittorina trochoides + 粗糙滨螺 Littorinopsis scabra + + + 渔舟蜒螺 Nerita albicilla + + + + + + 齿纹蜒螺 Nerita yoldi + + + + + + + + 6 单齿螺 Monodonta labio + + + + + + 史氏背尖贝 Motoacmea schrenckii + + + + + + 小荚蛏 Sliiqua minima Gmelin + +

27、 彩虹明樱蛤 Moerella iridescens + + 僧帽牡蛎 Ostrea cucullata + + + + 棘刺牡蛎 Ostrea echinata + 黑荞麦蛤 Vignadula atrata + + + 泥蚶 Tegillarca granosa + + + + + + 毛蚶 Scapharca subcrenata + + + + 青蚶 Barbatia virescens + + + 秀丽织纹螺 Nassarius festiva + + + + 长足长方蟹 Metaplax longipes + + + + 平背蜞 Gaetice depresss + + + + 中

28、华近方蟹 Hemigrapsus sinensis + + 肉球近方蟹 Hemigrapsus sanguineus + 四齿大额蟹 Metopograpsus quadridentatus + + + + 日本大眼蟹 Macropthalmus japonicus + + + + + + 弧边招潮蟹 Uca arcuata + + + 隆线强蟹 Eucrate crenata + 特异大权蟹 Macromedaeus distinguendus + 寄居蟹 Pagurus sp. + + + + + 鲜明鼓虾 Alpheus distinguendus + 钩虾 Gammarus sp. + + 海蟑螂 Ligia exotica + 白脊藤壶 Balanus albicostatus + + 鳞笠藤壶 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 + 日本笠藤壶 Tetraclita japonica + + 龟足 Pollicipes mitella + 宁波泥蟹 Ilyoplax ningpoensis + + + + 隆背张口蟹 Chasmagnathus convexu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