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文化休克”译释探源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文 culture shock 这个概念的基本概述以及相关研究的介绍,从源头阐明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与其逻辑类比意义。通过引用字典、学术争鸣文章,对比分析该概念进入中国的翻译及应用过程,明确指出该概念应与中文的“文化休克”对接,这种对接赋予了“休克”以文化传播学的动态意义, 关键词:文化休克 译释 辨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G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00-7326(2010)03-0050-05 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是 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原创者是美国人类学家 Ka
2、lervo Oberg,该概念于 20世纪 90 年代被引人中国。英汉大词典对此概念有明确的解释。国际跨文化研究领域对此概念的意义、发展以及由这一概念所引申的系列实证研究也有文献可寻。但这一概念的中文诠释以及翻译的对应词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 对“文化休克”这一概念的审定分析属于历史语义学范畴,因为源于德国的历史语义学“关注影响特殊的、重要的语词,既审视语义符号的形式又探求它们的语义和作用,并在两个层面上描述和勾勒一个概念的 常态、断裂及其变化”。日本学者铃木贞美提到概念审定的研究方法应该包2 括“概念的上位、同位、下位之内部编成。注意概念之确切含义,建立基于文脉的判断习惯”。他还提到,要
3、从概念创始者、概念影响范围及定型的经纬角度来分析,这包括当今概念的形成以及未来概念的重构。本文循此路径探究“文化休克”概念的来源和译释问题。 一、“文化休克”概念的基本内涵与相关理论 1 概念的来源、背景和所指。 culture shock 是 20 世纪中叶新造的一个术语。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者们对此概念 的认识。该术语的创造者 Kalervo Oberg在 1960 年第一次使用该概念时将其定义为:“文化休克是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 1963 年 William Samllev 在 Oberg 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化休克所表现的症状
4、是由于对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不能适应所引发的情绪紊乱。病因是因为失去了原有社会生活与交流中非常熟悉的情景和意义。 有关 culture shock 的最经典研究著作之一是 1986 年由 Fumham 和Bochner 合著的文化休克:对陌生环境的心理反应。 2001 年,在第一版的基础上, Ward, Boehner&Fumham 修订成第二版,名为义化休克心理学。该书成为文化休克研究的指南。该书特别指出文化接触中三要素的重要性:情感、行为、认知 (ABC: affectiv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Bruce La Brack 在评价这部著作时指出, cult
5、ureshock 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病症。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是,早期工业的发展,交通的便3 利导致人们旅行经历的增多,跨国避难、国际贸易、教育交流、经济重心迁移、社会政治重组等因素使该概 念的意义变得更加稳固。近期的新媒体和电子信息技术更扩展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对 culture shock 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流,分析、治疗文化休克的潜在心理障碍。 2 文化休克的经典理论。 u 型曲线模型:文化休克对不同的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Lysgaard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研究了 200 个挪威学者在客居国的情况。他发现 U 型曲线能代表其典型特征。从刚开始的兴奋感下滑
6、到压抑感,再上升到平和感。具体描述如下:旅居者刚来到一种新文化中,处于最初兴奋状态。这个阶段,旅居者与东道国人的接触相当肤 浅。过一段时间,当旅居者寻求与东道国的居民建立更深层的人际关系时,新奇感渐渐消失,开始出现语言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迷惑、误解、挫败感、孤独感、焦虑感。再过一段时间,旅居者开始学会交朋友,逐渐熟悉当地社会环境,情绪逐渐好转。Lysgaard 根据旅居者的适应状况描画的 U 型假设图代表一种情绪波动轨迹,典型地描画了接触一沮丧一适应这种变化轨迹。 回 归 本 土 文 化 的 第 二 次 文 化 休 克 W 型 曲 线 模 型 :Gullahorn&Gullahorn 通过对 5
7、300回归学者的调查并结合访谈来研究回归文化休克问题。认为回归文化休克调整模 型和 Lysgaard 提出的 U 型文化休克调整模型类似。因此,他们提出了 W 型回归文化休克模型。当移居者准备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时,他们或多或少有些心理准备,这无形中就降低了文化休克的程度。但当这些移居者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他们不再认为要去面临新的文化,认为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中来了,其实这种错误的感4 觉加重了回归文化休克的症状。 Gallahorn Gallahorn 认为回归休克与身份认同有关。出外留学的学生表现最为明显,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身份认同变得模糊或发生改变,这可能导致回归文化休克的症状加重。 回归文
8、化休 克的研究一直在持续。 Gleason 调查并访谈了 157 个回归的本科生,发现共同的问题是理财问题、作业完成困难、就业选择模糊、身份认同模糊、人际关系有问题。 Werkman 的临床观察发现成人的文化回归表现为感受到隔离和失落,他们生活得不开心、不愉快,怀念他们失去的生活形态。 Stelling 调查了 134 个回归者,发现回归者的身份认同出现问题。 Gaw 对学生回归文化休克做了实证性研究,他得出结论:回归文化休克症状明显的人相对于回归文化休克不明显的人来说,表现为个人调节方面有问题。 3 文化休克症状的描述与分析。 文化休克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焦虑、孤独、思乡。焦虑的原因在于原熟悉的
9、生活场景和社会交往符号都发生了改变甚至消失,自己不知道怎样行为才得当:如何握手、如何见人打招呼、怎样给小费、怎样订购东西、怎样合适地接受或拒绝,等等。当一个人到了新国度时,原来习得的语言符号、动作、面部表情、习俗或规范,其含义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消失了,那种感觉就像鱼离开了水。这时人们会紧张、烦躁不安,结果导致对周边环境不喜欢,甚至拒绝与客居国的人们交往,将自己关闭起来,让自己孤独。由于当前景况不佳,从前的记忆全都变得美好起来。文化休克导 致回归家庭、思念祖国。 WiHiam A.Smalley 对文化休克的症结做了分析。他认为,每一种文化5 都有成千上万不被人们意识到的一些潜规则,因为这些潜
10、规则,人们在交往中知道自己的位置,也明确与交流人之间的关系及对方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当人们进入一种新的文化,原有的潜规则不起作用了,于是情绪上显得焦虑、不安、烦躁。治愈文化休克需要人们了解把握新的文化,直到能够知晓新文化的潜规则,休克期才算结束。事实上,在察觉或意识到文化休克的过程中,已然孕育着治愈文化休克的可能,这也就是 Oberg 提到的,将痛苦说出来 是治愈过程的第一步。事实上,如果人们对文化休克的整个过程把握、应对得好,也能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导致文化休克的诸多因素中,语言障碍是主要因素。 4 文化休克的治愈。 Befus 认为文化休克是人们在行为、情绪、智力、生理上的积累性、多
11、重性、互动性的压力反应所 形成的一种症状。为此,她设计了一个治疗文化休克的方法。她将这种治愈方法分成四个层面:生理层面、行为层面、情绪层面和智力层面。 Anderson 和 Ward&Kennedv 在从事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时,也都提到了训练和治疗的方法。 Adler 指出, 文化休克可以给跨文化的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即文化休克给跨文化的人提供了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文化的机会,而通过这种适应和学习,人们会增强迎接挑战的勇气。面对新文化,人们从休克到认知,然后到形成一套新的行为方式以适应新文化。因此,休克治愈的过程蕴含着人们从认知到改变再到升华的过程。 二、文化休克概念翻译的审视和界定 6 现在
12、我们再来看看 Culture Shock 这个概念与中文对接的释译与应用。 1 相关字典的译释。 根据辞海 (1999 年版 ),“休克”原属病理词汇,指一种 细胞急性缺氧的综合症。但在经济学领域,“ economic shock treatment/therapy”被对接为“休克疗法” (源自二战后西德系列经济改良措施 )。辞海解释“休克疗法”为激进的经济改革行为。在这个概念中,“休克”的意思已不是医学概念了,有其动态因子存在。或许,这是 Oberg 使用 culture shock 的原因之一。 英汉大词典第 575 页对 culture shock 的定义是:“某人处在一种特别不熟悉和不
13、协调的文化环境的经历”。而网上百科全书 (Wikipedia)将文化 休克界定为:“文化休克是指人们处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如身处国外时,所感受到的焦虑、惊讶、茫然、迷惑的情绪”。两者差别明显。还有自相矛盾的,如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 (2004 年版 )第 457页则定义为:“文化冲击,指首次去国外或一个新地方的人感受到的震惊和焦虑”。该词典虽将此概念定义为“文化冲击”,但解释归结为“焦虑”的症状。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第六版 )第 413 页对 culture shock的定义是:“文化冲击,文化休克 (指在异国生活或访问时的一种困惑不安的感觉 )”。这里,将一个概念译成两种不同 性质
14、的中文解释,“冲击”是对精神、情绪的影响,而没有达到病理表现程度,“休克”应是病理表现。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界认为,胡文仲是国内最早涉猎并引进“跨文化交7 际”这个概念的,他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将 culture shock 翻译为“文化休克”。不过,关世杰在跨文化交流学一书更早使用了“文化休克”概念。关于 culture shock 概念的引进和翻译,关世杰是这样对笔者回忆的: 我当时的创意就是在英翻中时,没有相对应的概念时,音译要比意译好。可以说在跨文化传播学领域,把 culture shock 翻 译成“文化休克”,1995 年跨文化交流学一书中翻译的可能是最早的。由于 culture sh
15、ock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当时国际互联网还在国内刚刚起步,更不要说google 之类的收索工具了,所以当时没有在中文的心理学的文献中认真和全面地检索 (当然,我也翻阅了一些心理学的期刊 )。 文化传播学者陈国明在英汉传播学辞典 (2002 年版 )将 culture shock 翻译为“文化震荡”,在 2003 年出版的文化间传播学一书中,同样使用“文化震荡”这个概念,并对“文化震荡”的起因、症状、种类、影响等等都做了阐 述。陈国明认为“文化震荡”的动态感比较强,相比之下,“休克”略显静态。但是,在笔者撰文与之交流的过程中,他也认为“文化休克”更合适。 纵观关于 culture shock 论
16、述的各种文献,人们对它的理解不是一种静态的现象观察。而是试图找出症结并治愈它。它体现了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从发病到治愈的完整文化层面的过程,所以它对接中文的“文化休克”是吻合的,也与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相匹配的。这种对接还赋予了“休克”这一中文词从静态特征向动态转换的过程。学界也有人认为 Oberg 将culture shock 看成是跨文化 适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由此更充分说明它8 不仅仅指处于某个点的状态,而是一个有始有终的阶段。 2 相关文献争议。 2003 年 1 月,中国翻译杂志刊登了邓海的一篇文章,题为 culture shock 何译为佳 ?该文章提到: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朗文语
17、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将它译为“文化冲击”,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的作者们将它翻译为“文化休克”。 (Pg6q)邓海认为,将 shock 翻译为“休克”显然来自音译,将从英语 shock音译而来的主要用于医 学上的术语“休克”一词,用在 culture shock 的汉译中,这无论从权威学者对它的解释和英语词典的定义来看,还是从汉语词典对“休克”的解释来看,都是不准确的。将 ClXlture shock译成“文化休克”既不恰当,也不容易使人理解。邓海同时提到英汉大词典翻译为“文化震惊”,他认为也不妥,因为不符合 culture shock的定义,认为译为“文化冲
18、击”更恰当。中国翻译 2003 年 7 月又刊登了冯奇、万华的文章,题为也谈 cultLIre shock与邓海先生商榷。他们也认为应该译为“文化休克”。 他们的根据是,原创者 Oberg 在描述其特点时,用的是“症状”一词,这是 Culture Shock 的原始理据。他们认为邓海仅仅用通用词典所提供的定义为依据,方法本身不可靠。但是,冯奇、万华文章中所引用的 Oberg 原文来自第三者的著作,从他们文章所列出的文献中,我们看不到引起问题实质的 Oberg 在 1960 年发表的原文。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憾。 3 culture shock 的再审议。 笔者认为,除了从概念上去辨析,或从权威词
19、典中找答案,应该也必9 须仔细揣摩这个概念的提出者 Oberg 的原文。 1969 年 Oberg 在文化休克:对新文化环境的调整文中首次提出此概念。在文章摘要的第一句话,他这样写道:“文化休克是移居到国外生活的人们的一种病症。和所有的病症一样,这种病也有它自己的发病原因、症状、和治愈过程。”从这句话,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 shock 翻译成“休克”或“震荡”是最恰当的,“震惊”和“冲击”都不能反映“病、病症、治愈”这些既可指身体也可指精神的词汇义。“文化休克”是一种跨领域的形容,且富有类比性,理解起来清晰明了。 再看 Oberg 该文最后的一句话:“尽管交谈不能减轻痛苦,但我认为最大的获取是
20、通过 交谈将痛苦的症状讲出来了,这是通向治愈的第一步”。Oberg 完全是从一个病症的角度在谈治愈 culture shock 的方法。如果我们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最接近的也最贴切的翻译应该是“休克”和“震荡”,若再考虑既能保证音译又能表述意译,“休克”则优于“震荡”。笔者认为, Oberg 的本意是想借用一系列医学词语来比喻人们所遇到的对新文化的不适应和障碍。由于这个概念源于西方,如果我们偏离原始概念的视角来对某个概念进行诠释性引进,可能导致后来使用者在理解上出现更大的偏差。既然汉语中有非常形象的“休克”这 样的词,在发音上又接近 shock,当然是最佳选择。 人的精神和身体是
21、紧密相连的。身体的不适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而精神的创伤也自然会导致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这就是人的认知心理在起作用。人们在使用一个概念时,总是由自身引申开来比类取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Oberg 在使用 shock 时,他是通过身体部位不适来类比精神的10 压抑和难受。在使用此概念时,是有意识将身、心通过类比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将此概念引进时,我们的选词也应该注意到该概念的身、心的关联性。而“身”的概念更具体,身体部位的任何好坏描述都让人一目了然 ,所以,使用形容身体的“休克”概念来引申到“文化休克”的确是非常精妙的。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这就是语言学上的隐喻。它帮助人们非常自然地从形而下
22、的“身体休克”到形而上的“文化休克”理解。“休克”一个词完成了从一个动作的描述到一种状态的理解。 当我们进行文献搜索时发现,事实上,文化休克在中国的应用范围远远大于当初 Oberg 的界定,即不仅仅局限于从某一个国别文化到另一国别文化。除了通常所说的留学生、国际经理人、移民这样的群体会发生文化休克症状之外,中国期刊论文中出现了如高校新生文化休克现象、住院患者的文 化休克与护理等等这样一些引申用法。而在这些概念的应用中,culture shock 理解为“休克”似乎更恰当一些。从“文化休克”的 U 型曲线描述来看,曲线下滑的压抑期恐怕也难以用“冲击”来涵盖。而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者们也使用和经济领域相同的词“治疗” (therapy),这个词的内涵更是和“冲击”不能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由于经济通常是显性的,人们容易理解 shock 为“休克”,而文化通常是隐性的,所以会让有些人觉得 shock 对接“休克”不合适。若能将整个有形与无形看成是一个整体,经济领域认同的“休克”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应 用到文化领域来了。 责任编辑:原石