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探究型学习设计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属学科:语文 教者:刘英 情境 | 任务 | 成果 | 资源 | 评估 情境: 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咱们的大自然,夏天的大自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艳丽,秋天的大自然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微显凉意,冬天的大自然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清冷。那么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春。 任务: 1、掌握“酝酿”“稀疏”“蓑笠”“抖擞”四个生字词和“欣欣然”“朗润”词语。 2、了解作者在本篇散 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衬托描写景物的手法。 3、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培养对大自然
2、的热爱之情。 过程: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 :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 1928 年至 1937 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概脉络,并尝试给下列词语加拼音。 板书: 生字: Yn n
3、ing su l x sh du su 酝 酿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词语:朗润 欣欣然 三、整体把握文章,解析精妙处。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春天的哪些内容? ( 2)这篇散文按描写的春天的景物构成的图画,可以分为那几幅图? 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出春天的草、花、风、雨、人。 ( 2)这篇散文按描写的春天的景物构成的图画,可以分为那几幅图? 板书: 朱自清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雨图 春风图 迎春图
4、 3、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围绕这几幅图,欣赏其精妙之处,分段朗读并说说其精美之处,教师并适当解说。 成果: 通过 小组协作,学生放飞想象,背诵课文,想象春的美好。 资源: 教科书、参考书、 网站: http:/ 搜索引擎:百度 评估: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及评级分值 课前准备 优: 10分 良: 8 分 中: 6 分 差: 3 分 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完成准备任务。 按照老师要求,较认真的完成准备 任务。 基本按照老师要求,基本完成准备任务。 没按照老师要求,准备不够充分。 分工协作 优: 10 分 良: 8 分 中: 6 分 差: 3 分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工合理。 小组成员分工较明确,任务分配较合理。 小组成员分工基本明确,任务分配基本合理。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 小组成员的参与性 优: 10 分 良: 8 分 中: 6 分 差: 3 分 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活动献计策。 小组内大多数学生积极的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活动献计策。 小组内一半的学生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活动献计策。 小组内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